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4篇
地质学   27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8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1.
鄂西清江流域中新生代区域构造应力场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在简要分析清江流域区域构造格架及其演化序列的基础上,将清江流域中新生代区域构造应力场划分为:燕山主期、喜马拉雅主期和现今构造应力场。进而利用共轭节理、断层擦痕、显微构造分析、震源机制解和地应力测量资料等定量反演各期构造应力场的主应力方法;同时利用岩石破坏准则、方解石鹅e双晶和变形矿物的位错密度等定量估算其差异应力。并结合有限元模拟计算,探讨清江流域中新生代区域构造应力场的基本特征及其演化规律,为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三峡水库引水工程是南水北调的重要补充工程, 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经济意义。本文在分析现今构造应力场、地壳结构、构造格架、活动断裂、地震活动、工程岩组等影响地壳稳定性主要因素的基础上, 利用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模型评价秦巴地区的地壳稳定性。评价结果表明, 秦巴地区地壳稳定性程度较高, 适合兴建大型引水工程。   相似文献   
13.
辛鹏  吴树仁  石菊松  王涛  石玲  韩金良  何晓磊 《地质通报》2013,32(12):1952-1961
为研究大型工程扰动区滑坡的活动强度,以引渭渠水利工程穿越的蔡家坡斜坡带为例,概括了滑坡活动强度的评价方法,在地质调查与勘察、收集滑坡变形历史资料、大比例尺地形测绘及易滑地层力学试验的基础上,运用地貌过程分析、动态数值模拟2种计算方法,探讨研究蔡家坡段各斜坡单元可能的变形形式与强度,评估了新滑坡单体的滑动速度与距离。结果表明,北坡斜坡带受工程扰动后,古滑坡体受工程扰动最为敏感,老、新滑坡体次之。南社头古滑坡复活是工程竣工后的极端滑坡事件,陕棉九厂、蔡家坡滑坡的蠕变变形加速受到引渭渠渗漏地下水交换增快的影响;蔡家坡段高活动区集中于陕棉九厂老滑坡、蔡家坡新滑坡、农副公司老滑坡前缘,而大型滑坡体周缘的地貌陡坎为中活动区,受降雨诱发的浅层崩塌、泥流的影响;蔡家坡新滑坡坡面变形活动由后缘向坡脚传递,后缘下降,前缘隆起。蠕变过程中,X方向速度达到的最大值约1.0m/s,Y方向速度达到的最大值约1.5 m/s。块体滑动过程中,滑动最大距离约130m。其中,X方向速度最大约4.5m/s,Y方向速度最大约4.0m/s。  相似文献   
14.
渭河中游宝鸡-扶风段北岸塬边集中发育大型黄土滑坡,体积超过1 000×104 m3的滑坡达58处。在区域活动断裂调查、地球物理勘察、典型斜坡结构与构造调查基础上,研究了大型滑坡结构及其形成机理。研究表明:渭河北缘活动断裂以地堑式结构控制北坡塬边斜坡的地貌,主断裂面倾向南,倾角平均为68°,而次级断面结构组合控制斜坡结构,影响塬边大型黄土滑坡结构;塬边主断裂面与多个大型黄土滑坡后缘滑壁一致,断裂最大下挫距离7.1 m,影响大型滑坡的形态及发生过程;活动断裂呈地堑式结构,局部次级断面控制塬边多级滑动面的结构及其演化过程,如杨家村滑坡,局部滑坡剪出受断裂结构控制,剪出口角度可达72°,大部分剪出口未受到断裂面影响,角度平均为23°;三门组黏土岩黏粒体积分数超过35%,塑限平均值为23,是滑坡的层间剪切带;降雨诱发老滑坡复活是目前新滑坡发育的主要形式,大量的老滑坡形成于0.009 Ma BP二级阶地侵蚀期,而古滑坡形成于0.13 Ma BP三级阶地侵蚀期。  相似文献   
15.
三峡水库引水工程(方案)是南水北调的重要补充工程,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经济意义。本文在分析现今构造应力场、地壳结构、构造格架、活动断裂、地震活动、工程地质岩组等影响地壳稳定性主要因素的基础上,利用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模型分构造稳定性和岩土体稳定性两个层次评价工程场地的稳定性。评价结果表明,三峡引水工程场地地壳稳定性较高,适合兴建大型引水工程。同时,运用地壳稳定性评价结果对三条规划线路进行了优化比选,结果表明以中线为最好。  相似文献   
16.
三峡引水工程秦巴段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三峡引水工程秦巴段的重大工程地质问题,在区域工程地质条件和线路工程地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工程地质类比法,重点分析评价了秦巴山区与活动断裂、深埋隧道建设相关的重大工程地质问题。初步揭示:①秦巴山区14条区域规模的断裂带主体走向近于东西向,与引水隧道走向大致垂直,现今活动差异明显,其中活动性较强、规模较大的大巴山弧形断裂、宁陕-栗扎坪断裂、石泉-安康断裂、三花石-汉王城断裂位于引水工程的关键部位,需要注意其引起的隧道突水和大变形灾害;②秦巴山区与深埋隧道相关的岩爆、突水灾害比较严重,特别是秦岭主峰附近的强岩爆、大巴山附近的断裂与岩溶相关的大规模突水灾害值得高度注意。  相似文献   
17.
滑坡风险评估的难点和进展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3  
石菊松  石玲  吴树仁 《地质论评》2007,53(6):797-806
近年来,国内外滑坡研究日益重视滑坡风险评估和管理技术方法的研究,但滑坡风险评估依然是存在很多问题和难点,尤其是在中等—大比例尺区域滑坡风险定量评估方面,主要表现在滑坡编录数据库建设、滑坡影响因素的识别和建模、滑坡时间、空间预测的不确定性,滑坡诱发因素动态变化的定量刻画,承灾体识别和易损性定量评价等方面。在阐述滑坡风险评估流程的基础上,围绕滑坡风险评估与制图中滑坡编录和基础数据获取与更新,危险性分析中的滑坡空间、时间概率和滑坡特征预测、损失评估中的易损性分析与定量和承灾体定量化制图等技术方法中的难点和存在的问题,概述针对这些问题所取得的研究进展,并指出了滑坡风险研究的技术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在概述工程滑坡灾害防治研究主要进展的基础上,从工程边坡扰动过程与机理、潜在工程滑坡危险性识别评估和监测预警3个方面,集成探索工程滑坡灾害有效预防的主要途径,强调潜在工程滑坡危险性识别评估是有效预防工程滑坡灾害的关键;从快速钻探勘察技术、快速评估和快速锚固技术,特别是深层滑坡自适应锚固技术研究方面,概述工程滑坡快速防治技术研究新进展;从主动减灾防灾理念和意识、工程滑坡风险评估与控制、综合减灾3个方面,集成研究主动减轻工程滑坡灾害的有效途径,强调构建“防、治、管”为一体的国家级综合减灾信息共享平台,是综合减灾防灾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国内外典型工程滑坡灾害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涛  吴树仁  石菊松  辛鹏  石玲 《地质通报》2013,32(11):1881-1899
在搜集和梳理全球一个多世纪以来灾难性工程滑坡实例的基础上,将人类工程活动诱发的滑坡分为4种基本类型和若干亚类:①采矿工程滑坡(包括地下采空型、露天采场型、尾矿坝及排土场型);②水利水电工程滑坡(包括库区岸坡型、水库大坝型、灌溉工程型);③线性基础设施工程滑坡(包括公路及铁路工程型、油气管道工程型); ④城市建设复合型工程滑坡。重点剖析了国内外著名的工程滑坡灾害案例,并兼顾一般工程滑坡的共性特征进行分析,综述了各类典型工程滑坡灾害的发育特征、形成机制及部分处置措施。通过不同类型工程滑坡特征的比较分析,总结了工程滑坡成灾的教训和成功处置的经验,为未来工程项目区和城市化过程中工程滑坡的综合防治及风险减缓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0.
滑坡风险评估实践中的难点与对策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石菊松  石玲  吴树仁  王涛 《地质通报》2009,28(8):1020-1030
滑坡风险评估的难点和问题一直是国内外学者讨论和研究的热点。当前,发达国家和香港地区制定了滑坡风险评估与管理的指导原则或规范,并通过案例研究为执行这些规范或指南提供了范例。在国内现阶段滑坡风险评估的实践中风险评估还难以实施,问题主要是如何合理地获取适宜的数据、模型方法与实践脱节、缺乏标准与规范,以及结果的验证与检验等。从数据获取与更新、风险评估与制图模型方法、标准与技术方法体系和结果的验证4个方面进行论述,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方案,以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推动和促进国内地质灾害风险评估管理指南的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