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1篇
  免费   115篇
  国内免费   173篇
测绘学   43篇
大气科学   158篇
地球物理   73篇
地质学   398篇
海洋学   48篇
天文学   8篇
综合类   38篇
自然地理   9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6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2篇
  1974年   4篇
  1965年   2篇
  1959年   6篇
  1958年   5篇
  195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51.
采用线性最小二乘原理对从对流层顶10 km至地表0.8 km的温度探空廓线进行拟合,外插地表温度,讨论外插地表温度与实测温度的统计特性。将其应用于GPS气象中的加权平均温度模型发现,基于外插的地表温度能显著提高模型精度,提高约1.2~1.7 K。  相似文献   
852.
高云与高层垂直速度关系的个例研究Ⅰ.观测事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ISCCP D1、D2和ECMWF再分析资料,选取1998年1月和7月进行个例分析,得到以下结论:1)高云和垂直速度的关系密切.从月平均来看,南北半球的冬夏变化呈现出明显的不对称.热带1月份的云区和上升区集中在赤道以南,呈带状分布,其中南非及相邻的西印度洋、120°E~120°W的赤道太平洋、赤道与30°S之间的南美大陆为3个主要区域;7月份云区和上升区移至赤道以北,以块状分布为主,尤其是印度洋、西太平洋的热带地区、亚洲季风区和副热带高压中心的西部形成一个大范围的闭合块状区域.2)不同类型的高云在热带和热带外地区的云顶高度是不一样的:在热带地区,深对流云、卷层云和卷云的云顶高度在180 hPa和310hPa之间;在副热带和中高纬度的绝大部分地区,卷云的云顶高度在180 hPa和310 hPa之间,而卷层云、深对流云的则在310hPa到440 hPa之间.3)不同类型的高云与相应的垂直速度的逐日变化既十分密切又各有不同,其中深对流云和垂直速度、卷层云和深对流云的同步性较好,并且卷层云和卷云可以独立于深对流云而在局地产生,这与热带高云产生于深对流云的经典观点不同;此外,在热带地区呈现低频变化的特征,这表明在大气环流模式中改进高云的模拟能力可能会提高对大气低频振荡的模拟能力.  相似文献   
853.
印度洋偶极子及其可预报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主要介绍印度洋偶极子(IOD)的时空特征、演变机制和可预报性的研究进展。IOD是东西热带印度洋反相的海温异常,是热带印度洋的年际海温变率最主要的两种异常结构之一。关于IOD的演变机制,特别是ENSO在其中所起作用,一直是学界争论的热点。一些学者认为,IOD是ENSO通过遥相关作用对热带印度洋造成的影响;另一些学者则认为,IOD是热带印度洋内部海气振荡的产物。本研究重点讨论这两种观点的相关证据以及IOD与ENSO的关系。此外,现有多数模式对IOD的预报时效小于3~4个月,潜在的预报时效则大于5个月,但这些对IOD的可预报性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还有很大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854.
与镁质碳酸盐岩建造有关的非金属矿床成矿系列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镁质碳酸盐岩建造因赋存有大型超大型滑石、菱镁矿、块状水镁石、硼镁石和蛇纹石矿床,因近年来的研究并引起矿床学界的日益重视。在此讨论了中国辽东、胶东、东秦岭和桂北等4个主要成矿区的镁质碳酸盐岩建造中产出的非金属矿床成矿系列特征。在成矿系列是在一定的大地构造条件下,由富含镁质碳酸盐岩的矿源层经构造-流体-成矿系统作用下的产物。  相似文献   
855.
基于SolidWorks移动式平台稳性计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伦灿章  胡铁牛 《海洋工程》2009,27(3):100-105
提出一种利用SolidWorks进行移动式平台稳性计算的方法.应用VB.NET对SolidWorks进行二次开发,自动创建、修改平台的三维实体模型,并由此快速准确地求出体积、形心等稳性计算所需的参数,从而使平台稳性计算变得更加方便快捷而且精度更高.最后通过计算实例证明,利用该方法计算平台的稳性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856.
基于PDA的导线测量记簿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生产实际与测量规范要求,设计了基于PDA的导线测量记簿系统,对该系统的关键技术、设计方案进行了论述,并举例说明了系统的部分功能。  相似文献   
857.
针对宁波市地面沉降发展现状及风险评价需求,结合2017—2020年的InSAR遥感监测数据与沉降点监测数据,对近年地面沉降特征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包括地面高程、沉降易发程度、地面累计沉降量、沉降速率、城市人口密度、建设用地占比重等6个评价因子为主的地面沉降风险评价体系。其中沉降易发程度为综合考虑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人为活动影响后的综合性评价因子。地面沉降风险评价结果表明:宁波市地面沉降无高易发区,中、低易发区主要与区内全新世软土层厚大、历史上大量开采地下水、局部高强度城市建设以及沿海围垦工程等因素有关。最后,划分了地面沉降中风险区、低风险区、风险防控带,并提出了相应的地面沉降风险区管控建议。  相似文献   
858.
宿东向斜形似不对称哑铃,在区域地质图上显得格外醒目,其成因值得关注。文章通过区域大地构造演化背景梳理和宿东向斜构造组合分析,探讨宿东向斜成因,并结合朱仙庄煤矿构造发育特征加以验证。结果表明:宿东向斜可以划分为四类变形区,包括NE翼整体变形区、SW翼挤入变形区、SW翼挤出变形区和SW翼正常变形区;宿东向斜形成经历了两个关键变形期,即SW向挤压应力持续作用下先后发生的,以层间弯滑调节为特征的宿东向斜和“X”型共轭断裂形成期(挤压弯滑期)和因宿南箱状向斜东南弯折端顶托而沿“X”型共轭断裂平移为特征的挤入挤出期(顶托平移期);朱仙庄煤矿8#煤层煤镜质组反射率光率体记录了形成向斜各期应力的来源方向;8#煤层不同变形类型和程度层滑构造的规律分布是对宿东向斜“挤压弯滑—顶托平移”形成机制的良好响应。提出了一种基于煤层底板等高线的断层走向断距计算方法,并据此定量表征朱仙庄煤矿南部断层的平移方向和距离,进一步验证宿东向斜顶托平移机制。  相似文献   
859.
为满足精密仪器振速控制要求,提出“群桩基础+隔振排桩”与空气弹簧的两级组合隔振措施。主要研究路面移动车辆荷载经过时,第一级隔振中排桩的隔振效果。实测土体小应变动力参数,通过编写车辆-路面耦合单元(VRI)子程序引入路面不平顺,并基于三维有限元法建立了道路-排桩-地基动力模型。将模拟振速经1/3倍频程滤波与实测进行对比,并对隔振排桩进行了参数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两级隔振体系可满足VC-E微振动控制要求;排桩的间距、桩长和排数是影响隔振效果的主要因素,且竖向隔振效果较水平向好。研究成果可为今后环境微振动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