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5篇
测绘学   53篇
大气科学   30篇
地球物理   12篇
地质学   32篇
海洋学   11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4篇
自然地理   8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51.
152.
153.
一、外资动态近年来,进入俄罗斯的外国投资逐年增加,从2000年的109亿美元增至2006年的700多亿美元(表1)。外国投资分为3种,即直接投资,间接投资或证券投资,其他投资。直接投资者是法人与自然人,持有不少于10%的企业股份或股金,有权参与企业管理。证券投资者持有的股金少于企业全部股金的10%,无权参与企业管理,也可能持有私人公司或国家发行的债券、期票和其他有价证券,但带有投机性质,可能突然从俄罗斯抽出资金,给企业经营带来不利影响。其他投资是指来  相似文献   
154.
攀西地区地壳和上地幔中的电性结构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攀西地区大地电磁测深结果表明,这一地区可划分为三个条带:丽江至华坪、华坪至会理和会理至巧家。三个条带内电性结构有明显差异,反映出本地区地质构造十分复杂。测区内沉积层厚度为3-5km,其电阻率小于30Ωm。在地壳中约33km深处有一低阻层,厚度为5-12km。在红格和华坪两测点之下,深度为82-90km处出现第二个低阻层,它们指示出软流层顶部埋深。  相似文献   
155.
红外相机在物种多样性监测中有着重要的应用。我们于2015年11月至2016年6月间,在盐池湾自然保护区雪豹(Panthera uncia)栖息地约400km2的范围内系统性地布置了62台自动红外相机,以期了解该地区的野生动物资源现状,估测该地区的鸟兽物种总丰富度,评估红外相机在该地区鸟兽调查监测中的应用效果,并对关键物种的栖息地利用及种间相互作用进行探究。调查共回收红外相机57台,累积相机工作日10171天,拍摄到野生动物有效独立事件2868次。记录到至少17种哺乳动物,分属5目11科,记录到20种鸟类,分属4目7科,其中豺(Cuon alpinus)为IUCN濒危物种,雪豹和白唇鹿(Cervus albirostris)为易危物种,兔狲(Felis manul)、香鼬(Mustela altaica)、高山兀鹫(Gyps himalayensis)和秃鹫(Aegypius monachus)为近危物种。使用Chao2和基于出现率的盖度估计(incidence-based coverage estimate,ICE)两个统计量进行物种总丰富度的非参数估计,并做物种稀疏曲线,对取样强度进行评估。结果表明红外相机对兽类和雉类物种的取样较为充分,而对鸟类的取样还不完全。使用占有率模型(occupancy modelling)对欧亚猞猁(Lynx lynx)及其潜在猎物物种的栖息地利用与种间相互作用进行分析。表明调查范围内,欧亚猞猁对栖息地的利用与海拔因素无关;高原兔(Lepus oiostolus)和高原山鹑(Perdix hodgsoniae)在栖息地利用上倾向于与欧亚猞猁相回避,而鼠兔(Ochotona spp.)对栖息地的利用则与欧亚猞猁相独立。  相似文献   
156.
以黄骅坳陷明化镇曲流河储集层为例,在稀井网条件下,利用河道边缘检测等地震技术方法,结合沉积规律、生产测井资料,确定河道带展布特征,定量预测未期河道的边界与点坝位置,逐一描述单一河道分布,模拟并展现了整个地质事件连续的分布特征,同时也为井位的优化设计与方案的优化调整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7.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疫情数据成为民众关注的重点,涌现出了大量可视化图件,及时地向公众传达着疫情的数量信息和时空分布及变化,帮助大众快速了解疫情当前状况、推断发展趋势。本文从疫情数据可视化表达内容的维度出发,分析不同可视化的表达形式以及其对疫情数据的加工程度,结合示例把可视化分为“1阶”、“2阶”和“多阶”,并分析各自表达的数据类型、表达方式、设计特点和信息传递。同时,针对疫情可视化中的不足,探讨了数据统计中制图单元多级选择、数据分类中的极值处理问题,以及疫情可视化手段中不同颜色的内涵、质底法地图中区域面积和统计单元的影响、符号地图中符号压盖处理、热力图中比例尺的影响、统计图表和标注信息等在疫情可视化中的设计问题,指出疫情可视化设计中的视觉效果误用、设计过于复杂的误区,最后指出疫情信息可视化应具备讲故事的能力、问题针对性的特点,以图面简洁、高效信息传递为根本,为制图者合理设计图表和用户理性阅读疫情地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8.
本文基于高精度地理国情信息和30 m分辨率土地利用数据,利用数据融合方法系统开展近30年(1990—2020年)国土空间开发强度和格局的变化分析,对比分析了主体功能区实施前后的变化轨迹,并评价了主体功能区实施对其主体功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内蒙古国土空间格局开发强度呈现由1990—2010年的加速增强到2010—2020年增速放缓的趋势。近30年人工建设用地面积增加了42%,人工建设用地和农业用地增加导致自然生态用地大面积减少。自主体功能区规划实施以来,重点开发区内的人工建设用地仍持续增长,农产品主产区内的农业用地面积由增长转向小幅减少,重点生态功能区内的自然生态用地减少幅度显著下降。研究结果对于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内蒙古”目标愿景的实现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59.
剖析百年尺度的城市变迁与气候要素变化对提升区域气候演变机理的认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卫星遥感图像、社会经济数据和气象站点实测等数据,采用人机交互解译方法,刻画了1916—2020年北京城市扩展过程。利用滑动平均法和Mann-Kendall趋势检验方法,分析了关键气象要素的变化特征,从而揭示了百年尺度城市土地利用变化和社会经济发展与区域气候变化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1916—2020年北京城市土地面积增长了64.48倍,围绕中心地域呈圈层式蔓延扩展,呈现“缓慢—加速—减速”的扩展模式,城市扩展速度在2000—2010年达到峰值,为70.12 km2/a。1916—2020年北京的5 a滑动平均气温和年降水量分别为12.25℃和588.6 mm。随着城市发展,1916—2020年北京市5 a滑动平均气温以0.22℃/10a波动上升,1978年以来升温显著。年降水量则呈现波动下降趋势,速率为9.37 mm/10a。城市不透水面的加速扩张可能造成地表能量收支的改变,从而引发城市变暖。城市化率与气温升高具有协同关系,不同时段差异显著,1916—2020年北京城市化对区域升温的贡献为20.83%...  相似文献   
160.
煤矿采空区土地已成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浅层煤矿采空区探测在城市规划中显得日益重要。本文采用大定源回线装置瞬变电磁法对浅层煤矿采空区进行勘查,结合具体工程案例选用合理的施工参数,对野外采集数据进行视电阻率计算并绘制成图,利用视电阻率等值线扰动异常圈定采空区位置,指导钻孔布设,解译成果与地质资料及钻孔揭露地层基本吻合。实践证明,大定源回线装置瞬变电磁法在浅层煤矿采空区探测中具有明显效果,在其他浅层采空区勘查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