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6篇
  免费   143篇
  国内免费   194篇
测绘学   107篇
大气科学   107篇
地球物理   141篇
地质学   626篇
海洋学   48篇
天文学   40篇
综合类   56篇
自然地理   128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44篇
  1998年   44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46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20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941.
竹山下矿床中的早期高温铀成矿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下庄矿田铀成矿作用研究过程中发现,竹山下矿床中存在一期早期气热高温铀成矿作用。通过竹山下矿床及外围基性岩岩墙的产状、矿物组合、化学成分等对比研究,推测这期成矿作用的气热高温热液来源于下庄矿田存在的花岗岩(150~155Ma)岩浆气液,这种气液应是温度在500℃以上、富含B,W,U,K等元素的超临界流体。基性岩脉在经过这种超临界流体蚀变交代作用后,Na2O含量大大降低,表现为Na2O的含量明显低于K2O的含量,并出现弱铕亏损。这期成矿作用以出现晶质铀矿、电气石(多为镁电气石)、白钨矿、磁铁矿等矿物组合为特征,成矿年龄为146~165.5Ma。  相似文献   
942.
新生代以来,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的持续俯冲和印度板块与欧亚大陆的碰撞挤压对辽河盆地的形成演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根据对辽河盆地东部凹陷构造线索的深入剖析,该地区早第三纪的构造活动可划分为伸展构造体系和走滑构造体系.前者形成于引张应力场背景,主要活动期为沙三期,是该区裂谷盆地的主要发育阶段;后者形成于右旋扭性应力场背景,主要发育期为东营期,是该区主要构造线索定型的主要时期.辽河盆地东部凹陷的成盆演化明显受2种构造体系的叠加控制,表现为在继承伸展构造体系基础上,走滑构造体系的新生和改造作用.油气勘探实践证明,盆地构造演化与成盆对油气藏形成和富集起着决定性作用,正确认识和剖析成盆历史是成功地开展油气勘探的关键.  相似文献   
943.
提出比传统校正法易于操作的悬高垂球校正法,论证采用特殊的测量方法来消除对中杆倾斜误差的对中杆旋转180°测量法.  相似文献   
944.
天绘卫星系统的应用,使得国内拥有了实时获取全球地理影像的自主手段,摆脱了遥感测绘数据长期依赖国外商业卫星的被动局面,目前已经逐渐应用于作业生产。本文根据任务生产实践,利用互联网资源解决了影像目标点位存在的问题,选择便于生产的测量方法进行作业,大大提高了整个任务计划的进度,提高了作业效率。   相似文献   
945.
裂隙是油气藏和天然气水合物成藏成矿的有利疏导体系, 但是受地震分辨率的影响, 微裂隙不易用常规手段识别。为研发一套实用的裂隙识别技术, 文章分析了裂隙的地震波运动学和动力学特征, 结合相关技术功能原理, 融合三维可视化技术、相干技术等方法, 在莺歌海盆地的底辟构造中成功刻画出裂隙通道, 并据此技术发现大气田。经实践及分析, 该技术亦可应用于琼东南盆地天然气水合物的疏导体系研究, 是一套行之有效的裂隙识别技术。  相似文献   
946.
邙山黄土Laschamp事件的缺失及成因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邙土黄土岩石磁学研究表明,其岩石磁学性质与黄土高原的黄土基本一致,而古地磁学的研究表明其中本记录“Laschamp”事件。研究发现,样品加热到300℃时的乘磁强度与其频率磁化率之间具有极好的相关性。以此为出发点,提出了邙山黄土剩余磁性的部分化学乘磁成因的认识。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认为黄土剩余磁性由碎屑剩磁和化学剩磁叠加而成,它们对剩磁贡献的相对大小,可能决定了黄土-古土壤磁性记录受“Smoothing”效应影响的程度;而其各自贡献的大小与成壤作用密切相关,成壤作用越强,化学乘磁的贡献相对越大。解释了邙山黄土未能记录“Laschamp”事件的原因。并试图将这些认识推而广之,认为它们在黄土-古土 中可能具有普遍意义。  相似文献   
947.
北太平洋海温场的时空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近年来运用海表温度作副热带高压和长期天气预报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为了进一步探讨海洋对气候和长期天气过程的影响,必须重视海温场的特征分析。这几年已有一些工作[1,3,7],从不同侧面对北太平洋海温场进行研究。本文试图从海—气相互作用的角度分析北太平洋海温场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年际变动,进而讨论它们对大气的影响。  相似文献   
948.
刘小翠  樊居有 《地下水》2018,(6):204-205
志丹县麻子沟流域位于双河乡麻子沟村,生态环境十分脆弱,水土流失极为严重。在石油天然气资源开发同时,加强区内生态环境建设,使生态与经济同步发展。分析区域水土流失现状,以及水土流失治理当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具体提出水保治理工程措施、林草措施、封禁措施等对策建议,以期改善矿区生态条件。  相似文献   
949.
黄河源区年内降水集中, 洪水风险大, 重建源区雨季降水和汛期径流量对于提高径流预报预测精度及防洪防灾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利用黄河源区及周边筛选的16个树轮年表, 采用嵌套主成分层次贝叶斯回归模型, 估算参数后验分布替代固定值以考虑不确定性, 重建了黄河源区过去1 160 a的雨季降水; 提出了基于年径流的分类占比回归模型, 以考虑汛期径流量与年径流量的一致性, 将黄河源区汛期径流量展延至公元159年。结果表明: ①嵌套主成分层次贝叶斯回归模型的误差缩减值(ER)和有效系数(EC)评价指标值均显著高于0, 分类占比回归模型的ER和EC值最高分别达0.90和0.88, 重建结果可靠性较高; ②即使在千年尺度下, 1979—1985年亦是较为不寻常的汛期高径流量时期。  相似文献   
950.
提出了一种面向应用的高光谱影像分类方法,旨在从根本上、全方位地削弱各种不利因素对该类影像分类精度的影响.主要包括利用IEM算法获取更为精确的类别分布信息,采用Tabu搜索算法进行原始特征空间的降维,运用基于混合规则的组合分类器来判断待识样本的类别标签.实验表明,按照该方法进行高光谱影像的分类处理,可以得到很高精度的分类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