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6篇
  免费   213篇
  国内免费   222篇
测绘学   164篇
大气科学   139篇
地球物理   126篇
地质学   686篇
海洋学   96篇
天文学   22篇
综合类   76篇
自然地理   102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50篇
  2022年   67篇
  2021年   50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61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67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66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60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3篇
  1960年   2篇
  1958年   3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1.
利用中国第32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于2015年12月至2016年1月在南极威德尔-斯科舍汇流区获得的湍流微结构、温盐深仪和下放式声学多普勒海流计观测资料,分析了该海域上层海洋(30~500 dbar)的湍流混合空间分布特征.结果显示,湍动能耗散率(ε)和湍扩散系数(Kρ)分布呈现明显的区域性特征,与当地的水团和环流分布密切...  相似文献   
912.
汪洋  程素华 《地学前缘》2013,20(1):182-189
根据均衡原理制约的地热计算得到中国西部及邻区岩石圈的温度分布状态,以40、100km和莫霍面深度等温线图的形式表示,同时计算了以1 350℃等温面深度表示的中国西部及邻区的热岩石圈厚度。结果显示:中国大陆西北部地区、哈萨克斯坦东部地区以及上扬子地块、蒙古中西部地区和青藏高原中部的深部地温较低,青藏高原北部、东部以及天山褶皱带中部的深部地温高。在中国西部及邻区范围内,岩石圈厚度在180km以上的地区包括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核心部位,西藏东部、中部以及祁连山地区。上扬子地块(四川盆地)岩石圈厚度为160km或更多,蒙古中西部地区以及哈萨克斯坦东部地区的岩石圈厚度为140~180km。青藏高原东部边缘和藏北地区以及天山中部吉尔吉斯伊塞克湖地区的岩石圈厚度较薄(<140km)。地热计算得到的结果与地震层析成像研究结果之间相互吻合。采用湿的上地幔流变学模型的计算结果表明,青藏高原及其东部边缘、天山褶皱带中部和蒙古中西部地区的岩石圈流变学强度模型为"奶油蛋糕(crèmebrlée)"型,其强度剖面显示强地壳而弱地幔的特点;上扬子地块(四川盆地)、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和哈萨克斯坦东部地区岩石圈流变学强度模型为"果冻三明治(jelly sandwich)"型。  相似文献   
913.
衬度返回法在平抑地球化学系统偏倚中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进行1∶10万、1∶25万、1∶50万或更小比例尺地球化学编图时,由于分析单位和工作时间不同,不同的1∶5万、1∶20万图幅间或同图幅不同批次间的化探数据常存在着系统偏倚。因此,编图前必须进行系统偏倚平抑。目前,系统偏倚平抑方法有衬度变换法、平差法、分幅标准化法、分区标准化法、基准单元系数法和边界极限原理法等。笔者在实际工作中,通过反复试验确认"衬度返回法"是图幅间或批次间系统偏倚平抑的一种实用且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14.
当前,GIS技术在公安业务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对公安院校开展相关人才的培养也提出了迫切的需求。本文从面向公安业务应用的角度出发,对在当前公安院校中开展GIS人才培养的必要性、培养目标、专业建设、课程体系和培养方式等问题进行了思考和分析。  相似文献   
915.
乌兹别克斯坦穆龙套金矿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亚南天山是世界重要的金成矿带,分布有乌兹别克斯坦的穆龙套、吉尔吉斯斯坦的库姆托尔、塔吉克斯坦的吉拉乌、中国新疆的萨瓦亚尔顿等一系列大型-超大型金矿床。选择乌兹别克斯坦穆龙套金矿床这一亚洲最大的金矿床,在收集前人研究资料及成果基础上对矿床产出环境、地质特征、找矿理论方法进行了总结,认为穆龙套超大型金矿床是长期的、复杂的地质事件综合作用的产物,南天山断裂交汇部位及存在隐伏岩体的部位是寻找此类矿床的有利部位,并通过穆龙套矿床找矿实例说明岩石次生晕地球化学测量方法是寻找此类矿床的有效勘查方法;以期对我国南天山成矿带寻找"穆龙套型"金矿床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916.
内蒙古莫合尔图地区发育大面积的中—晚侏罗世酸性火山岩,是大兴安岭中生代火山岩的重要组成部分,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火山岩形成于174.1±2.2~157.5±2.3 Ma,属中—晚侏罗世.主量元素分析表明,火山岩具高硅(SiO2=69.12%~80.66%)、富碱(K2O+Na2O=7.26%~8.99%)、富钾(K2O/Na2O多数大于1)、贫钙镁(CaO=0.09%~0.71%;MgO=0.07%~0.47%,Mg#多<45)和高FeOT/MgO(1.50~12.28,多数大于3)值的特征,属过铝质(A/CNK=1.11~3.07)钙碱性高钾钙碱性—钾玄岩系列岩石.微量元素数据显示:稀土元素总量∑REE为95.92×10-6~205.70×10-6,轻、重稀土元素分馏较明显[(La/Yb)N=5.17~14.69],轻稀土元素(LREE)较为富集,重稀土分布相对较为平坦,球粒陨石标准化的配分模式图显示典型的右倾型,中等弱负铕异常(δEu=0.23~0.87),微量元素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 Rb、Ba、Th、K、贫Sr和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 Nb、Ta、P、Ti;岩石具低Sr(31×10-6~187×10-6),高Yb(1.23×10-6~3.37×10-6)含量,具造山晚期—造山后花岗岩的特征.综合最新区域资料及本文研究成果,笔者认为研究区中—晚侏罗世火山岩为造山晚期向造山后伸展转换阶段的产物,转换时期介于174.1±2.2~157.5±2.3 Ma,与蒙古-鄂霍次克造山后伸展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917.
闽西南地区上三叠统-中侏罗统文宾山组、梨山组和漳平组经历了一次大规模的海侵-海退事件.泥岩的常量元素分析和ICP-MS微量、稀土元素测试结果显示的地球化学特征表明,该套沉积物源岩主要为沉积岩和花岗岩.文宾山组和梨山组沉积物源岩是来自被动大陆边缘物源区和酸性岛弧源区的沉积岩和花岗岩(Rb> 100×10-6; K20> 1%;Hf=5.38×10-6~ 14.17×10-6;La/Th=1.64 ~4.94).漳平组源岩来自酸性岛弧源区和长英质、基性岩混合物物源区的花岗岩(Rb>300×10-6; K20 >2%;Hf=3.75 ×10-6~6.64×10-6; La/Th =2.73 ~4.21).砂岩骨架成分研究表明,文宾山组物源主要来自火山弧造山带;梨山组和漳平组物源来自火山弧造山带和岩浆弧物源区,这与泥岩地球化学特征显示的物源区吻合.不同时代岩性岩相组合、泥岩地球化学特征和砂岩矿物成分特征,以及样品在Zr-Th、La-Th-Sc、Th-Co-Zr/10构造环境判别图解中的位置,说明文宾山组沉积物沉积于既有被动大陆边缘特性,也有大陆岛弧(∑REE =22.51×10-6~152.6×10-6;LREE/HREE=7.21~ 15.01,8Eu =0.69 ~0.90,La/Yb =5.64~ 16.93;(La/Yb)N=3.66~10.99)特性的弧后伸展盆地.梨山组沉积物沉积于靠近大陆岛弧的活动大陆边缘(∑REE=140.4×10-6 ~335.5×10-6,LREE/HREE =9.52~15.90,δEu=0.48 ~0.62,La/Yb=11.04 ~21.13;(La/Yb)N =7.17 ~ 13.72),同时具有被动大陆边缘(∑REE=115.4×10-6~383.4×10-6,LREE/HREE=8.30 ~20.27,δEu =0.55~0.67,La/Yb=8.42 ~30.12;(La/Yb)N =5.47 ~ 19.56)特性的弧后挤压盆地.漳平组沉积物沉积于靠近大陆岛弧的活动大陆边缘(∑REE=98.34×10-6~260.5×10-6,LREE/HREE=11.28~19.38,δEu=0.56 ~0.64,La/Yb=10.19 ~23.91;(La/Yb)N =6.62 ~15.52)特性的弧后挤压盆地.  相似文献   
918.
陈孝红  危凯  张保民  程龙 《中国地质》2013,40(5):1466-1473
提要:贵州关岭永宁镇下三叠统上部永宁镇组碳同位素化学地层及其对比研究表明早三叠世晚期特提斯洋曾发生了稳定碳同位素组成(δ13C)的强烈波动,且这一δ13C波动具有分布广泛和不受沉积相控制的特点。笔者分析和讨论了永宁镇组碳同位素化学地层与岩石地层、生物地层、层序地层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的关系,指出特提斯地区下三叠统上部地层碳同位素组成受全球海平面变化、洋流循环模式和生物复苏等多因素的共同影响,早三叠世晚期δ13C的强烈正异常是洋流循环模式改变引起大洋氧化和与此相关的生物复苏的结果。  相似文献   
919.
程天文 《地理研究》1991,10(2):110-110
中国科学院有关水的29个研究单位的40余名代表于3月12—13日在北京召开会议,正式成立“中国科学院水问题联合研究中心”。孙鸿烈副院长到会讲了话。会议讨论了“中心”的章程、中心任务、活动内容与方式及组织建设等问题。  相似文献   
920.
为了解三门湾游泳动物资源状况,于2019年11月(秋季)和2020年4月(春季)采用底拖网调查方法研究了三门湾游泳动物群落结构、资源密度、生物多样性及其时空分布格局,同时还使用了组平均聚类法分析和非线性多维标度分析以及冗余分析来研究该海湾游泳动物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的关系.本研究共鉴定出游泳动物83种,隶属于16目40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