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8篇
  免费   90篇
  国内免费   154篇
测绘学   132篇
大气科学   61篇
地球物理   74篇
地质学   444篇
海洋学   84篇
天文学   29篇
综合类   61篇
自然地理   37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2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2篇
  1973年   2篇
  1958年   5篇
  194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81.
新疆乌伦布拉隐爆角烁岩筒型斑岩铜矿成矿地质特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矿床直接产于一套浅成一超浅成或次火山侵入的花岗质潜火山杂岩中,赋矿岩为斜长花岗岩、石英闪长岩、闪长岩及英安玢岩质隐爆角砾岩。矿石矿物有孔誉石、兰铜矿、兰辉铜矿、赤铜矿、黄铜矿、斑铜矿、矿石结构构造为交代残余结构、包含结构和星点状、细脉状、网脉状、团块状构造、围岩蚀变为硅化、赤铁矿化、碳酸盐化、绢云母化和绿泥石化。成矿温度为110℃、  相似文献   
82.
易仕明  童乐天 《气象》1981,7(4):42-45
对于云的外形的观测,最普遍最简单的方法是目测。广大气象台站当前主要仍用眼睛来观测云况的演变和判定云状。许多业余气象爱好者和老农也用目力观察云象来预测未来天气的变化。《地面气象观测规范》新版本于去年开始在全国执行后,各气象台站对云况的观测就更加深入细致了。但在目测中由于视觉上的误差,常常会作出一些错误的判断。本文着重从透视的原理来谈谈如何看云和分析云。  相似文献   
83.
引言陕南洋县-西乡-南郑一带基性岩分布地区,解放以来,在党的正确领导下,进行了大量的地质、物探工作,其中以矿点检查工作为多,其次为1/20万区域地质测量和1/10万区域航磁普查;洋县毕机沟钒钛磁铁矿区及其外围,十余年来,历经陕西省地质局、陕西冶金地质勘探公司先后进行过大量矿区评价勘探及外围普查找矿工作,积累了丰富的地质成果,我组1971-1973年,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对南郑碑坝基性岩体(碑坝至西河一段)、西乡望江山基性岩体、洋县毕机沟含钒钛磁铁矿床辉长岩体重点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对西乡  相似文献   
84.
秦亚军  谢今范  马吉祥  李宗文 《气象》1998,24(12):39-42
通过网络互联,实现了现有气象业务系统利用卫星网提供的实时观测数据,提高了预报工作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85.
甘肃省河东地区伏旱的小波分析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该文阐述了小波变换的基本思路和优点,并对甘肃省河东地区1951~1995年伏期干旱强度指数分别用墨西哥帽型小波和Haar型小波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甘肃省河东地区的伏旱由不同尺度的振荡构成,中部地区的伏旱准19年的振荡周期较明显,有2个上升和2个下降阶段;陇东和陇南地区准22年和准10年的振荡周期较明显,有1个上升和2个下降阶段。对原时间序列进行了不同尺度的重构,说明小波分析可以用于滤波。  相似文献   
86.
珠穆朗玛峰北坡冈瓦纳相地层的发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尹集祥  郭师曾 《地质科学》1976,11(4):291-322
于1975年我国再次登上珠穆朗玛峰的科学考察活动中,在地质方面获得了地层、古生物、岩石、构造等方面比较珍贵的资料。珠峰科考资料研究的新成果是在反击右倾翻案风斗争取得伟大胜利的大好形势推动下取得的。本刊将发表《珠穆朗玛峰北坡冈瓦纳相地层的发现》等相互联系的一组文章,从地层、沉积、古生物的角度,以较丰富的资料证实了珠峰北坡冈瓦纳相地层的存在,这对于探讨珠穆朗玛峰及喜马拉雅山的隆起和地质发展史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7.
基于VB可视化集成环境的测量学试题库管理系统研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VB可视化集成开发环境以事件驱动、面向对象、图形用户界面等为特点 ,在设计试题库管理系统方面有着独特的优越性。本文通过测量学试题库管理系统的研制 ,对基于 VB建立试题库管理系统的一般方法 ,试题库的结构及功能模块、使用、特点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88.
我国的铝土矿矿床多为一水硬铝石型.高品位的铝土矿矿石,肉眼易于判定;而对于品位不高,特别是品位接近工业要求的矿石,往往难以鉴别. 在铝土岩系中,一水硬铝石与粘土矿物密切共生.有时两者粒度极细且相混产出,致使偏光镜下也较难准确地确定其含量.肉眼观察,常把铝土矿石误认为铝土岩.诚然,用化学分析等手段是能弄清其实质的,但花费时间长.笔者采用三溴  相似文献   
89.
A pyrethroid insecticide-degrading bacterium, strain HS-24, was isolated from an offshore seawater environment. The strain, which can degrade cypermethrin(CYP) and deltamethrin(DEL), was identified as Methylophaga sp. The optimal culture and degradation conditions for CYP and DEL by strain HS-24 is pH 7 at 28°C. Under optimum culture conditions, strain HS-24 exhibited a broad degradation concentration range of 100, 200, 400, 600, and 800 mg/L for CYP and DEL. The metabolic intermediates were analyzed by NMR, which provided strong evidence that CYP and DEL removal occurred mainly because of a biological process. The toxicity of the degradation products of strain HS-24 was studied simultaneously by measuring the light output of the luminescence bacterium. This demonstrated that the biodegradation ability of strain HS-24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the toxicity of CYP- and DEL-contaminated aquaculture seawater. Finally, the findings of this paper indicate that strain HS-24 is thus revealed as a biological agent for the remediation of marine aquatic environments.  相似文献   
90.
全球油气资源潜力与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中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油气对外依存度日益增加,这就要求合理有效地利用国外油气资源,为此首次开展了全球油气资源评价的专项研究。油气资源评价以成藏组合为评价单元,针对不同勘探程度采用不同评价方法,高勘探程度盆地采用发现过程法,中等勘探程度采用主观概率法,低勘探程度采用类比法,最后采用蒙特卡罗模拟法进行汇总。针对世界不同储量分类体系,采用4类储量增长函数预测了全球到2030年的已知油气田储量增长量。对非常规油气资源主要采用体积法与类比法,评价了全球重油、油砂、油页岩、页岩气、煤层气、致密气6个矿种的地质资源量与可采资源量。评价结果表明全球常规和非常规油气资源潜力仍然巨大,应该积极参与国际油气合作,分享世界油气资源。这是中国首次对全球开展系统的油气资源评价,获得了自主评价的盆地、大区及全球的油气资源量,分析了资源量的分布与特点,指出了未来的潜力与方向,为中国油气公司"走出去"和国家制定能源战略提供重要的参考与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