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测绘学   17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2篇
综合类   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地理国情普查水体信息提取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理国情普查体系内容之一是提取水体地表覆盖信息,掌握我国水体现状以及空间分布情况。常规归一化差异水体指数(NDWI)算法不能完全满足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提取水体信息的需要。本文以WorldView2的4波段(B、G、R、N)影像为数据源,研究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面向对象的水体信息提取方法。研究发现:水体在蓝波段(Layer B)上表现出较强反射特性,利用蓝波段的比率值(Ratio Layer B)、标准方差值(Standard Deviation Layer B)两项指标,结合水体指数,能够构建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水体提取的基本规则集,完成水体信息的自动提取,并且提取的结果质量较好。通过选取验证区,对提取方法的稳健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证明:该方法能够在地理国情普查这种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工程化生产应用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2.
水体提取具有时点效应的特点,针对陆地水体季节性变化明显的客观现状,提出一种水体成果地理空间修正方法。利用高时间分辨率遥感影像开展水体信息提取,保证水体现势性满足标准时点要求;然后,将此结果作为先验知识,基于精细格网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DEM)数据,利用水体种子点区域生长,提取精细化的水体结果,即将成果优化至高空间分辨率水平,保证水体成果满足精度要求,从而实现水体成果的地理空间修正。以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地表覆盖水体成果为研究实例,获取了研究区满足标准时点要求的15 m空间分辨率的Landsat8影像,基于归一化差异水体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water index,NDWI)提取水体分布状况,采用2 m格网DEM数据实现了精度优化。结果显示,研究区水体成果地理空间范围相对于影像源时相修正了17. 97%,空间分辨率转换带来的水体成果地理空间范围优化率为1. 51%。研究表明该方法能够在影像接边各方时相不满足标准时点要求的情况下,为基于遥感技术的水体信息提取提供一种顾及时点特征的成果地理空间修正方法,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3.
程滔 《测绘通报》2018,(8):41-46
提出了一种基于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地表覆盖等多源遥感信息的全国陆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计算方法,分析了各遥感信息特征及大数据产生过程,结合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分类标准及单位面积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当量因子,设计了数据计算算法,并以浙江省丽水市为研究区进行了验证。结果显示:研究区2015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量为968.20亿元,人均3.70万元;各覆盖类型生态服务价值总量呈现森林水域草地农田荒漠的特点。研究表明:以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地表覆盖栅格化结果等多源遥感信息为基础数据源,可计算得出高精度的量化及空间化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成果;设计的数据计算算法解决了多源遥感信息一体化I/O及计算负载等问题,运行效率和性能满足计算需求。  相似文献   
24.
陶舒  周旭  程滔  刘倩 《测绘科学》2015,(11):89-95
为了实现地理国情普查中不同尺度地表覆盖分类数据的交叉验证,文章选择郑州、西安等10个地理国情普查试点作为试验区,分析了不同地类在精度损失、景观格局等方面存在的尺度效应,并以林地为例,在空间分辨率6~2 000m的范围内,构建了空间尺度转换模型,估测精度可达92.63%。结果表明:地表覆盖分类数据进行尺度转换时,各种地类都会存在相应的精度损失;基于分辨率、景观格局指数构建的尺度转换模型,可以有效校正粗分辨率地表覆盖数据的尺度误差,为地理国情普查与监测中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5.
遥感影像解译样本数据在采集过程中,需要对地面照片、影像实例、样本数据库进行结构化整理,形成数据格式统一、存储结构规范、逻辑关系严密的成果。基于构建的方法模型,提出了一种一体化整理方法,利用Bresenham图形绘制算法,以及栅格、矢量、数据库数据编程接口,解决了各环节自动化处理问题,实现了影像实例采集、地面照片视野范围图形栅格化、数据库信息采集与录入、成果组织与结构化输出等自动控制,从而实现了一体化自动整理。试验表明:提出的方法和研发的软件能显著提高整理效率和质量,可为遥感影像解译样本数据整理提供可靠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26.
CR、PS干涉测量联合解算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滔  单新建 《地震》2007,27(2):64-71
由于时间去相干、 空间去相干和大气扰动等因素的影响, 传统InSAR技术在形变监测中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 而当今新兴发展起来的CRInSAR、 PSInSAR技术则不受这些因素的限制, 从而大大提高了InSAR技术在形变监测尤其是在微量形变监测中的精度。 该文首先分析了传统InSAR技术所存在的局限性; 引入了CR、 PS高相干性散射体基本概念, 并介绍CRInSAR、 PSInSAR技术在当前国际上的研究进展情况; 通过PSInSAR算法的应用研究, 得出将CR与PS进行联合解算的必要性与优势, 并提出高相干性散射体联合解算算法。  相似文献   
27.
程滔  邢绪超  陈晨 《测绘科学》2023,(8):137-143
针对利用遥感技术提取农作物种植范围容易混淆其他植被类型的难题,提出一种基于生长关键物候期原理的农作物种植范围提取方法。该方法利用目标农作物在时间序列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上的数值变化确定其关键物候期,采用关键物候期植被指数的差值作为主要提取指标,统计分析各类型样本图斑指标特征值,确定用于提取目标农作物种植范围的指标阈值,采用决策树分类方法提取出种植范围。该文以我国南方甘蔗种植区为研究对象,结果表明:该方法充分利用了农作物生长规律特征,增强了目标农作物与其他地表覆盖类型的可分性,单纯自动化提取结果精度达87.53%,能够满足总体掌握农作物种植范围的需要,可为农作物种植范围提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