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9篇
地质学   46篇
综合类   3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桂北银山岭花岗岩位于南岭钨锡多金属成矿带中段,距海洋山加里东期花岗岩体约2km,该岩体内部发育有构造蚀变岩型锡铅锌多金属矿床.本文应用高精度锆石SHRIMP U-Pb法,获得银山岭中细粒含斑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体形成年龄为426.3±4.2Ma (98%可信度,MSWD= 1.0),与其南部海洋山花岗岩岩基形成年龄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22.
粤北连平地区钨锡多金属矿床成矿时代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粤北连平地区钨锡多金属矿床类型主要为石英脉型.采用云母Ar-Ar法和石英包裹体Rb-Sr法.分别获得:锯板坑含钨锡石英脉中的云母Ar-Ar坪年龄为(139.2±1.5)Ma(等时线年龄为143.6±3.9 Ma,MSWD:0.30):鸡啼石含钨石英脉中石英包裹体Rb-Sr等时线年龄为(155.4±5.1)Ma(MSWD=2.1).结果表明该区存在燕山早期和燕山早晚过渡期两期钨锡多金属成矿作用,并且认为:(1)鸡啼石钨矿为南岭地区中生代大规模成岩成矿作用高峰期(150~160 Ma)的产物;(2)南岭地区140 Ma左右也有大型钨锡多金属矿的形成.这一成果为研究区域成矿规律,指导区域找矿提供了重要同位素年代学依据.  相似文献   
23.
钦-杭成矿带(南西段)特征与成矿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钦-杭结合带是指扬子与华夏两大古陆块碰撞拼贴形成的巨型板块结合带,西南起自广西钦州湾,经湘东和赣中,往北东延伸到浙江杭州湾,呈北东向反S形展布,全长约2000 km.  相似文献   
24.
五团岩体位于南岭地区西段,主要岩性为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利用LA-ICP-MS微区原位测试技术,对五团岩体黑云母二长花岗岩进行了锆石U-Pb定年及CL显微结构分析。结果表明:2件锆石样品的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分别为(211±0.95)Ma(MSWD=0.08)和(227±3.2)Ma(MSWD=1.9),结合前人获得的年龄数据,认为岩体形成于晚三叠世中期且具有多次侵位;岩石具高硅、富铝、高钾特征,w(SiO2)70.54%~72.55%,平均71.67%;w(Al2O3)13.62%~14.55%,平均14.03%;w(K2O)4.18%~5.28%,平均4.85%;全碱(Na2O+K2O)7.09%~7.89%,平均7.51%;K2O/Na2O比值1.44~4.51,平均2.02;总体属铁质、高钾钙碱性-钾玄岩系列过铝质花岗岩类;Ba、Nb、Sr、P、Ti表现为明显亏损,Rb、Th、U、K、La、Ce、Nd、Zr、Hf、Sm、Y、Yb、Lu等则相对富集,w(∑REE)62.07×10-6~149.58×10-6,平均126.68×10-6,δEu值0.26~0.50,地球化学特征表明花岗岩为S型花岗岩,源岩主要为中、上地壳变质杂砂岩;花岗岩微量元素构造环境判别图解主要显示为后碰撞构造环境。基于岩石成因、构造环境判别以及区域构造演化过程,推断五团岩体形成于印支晚期后碰撞环境,是加厚地壳在碰撞应力减弱、深部压力降低等条件下部分熔融的产物。   相似文献   
25.
对湖南省留书塘铅锌矿床不同阶段矿石硫化物进行的S、Pb同位素研究表明,17件矿石样品硫化物的S同位素组成变化范围较宽(δ34S=-12.8‰~4.6‰),具有地层有机硫(约-13‰)与岩浆硫(约5‰)混合特征。从早阶段到晚阶段,硫化物呈现出δ34S值逐渐升高、极差逐渐增大的演化趋势。最晚形成的重晶石矿石硫由地层硫酸盐提供。13件硫化物样品的Pb同位素组成比较稳定,~(206)Pb/~(204)Pb、~(207)Pb/~(204)Pb、~(208)Pb/~(204)Pb值变化范围分别为18.627~18.942、15.670~15.804和38.366~38.912,平均值分别为18.747、15.705和38.614。与区内新元古界—寒武系基底、邻区湘南与铅锌矿相关的岩浆岩钾长石Pb同位素进行的对比表明,矿石铅主要来源于矿区深部岩浆岩,少部分可能来自于基底寒武纪地层。结合宏观地质特征分析,留书塘矿床可能是与岩浆岩有关的热液充填交代矿床,其成矿物质具有多来源特征。  相似文献   
26.
【研究目的】南岭地区以发育强烈的中—晚侏罗世岩浆作用与相关金属成矿作用为主要特色,这些金属矿床尤以钨、锡、铅锌铜最具代表性。对这3类成矿花岗岩开展系统的对比研究,深入分析成矿差异原因,对指导区域找矿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方法】本文通过搜集已发表的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年代学、Sr-Nd-Hf同位素和矿物化学数据,并结合项目组长期野外地质调查进展,对3类成矿花岗岩进行了差异性研究。【研究结果】通过对比发现成钨、成锡、成铅锌铜3类花岗岩在时空分布格局、野外地质特征、矿物组成、源区性质、包体成因类型、岩浆分异程度、形成温度和氧逸度等方面具有明显的差异。【结论】笔者认为花岗岩的岩石地球化学成分、源区物质组成、岩浆分异程度以及岩浆演化过程中物化条件(如氧逸度)的综合差异是导致南岭花岗岩形成3类不同金属矿床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南岭成矿带成钨、成锡、成铅锌铜花岗岩的综合判别标志,指导区域找矿勘查。  相似文献   
27.
铜山岭铜多金属矿床是湘南W、Sn、Pb、Zn、Cu多金属矿集区的代表性矿床,本文对其不同类型岩石和矿石矿物进行了S、Pb、C同位素组成对比研究。矿石硫化物的δ34 S值变化范围为-1.9‰~5.7‰,平均值为2.6‰,硫主要来源于硫同位素组成均一化的岩浆。硫化物硫同位素平衡温度表明,矿床主要成矿温度为134~339℃。矿石铅的206 Pb/204 Pb、207 Pb/204 Pb、208 Pb/204 Pb比值分别为18.256~18.856、15.726~15.877、38.352~39.430;岩体岩石铅的206Pb/204Pb、207Pb/204Pb、208Pb/204Pb比值分别为18.617~18.805、15.721~15.786、38.923~39.073;两者铅同位素组成相同,都主要为上地壳铅,是由同一岩浆体系分异形成,可能来源于古老基底岩石。不同类型岩石、方解石矿物的δ13 CPDB值为-9.88‰~1.32‰,δ18 OSMOW值为11.67‰~17.68‰,从矽卡岩矿体到距岩体稍远的围岩地层,方解石矿物的δ13 CPDB、δ18 OSMOW值逐渐增大,成矿流体中的碳早期可能主要来源于岩浆,在成矿过程中有部分碳酸盐岩地层碳的加入。铜山岭矿床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岩浆,赋矿地层对矿床成矿物质来源作用不显著,仅提供了少量成矿物质。  相似文献   
28.
近来南岭地区陆续见有早侏罗世成岩作用的报道,但是否存在同期成矿作用尚无定论。本文报道了大顶矿区石背岩体二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和大顶矽卡岩铁锡矿体的高精度同位素年龄数据,确认该地区存在早侏罗世成矿事件。石背岩体二长花岗岩和花岗闪长岩的LA-ICP-MS锆石U-Pb年龄分别为187.5±1.8 Ma(MSWD=0.81)和186.9±2.0 Ma(MSWD=1.15),大顶矽卡岩铁锡矿体中的金云母~(39)Ar-~(40)Ar坪年龄为185.9±1.2 Ma,等时线年龄为184.5±2.6 Ma(MSWD=0.83)。该矿床成矿作用是南岭地区首例有精确年龄报道的早侏罗世的成矿事件,为南岭成矿带矿产调查评价工作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早侏罗世岩浆岩岩性组合、空间展布特点以及中侏罗世才开始的太平洋板块西向挤压过程,说明大顶矿床的成岩成矿过程更可能是受华南印支运动晚期的后造山伸展作用或者垮塌过程控制。  相似文献   
29.
30.
桂东北海洋山岩体锆石SHRIMP U-Pb定年和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桂东北海洋山岩体为岩性单一的二长花岗岩岩基。锆石SHRIMP U-Pb定年显示海洋山岩体主结晶年龄为431±7 Ma(MSWD=3.14),与赣湘桂内陆加里东期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形成时代相似,为同一期成岩事件的产物。元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绝大多数样品具有富硅(~68%),富钾(K2O/Na2O>1.5),弱过铝质(A/CNK均值1.05)和低Al2O3/TiO2值(<100)、高CaO/Na2O值(>0.3)的特征。与临区浅变质基底一致的εNd(t)值(-8.0~-8.6)和T2DM值(1.82~1.87 Ga),指示其理想源区为成熟度较低的古老变质杂砂岩。进一步的宏观地质特征和华南加里东造山带构造演化序列分析表明,海洋山岩体属于陆壳改造型花岗岩,其形成的构造环境很可能为汇聚造山向非造山转化的后造山伸张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