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7篇
  免费   88篇
  国内免费   125篇
测绘学   56篇
大气科学   86篇
地球物理   100篇
地质学   327篇
海洋学   52篇
天文学   10篇
综合类   38篇
自然地理   5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3篇
  1963年   4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5年   2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31.
草酸对沉积地层中Fe、Cu、Pb、Zn元素的淋滤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利用准流动热液反应装置,进行了草酸与沉积地层中的Fe、Cu、Pb、Zn元素活化淋滤的成矿模拟实验,结果表明,草酸对地层中的金属元素有较强的活化萃取能力,最大淋滤量对应温度在125-150℃之间,通过对比实验液相和固相中金属量的变化.配合物稳定常数及实验淋滤率顺序,并结合曲仁盆地成矿特征,指出有机配合物可能是元素的主要存在形式之一。  相似文献   
632.
富水的富硅质岩浆可以爆发形成巨大的火山灰柱,或作为粘性的泡沫状岩浆溢流形成熔岩穹丘。常常能见到爆发和溢流的复杂旋回,尽管这两种喷出机制是各自独立提出来的,但并不知道在什么条件下显示哪 一种特定的喷出形式,对这两种形式之间的转换也缺乏了解。  相似文献   
633.
银额盆地查干凹陷原油地化特征及油源对比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银额盆地东部查干凹陷首次发现轻质低硫成熟原油,其饱和径含量在90%以上,成熟度相当于镜煤反射率Ro1.0%左右,是生油高峰阶段的产物;原油全碳同位素δ^13C值-31.1‰。原油生物标志物中类异戊二烯含量较高,植烷与姥皖烷均势;三环萜烷含量高于五环萜烷;含有较高的TS C29、Ts、C30重排藿烷、伽马蜡烷;藿烷中以C50藿烷为主,C32以上升藿烷含量极低;孕甾烷含量高;甾烷中以C29甾烷为主,C27甾烷含量也较高,异胆甾烷含量高于胆甾烷;重排甾烷含量低;甾烷的含量与萜烷含量相当,是典型的湖相原油。已发现的天然气中甲烷含量达80%,为湿气。原油和源岩生物标志物组成特征分析对比表明下白垩统巴音戈壁组源岩是主要油源岩。生物标志物特征示原油具有一定的运移效应。  相似文献   
634.
635.
松辽盆地及周边地区石炭纪—二叠纪岩相古地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松辽盆地深层拥有丰富的天然气资源,具备实现的勘探前景。通过松辽盆地边地区石炭-二叠纪岩相古地理研究,结合盆地内钻井及地球物理资料,松辽盆地石炭纪属于滨浅海环境,由北往南海水加深;早二叠世为浅海-深浅海环境,由东向西海水变深,而晚二叠世为陆相或海陆交互相环境,海水向南变深。  相似文献   
636.
带随机初值和随机强迫的简单模式的集合预报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简单的准地转正压涡度方程谱模式作为本文模式的动力框架,考虑到作为模式初始场的气象资料中存在着大量的随机误差,以及模式中物理过程的不完善(例如,没有考虑大气与下垫面的相互作用、辐射等),采用在模式中加入随机强迫项和使用随机初值的蒙特卡洛方法,建立了一个统计动力相结合的模式,并用此模式做了1983年1月500hPa月平均高度场的数值预报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同时考虑随机强迫和随机初值的模式预报效果优于纯动力模式、随机初值模式和随机强迫模式的预报效果。  相似文献   
637.
638.
639.
李曾中 《气象》1992,18(1):2-2
在国际减灾十年的第二年,特别是在我国人民战胜1991年夏季江淮流域特大洪水灾害后不久,首届《全国沿海地区减灾与发展研讨会》在海滨名城烟台市召开。 这次会议是由国家科委、国家计委、国务院生产办公室以及有关部委和辽宁、河北、山东、福建、海南等沿海7省、市与中国灾害防御协会共同发起召开的。是一次从  相似文献   
640.
由加速度谱测定矩震级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培善  彭克中 《地震学报》1992,14(4):435-445
企图仅仅根据强震观测资料来确定震级的大小和一个地区的品质因素 Q(f)值.根据笔者曾导出的地震定标率,计算了震源的加速度谱.从理论加速度谱上可见,加速度谱有三个拐角频率 fc1,fc2,fc3,它们依赖于矩震级值.对于6级地震,fc1=0.08Hz,fc2=0.4Hz,fc3=8Hz.从 0-fc1的范围内,加速度谱 Aa()f2从 fc1-fc2的范围内,Aa()f;从 fc2-fc3的范围内,Aa()是平坦的;从 fc3-(),Aa()f-1.采用地震学中较成熟的衰减模式 Q=Q0f,就可以计算出观测点处的理论加速度谱值.经过理论值和观测值的对比,结果是较符合的.经多次对比后,就可求得该地区的衰减模式,同时求出较大地震的矩震级值.据此,我们求得了新疆乌恰地区的 Q0=300,=0.25,同时求出了新疆乌恰地震1985年18次较大余震的矩震级值.为了更方便地求得 Mw,做出了对应不同 Q 值在1Hz 处的加速度谱随距离变化的三个函数表.根据这个表,由 1Hz 处的加速度谱值(震中距已知),即可快速测定该次地震的矩震级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