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86篇
测绘学   5篇
大气科学   5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192篇
海洋学   5篇
综合类   8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桥梁气象专题研究与服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实际开展的桥梁气象专题研究,分析桥梁气象研究与服务如何面对国内大型桥梁建设发展趋势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提出开展桥梁气象研究与服务的必要性,并从桥位气候背景、桥位气象参数取值、桥梁气象研究方法以及桥梁施工及营运期气象服务与保障等方面介绍桥梁气象专题研究及服务应开展的主要内容,同时,给出一个已投入实际使用的桥梁施工期气象环境监测与预警系统的建设思路。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马元矿床矿石组构研究,总结归纳矿床矿石主要结构包括自形晶结构、半自形结构、他形结构、包含结构、压碎结构;构造主要以角砾状为主,其次有浸染状、脉状构造、晶洞构造、雪顶构造。根据矿床矿体野外地质现象并结合镜下矿石组构和电子探针分析,认为马元铅锌矿床为典型的与后生热液有关的MVT铅锌矿床;热液期是其主要成矿期。根据矿物组合特征将热液期划分为石英-黄铁矿阶段、白云石-闪锌矿-方铅矿阶段。对矿体大量发育于角砾岩中、矿体中发育大量有机质进行探讨,总结角砾岩化、有机质和成矿作用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4.
下辽河盆地大地热流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下辽河盆地属华北地堑系的一部分,是一个在前中生代基底上发育起来的中、新生代断陷盆地(张文佑等,1981;马杏垣等,1983;朱夏等,1983),解政文等(1980)曾报道过一个异常高的热流值,引起了各方面的不同反响。近年来,我们于辽河油田开展系统地热研究的同时,取得了一大批实测地温资料和岩石热物理性质参数,在此基础上计算出下辽河盆地大地热流值,并对盆地深部热状况作出相应评价。  相似文献   
5.
张忠义  丁峰 《山东地质》2001,17(3):38-43
山东坪上一带深层次构造岩发育,依其塑性变形矿物及其组合,同构造新晶和同构造变形晶所反映的变形特征的不同可分为石英变形相构造岩,钾长石变形相构造岩和斜长石变形相构造岩,其变形时的温压条件为中压相系的低绿片岩相--低角闪岩相。  相似文献   
6.
新疆阿克陶县塔木—卡兰古铅锌矿带矿体地质特征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新疆塔木-卡兰古铅锌矿带矿床属于台缘碳酸盐岩容矿的超低温度热液成因。矿麻赋存于中泥盆统一下石炭统3个控矿的由碎屑岩与碳酸盐岩组成的古含水层中,角砾岩、矿体均具有复杂的产状,影响矿体产出了主要因素包括碎屑岩-碳酸盐岩界面、构造、低温热液交代作用以及容矿围岩的岩性,铅锌、铜、铁矿均是统一的成矿系统的一部分,锌(铅)矿围岩以碳酸盐岩为主,铜矿围岩为紫工色碎屑岩,铅矿围岩为灰白色碎屑岩,各主要矿空部及外围均存在较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7.
锡铁山矿床位于青海省海西州大柴旦行委,累计探明铅锌金属储量500余万吨,是我国最大规模的铅锌矿床之一,矿床类型为喷流沉积型(SEDEX).对矿床喷流沉积岩的研究长期薄弱,以往作为喷流沉积岩之代表的石膏实际是现代地下水作用的产物(祝新友等,2006b),而过去所谓的"硅质岩"实际上是热水交代的产物,为交代次生石英岩.相反,将热水交代、沉积形成的石英钠长岩一直作为流纹岩处理(邓达文等,2003).  相似文献   
8.
祝新友  汪东波  王书来 《矿床地质》1998,17(Z4):671-674
新疆塔木-卡兰古铅锌矿带位于塔里木板块西南缘之晚古生代碳酸盐岩台地环境中。矿化以铅锌铜矿为主,矿床赋存于中泥盆统一下石炭统3个控矿的古含水层中,矿体形态复杂。矿石根据其结构大体可分两类:一类呈角砾状构造,硫化物呈细脉浸染状,交代、粗粒自形等结构发育,主要矿物方铅矿、闪锌矿,黄铁矿含量很低,共(伴)生赤铁矿和磁铁矿;另一类矿石中硫化物呈稀疏浸染状,发育大量的胶状、草莓状结构。研究表明,角砾岩带是重要的找矿评价标志,矿床成因属密西西比河谷型(MVT),矿石结构的特点更加支持两种性质差异很大的低温热液混合引起成矿物质的沉淀和成矿的成因模型。  相似文献   
9.
小南沟金矿构造控矿特征及成矿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河南熊耳山地区的金矿大多产于NE向和近E-W向断裂中。近年来发现的小南沟金矿受控于近S-N向断裂,开拓了该地区金矿找矿的新思路。研究表明,近S-N向的控矿断裂为NNW向与NE向一组共轭断裂的复合成因,是在E-W向基底断裂的基础上发育形成的,成矿作用与区域成矿具有一致性。总结出NE向断裂有利成矿的断裂走向勘探标志,指出小南沟金矿的外围仍有良好的找矿条件,NNW向、NE向与NWW向断裂构造交汇部位有利  相似文献   
10.
大巴山晚中生代陆内造山构造应力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位于中上扬子板块北缘的大巴山造山带, 平面上表现为大尺度向南西显著突出的弧形带, 无论在变形样式和形成时间上都明显与秦岭造山带不同。在大巴山构造格架划分和野外构造变形观测基础上, 通过构造解析, 结合年代学研究成果, 重建了大巴山晚中生代独特的构造应力场, 指出大巴山属陆内造山, 形成于J2末, 并持续到K2初期。其构造应力场特征, 以城口-房县断裂为界, 大巴山逆冲推覆带与其前陆冲断褶皱带的特征显著不同。大巴山逆冲推覆带主要表现为NE-SW向构造挤压, 而在大巴山弧形前陆带从西向东, 由近E-W向挤压, 转变为NE-SW向挤压, 最后转变为近S-N向挤压, 构成一向其外缘扩散的放射状构造应力场。总之, 大巴山造山带由推覆体向前陆, 构造挤压作用由北东向南西方向扩散。这期构造挤压作用控制了大巴山造山带陆内变形活动, 导致大巴山由北东向南西的显著缩短, 同时受到其东西两侧基底隆起——神农架-黄陵地块与汉南地块的强烈阻挡, 造就了现今的大巴山前陆弧型构造。其动力学背景可归因于晚中生代东亚板块多向汇聚。大巴山晚中生代陆内造山构造应力场的研究, 对探讨秦岭造山带动力学特征具有科学意义, 为研究川东北油气运聚规律提供了构造地质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