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8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46篇
测绘学   36篇
大气科学   17篇
地球物理   23篇
地质学   107篇
海洋学   42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58篇
自然地理   1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浅层地热能资源作为一种可再生、环保、清洁、储量巨大的新型能源资源,逐渐被人们认识、接受和重视。该文选取层次分析法、综合指数法为主要研究方法,对威海市环翠区进行了浅层地热能适宜性分区,为威海市环翠区更好的开发利用浅层地热能资源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2.
快速城镇化导致我国城市消防应急服务基础设施与城市发展不同步的问题日益凸显,城市消防救援覆盖率评估是提升消防服务质量与优化消防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实时路况的城市消防救援覆盖率评估模型,通过考虑消防站管辖区域的空间限制,在2020年9月连续三周时间内利用高德地图API获取消防站到达历史火灾事件的实时出行救援时间,对南京市消防救援覆盖率的时空模式进行分析与挖掘。结果显示:① 南京城市火灾密集区域(简称火灾密集区)消防站的平均出行救援时间约10 min,非火灾密集区约16 min,均比国家规定的5 min到达时间标准明显要长,导致南京市消防站在5 min到达标准下的覆盖率仅为8.2%;② 由于南京火灾密集区消防站的平均行车救援距离仅为非火灾密集区的37%,导致火灾密集区火灾事件等待救援时间明显低于非火灾密集区,尤其火灾密集区西南部、东北部及部分消防站周边火灾事件等待救援时间相对较短,但南京全区火灾事件等待救援时间在5 min以内的比例不足7%,且等待救援时间在5~10 min之间的短距离火灾事件受早晚交通出行高峰期交通拥堵影响最大;③ 南京市消防站救援覆盖率受早晚交通出行高峰影响呈现早晚交通出行高峰期明显低于其他时段的“W”形变化模式,火灾密集区消防站在5 min到达标准下的救援覆盖率从非交通出行高峰期的11.5%降低到交通出行高峰期的8.4%,而非火灾密集区从6.1%降低到5%,火灾密集区东南部石门坎与东山交界区域和北部汉中门与迈皋桥周边区域早晚交通出行高峰时段等待救援时间超过15 min的火灾事件比非交通出行高峰时段明显增多;④ 在5 min到达标准下,南京市消防站救援覆盖率“W”形模式波动最小,10 min到达标准下的平均覆盖率为43.5%且波动最明显,15 min到达标准下的平均覆盖率达到75%。最后根据分析结果给出了南京市消防未来建设发展意见。  相似文献   
103.
地层古生物研究工作对促进基础地质发展,指导矿产勘查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山东省地质科学研究院通过对全省地层古生物化石研究,在生物地层、年代地层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通过开展全国古生物化石保护工程规划研究、山东省重要古生物化石保护规划研究、胶莱盆地白垩纪脊椎动物化石保护、开发方案与规划研究等,为古生物化石保护、开发规划及其编制提供了科学依据;通过对济南、临沭、诸城、莱阳、临朐、莒南等地质公园古生物化石的调查研究,为地质公园的科学定位、科学研究、科学普及以及地学旅游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科学指导,对推动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起到了支撑作用;通过开展地层古生物研究,为相关的地质找矿工作提供了基础理论依据;通过以上工作,为山东省培养了一批地层古生物人才,建立了一支技术过硬、力量雄厚、结构合理的专家团队。  相似文献   
104.
山东渤海沿海岸广泛分布着丰富的第四纪地下卤水资源。近年来,相关部门大力开发地下卤水资源,其勘察研究程度逐渐提高。但是各勘察区域零散,山东省整个渤海沿岸地区第四纪地下卤水资源整体研究程度不够系统全面。该文在前人资料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3个方面对该区卤水资源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结合当前的研究工作分析,指出今后该区卤水资源研究的主要工作是卤水资源的可持续性利用及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5.
青山省级地质公园地质遗迹非常丰富,总面积2.43 km2,是以典型三山子组地层剖面、丰富构造形迹、泉水景观和洞穴类地质遗迹为主的小型地质公园。通过对区内地质遗迹的野外调查及室内综合研究分析,总结了公园内主要地质遗迹成因并对其评价,必将促进该区地质遗迹合理开发保护利用。  相似文献   
106.
<正>6月30日至7月1日,胜利油田地质研究院原总地质师兼石油地质测试中心主任姚益民教授级高工来山东省地质科学研究院指导白垩/古近系界线研究工作。30日下午,姚益民先生在于学峰院长、张增奇副院长等陪同下,到山东省地科院岩心库观察平邑盆地古近系科学钻探PYZK01井的岩心,并对白垩/古近系界线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交流。姚益民先生结  相似文献   
107.
《雷雨》中的四凤、《黑冰》中的刘眉、《关中匪事》中的喜凤……田海蓉在四十多部影视剧中饰演了不同的角色,演啥像啥,栩栩如生,让人印象深刻。谈到健康,田海蓉说:"饮食是把双刃剑,吃的科学能吃出健康来,吃的不好也会带来各种疾病,因此一定要把好饮食关。为了培养自己的健康意识,我很留意各类健康信息,并把它们归纳总结起  相似文献   
108.
浙江省绍兴市平水铜矿流体包裹体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浙江平水铜矿(原名西裘铜矿)是20世纪70年代初期探明的中大型块状硫化物矿床,位于扬子板块和华夏板块结合带(即钦杭结合带)北东段的典型的块状硫化物矿床。本文系统研究了平水铜矿与条带状矿石伴生石英中的流体包裹体,发现流体包裹体类型比较简单,主要是富液相的气液两相包裹体,分为2类:一类IIa原生的流体包裹体,其均一温度从192~245℃(平均217℃),盐度从2.75%~5.7% NaCleqv,另一类IIb次生的流体包裹体,其均一温度从158~189℃(平均173℃),盐度从2.75%~4.6% NaCleqv拉曼测试也表明流体包裹体的气相成分基本为水蒸气,未鉴定出其它气体成分。这种流体包裹体数据符合典型的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的流体特征,进一步证实了平水铜矿的成因类型和成矿模式。这一认识对深入了解平水铜矿的成因、形成和演化具有重要地质意义。  相似文献   
109.
在对构造演化、成藏要素、油源对比、成藏期次分析的基础上,结合Trinity油气运移成藏模拟分析软件对锦州25—1油田的油气运聚模拟研究,分析了形成锦州25—1油田的成藏主控因素,建立了其成藏模式,指出了该地区有利勘探方向。模拟分析结果表明,锦州25—1构造是辽西凹陷沙三段烃源岩生成油气运聚的有利指向区,而优良成藏要素的优势时空配置则是形成锦州25—1油田的关键因素。其成藏模式为:辽西凹陷沙三段烃源岩在东下段时期进入了大量生排烃期,生成的油气为一期充注,充注时间发生在东营组末期,沿东下段时期强烈构造运动伴生的断裂系统、沙二段广泛发育的砂体、沙二段与沙三段之间大型不整合面以及古构造脊所构成的疏导体系运移至沙二段圈闭成藏,而沙三段砂体则可以近源优势成藏。辽西凹陷西斜坡、凹中隆以及古构造脊是今后较为有利的勘探区域。  相似文献   
110.
利用卫星影像编制吉林省植被类型图(1:50万)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