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6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19篇
测绘学   48篇
大气科学   30篇
地球物理   36篇
地质学   114篇
海洋学   27篇
天文学   6篇
综合类   26篇
自然地理   9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8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4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3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21.
海岸带位于海陆交互地带,其独特的地理、地质和环境条件导致其灾害地质现象发育,地质灾害易发性和危险性高。考虑到海岸带的重要经济和社会属性,开展海岸带的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显得极为重要。本文首先建立了基于模糊贝叶斯网络的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模型,结合网络层次分析法(ANP)确定模糊贝叶斯网络的条件概率,并简化了贝叶斯网络的结构图谱。在此基础上,以辽东半岛东部海岸带作为研究区,以崩塌、滑坡、地面塌陷、海岸侵蚀和海水入侵等5个主要地质灾害类型作为评价对象,开展了基于ANP-模糊贝叶斯网络模型的地质灾害易发性、危险性和风险性评价,并编制了综合地质灾害风险分布图;结果显示,区内高、较高风险区主要分布于研究区的西南部海岸带,面积为249km2,约占全区面积的9.1%。研究成果可为海岸带国土资源开发、经济建设规划、防灾减灾救灾等提供重要参考,对同类地区的海岸带地质灾害风险评价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2.
在对西部测图工程机载SAR影像资料情况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对机载SAR影像空三加密原理方法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对空三加密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总结。  相似文献   
123.
本文根据长期的气象探空资料通过数值积分的方法算出每个时次的加权平均温度,然后在此基础上对Bevis回归经验公式进行订正;在加权平均温度模型的建立中,计算公式中系数a、b的求解由计算软件根据最小二乘原理快速结算。最后通过相应的数据模拟计算证明这种方法可以确定出适合昆明本地区的加权平均温度计算模型。  相似文献   
124.
本文根据长期的气象探空资料通过数值积分的方法算出每个时次的加权平均温度,然后在此基础上对Bevis回归经验公式进行订正;在加权平均温度模型的建立中,计算公式中系数a、b的求解由计算软件根据最小二乘原理快速结算。最后通过相应的数据模拟计算证明这种方法可以确定出适合昆明本地区的加权平均温度计算模型。  相似文献   
125.
在系统整理国内外有关研究资料的基础上,论述了煤岩超声波速度的影响因素、煤岩超声波速度与物理力学参数间的关系、煤岩超声波的频谱特征和煤岩声波衰减及各向异性方面的研究进展。针对煤岩超声横波波形复杂,初至及品质因子难以精确求取的问题,应用偏振分析方法拾取横波振相,提高了横波超声测量的精度。针对煤岩超声测试存在的问题,对今后的研究工作提出了作者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26.
 被长期质疑的绿洲-荒漠过渡带在不断观测和丰富积累的基础上让我们有了一个完整的认识。以策勒绿洲为例对其进行剖析,作为绿洲-荒漠过渡带的一种典型类型,绿洲-沙漠过渡带可以界定为自绿洲边缘(人工防护体系或天然稀疏灌木林边界)到植被盖度为20%~25%的固定-半固定沙地为外缘边界(绿洲与流动沙漠之间)的荒漠地带。过渡带的内缘边界为绿洲外缘的人工防护体系,包括防风阻沙林带或天然稀疏灌木林。过渡带形成是因为从绿洲到外部荒漠存在水热环境因子的梯度变化,导致植被、土壤、地貌等综合景观展现出过渡特征,其组成与结构模式为:由绿洲向沙漠方向,稀疏灌木林(或边缘防护林体系)地-缓起伏灌草沉沙地-起伏灌丛沙堆和高起伏灌丛沙堆地。过渡带是乡土动植物重要的保留与保护地,是绿洲与沙漠间能流物流输送交换的缓冲带、绿洲的天然生态屏障,对地貌、土壤以及植被具有保护功能,且具有重要的固碳作用。  相似文献   
127.
在城市人居环境—经济发展系统中,城市人居环境为经济持续发展提供着本底基础,城市经济是人居环境健康发展的前提和保障,两者之间协调发展是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在构建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协调度模型对中国329个地级行政单元在2000年、2005年和2010年的人居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时空演变特征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如下:地市人居环境与经济发展协调度指数整体提高趋势,但总体水平不高;协调指数级别差异显著,呈自然状态分布;协调度指数呈现明显地带性差异,且地带之间差距有缩小趋势;协调指数较高的地市呈现以点状高度集中分布的极化格局.协调度指数和地区经济发展在空间上存在着明显的对应关系,且时空差异显著.协调度指数与相邻地级行政单元经济发展之间在区域上呈现宏观尺度的高度空间关联.  相似文献   
128.
正安红光坝铝土矿经近年来地质详查工作证实,是黔北务正道铝土矿中的一个品质中等具中型规模的铝土矿床。经概略技术经济论证,开发该矿床投资效果良好,投资偿还期为3.9年,投资收益率为25.64%,表明未来矿山、氧化铝厂受益非浅。因此,本文可作为红光坝铝土矿床由地质详查转入地质勘探的决策依据。其概略技术经济评价的方法或模式可供地质同行在评价类似铝土矿时参考。  相似文献   
129.
GPS测定沂沭断裂带两侧块体的相对运动状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剖面分析方法给出沂沭断裂带两侧块体GPS连续观测站点的速率分布,利用块体模型提取沂沭断裂带两侧块体的刚性运动速率并估计误差,利用滑动方式给出两侧块体相对运动的演化过程。结果表明:1)2011年以来沂沭断裂带两侧区域表现为挤压右走滑状态;2)沂沭断裂带两侧块体的相对运动在2013年底出现一个高值变化;3)对比3种块体模型(RRM、REHSM和RELSM),考虑到站点个数及模型参数对模型误差的影响,认为REHSM模型较为适合沂沭断裂带两侧块体相对运动状态的跟踪分析。上述方法和结论可以为研究沂沭断裂带区域地壳运动状态及其与地震形势之间的关系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30.
宗地统一代码编制工作是2012年国土资源部部署的一项重要工作.辽宁省国土资源厅下发的《关于印发辽宁省宗地统一代码编制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2013年底前基本完成辽宁省宗地统一代码编制和转换工作.‘十二五’结束前完成并轨,全面采用宗地统一代码."然而,在工作的开展过程中,仍然有很多地区、很多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存在疑惑:宗地编码工作的方法已有明确规定,那么开展此项工作的意义何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