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1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61篇
测绘学   32篇
大气科学   77篇
地球物理   95篇
地质学   167篇
海洋学   16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20篇
自然地理   3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2篇
  1979年   2篇
  1956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CSAMT)在渭南市城区地热井位勘测中,确定了该区的深部热储层和盖层的埋深、厚度及构造形态,经过钻探验证地层和构造与物探解释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62.
3S技术与地理信息对城乡规划的科学化发展具有巨大的促进和支撑作用。针对目前3S技术与地理信息服务城乡规划的层次还比较低、结合尚不紧密的现状,尝试从实施主体选择、实施流程等方面对3S技术与地理信息在规划现状分析中的系统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3.
本文基于安徽省现有的蒙城和嘉山数字化地电场数据,辅以其他地区一些典型地电场台站的数据,通过日变形态、变幅、相关性和频谱分析等方法对数字化地电场的基本特征进行研究,发现多台地电场变化既具有普遍的相似性又各有差异,体现了地电场的全球性和区域性。  相似文献   
164.
分析了电荷屏蔽对超新星前身星环境下的电子俘获反应的影响,分析中强电荷屏蔽势能采用了最近人们利用线性响应理论给出的结果,对核素^56Co,^56Fe,^56Mn电子俘获率的分析计算表明,在低温高密情形下,电荷屏蔽对电子俘获反应的影响较先前的分析的影响程度略小,但电荷屏蔽对电子俘获反应的影响仍然显著。  相似文献   
165.
166.
粒度是反映沉积动力特征的重要参数,红树林湿地沉积物在输送和沉积过程中记录了丰富的沉积环境信息。为探讨湛江湾红树林湿地沉积物粒度垂向特征及沉积动力过程,加强对湿地生态保护,通过运用图解法、对比研究法分析湛江湾南海堤(NHD)、东头山岛(DTSD)、湖光镇(HGZ)和观海长廊(GHCL)4个站位红树林湿地沉积柱粒度参数特征、频率分布曲线以及沉积速率,揭示近百年来湛江湾的沉积动力演变。结果表明:(1)NHD和DTSD沉积柱的210Pbex比活度都呈现较好的指数衰变趋势,且沉积速率逐年增加。近百年来,NHD和DTSD平均沉积速率分别为1.277 cm/a和1.034 cm/a,但在2011年之后DTSD的速率远超过NHD。(2)各沉积柱粒度特征存在明显差异。NHD沉积柱粒径均值为3.42ϕ,以砂为主(67.23%),为粉砂质砂;DTSD粒径均值为5.71ϕ,分选系数2.21,组分以粉砂为主(55.13%),为砂质粉砂;HGZ沉积柱粒径均值为5.49ϕ,沉积物类型为砂质粉砂;GHCL粒径均值为4.18ϕ,砂为主要组分(55.85%)。(3)各沉积柱4个层位的粒度频率分布曲线呈现多峰态特征,沉积过程掺杂了多种沉积介质的作用。NHD和GHCL粒级集中在砂质颗粒端,指示较强的沉积动力;DTSD和HGZ粉砂粒级突出,沉积动力较弱。(4)沉积物粒度特征与所在陆源或岛屿、径流来沙有关;沉积过程深受潮流动力、红树林的分布及人类活动的影响。近年来湛江湾沉积速率的加快可能会对航道产生影响,应加强对湾内湿地生态环境的重视。  相似文献   
167.
天气变化与交通事故之间存在较为密切的关系,利用2010~2018年南充市交通事故数据及相关气象数据等资料,探讨了不同气象条件对驾驶员、车辆、道路环境等的具体影响,统计分析了南充市所辖区域内交通事故年和月际、逐日变化和事故发生地当时气象要素特征,以及两者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近年来交通事故呈现出逐年减少的趋势,主汛期(5~8月)和冬季是南充市交通事故的高发时期,而春季(3~4月)及秋季(9~11月)交通事故发生相对较少。同时,交通事故发生存在明显的日变化特征,每日07~08时、11~12时、14~15时、18~19时为高发时段;交通事故多发与天气条件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尤其是高温、降雨、大雾等天气现象;另外,在不同的天气条件下,有针对性的采取一些措施,可以有效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8.
印度尼西亚苏拉威西岛―北马露姑群岛位于环太平洋成矿域与古特提斯成矿域交汇部位,拥有北科纳威、苏巴印、马布里等重要红土型镍矿床。研究表明:方辉橄榄岩、二辉橄榄岩、纯橄榄岩及其蚀变岩石是最有利的成矿母岩,白垩系、三叠系镁质超基性岩,镍品位与基岩的富集比3.3~5.48,风化后可形成大型或超大型红土型镍矿床。成矿作用经历了腐岩化阶段、红土化阶段、次生富集阶段。  相似文献   
169.
应用小震调制比方法对山西地区中强震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小震调制比对山西地区的地震活动趋势进行研究,得知未来3年内可能于1999年到2000年前后在太原盆地南端和大同盆地南端发生5.5~6.0级中强震。  相似文献   
170.
研究区处于青藏高原东南部,研究其高原隆升和盆地的形成背景与演化对探明整个青藏高原的演化和资源环境效应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系统分析了雅江盆地三叠纪典型剖面的细粒碎屑沉积岩的主量和微量元素化学成分,在沉积地球化学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古生物研究成果,得出三叠纪晚期雅江盆地的构造环境为由被动大陆边缘发展而来的大陆岛弧或者活动大陆边缘,在地球化学特征上显示具有大陆地壳特点的小洋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