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6篇
  免费   120篇
  国内免费   119篇
测绘学   41篇
大气科学   126篇
地球物理   169篇
地质学   336篇
海洋学   96篇
天文学   17篇
综合类   59篇
自然地理   5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2篇
  1959年   2篇
  1940年   2篇
  193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42.
对国家旅游度假区开发建设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我国国家旅游度假区开发建设的现状和存在问题,作者通过对国家旅游度假区的布局和规划的思考,就我国开发和建设国家旅游度假区提出了6条建议。  相似文献   
43.
农田土壤水分的随机模拟和预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44.
45.
46.
本文分析了50例经病理证实的卵巢肿瘤。结果表明CT扫描在发现卵巢肿瘤方面是一种有效的手段,而且根据主要CT表现鉴别良恶性质是可能的.另一方面由于具有很高的密度分辨率,CT扫描在某种程度上低于传统的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47.
在地处晋东南山字型构造前弧内侧的壶关、陵川、晋城、阳城、沁水等地,上石炭统山西组(阶)分布广泛。区内山西组的底界始于与太原西山北岔沟砂岩相当的第一砂岩、又称黄水沟砂岩之底,上界止于与太原西山骆驼脖子砂岩相当的第四砂岩、又称佳祥砂岩之底,为一套间夹海相石灰岩及重要可采煤层的海陆交替相煤系沉积。以往,关于区内山西组的底、顶界线,曾有两种不同的对比划分方案,后经长期的争论和深入的工作,上述划分对比方案及岩石组合内容,终于为原持争议的双方所一致承认和接受(1982.6.)。在本区的山西组中,海相灰岩目前可见三层,自下而上依次名为毛古掌灰岩(L_4~下)、  相似文献   
48.
中国东部早第三纪海侵质疑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童晓光 《地质论评》1985,31(3):261-267
从七十年代开始,不断出现关于中国东部某些地区下第三系中发现海相化石的报道,从而提出了中国东部早第三纪发生过海侵的推论。这一推论首先是从古生物学界开始的,很快就扩展到沉积学界,以致于整个地质界。有些作者对早第三纪海侵进行了分期,并编制了海侵范围图  相似文献   
49.
福建牛头山玄武岩及其深源包体的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牛头山位于福建龙海县海岸。牛头山玄武岩为福建沿海玄武岩带的一部分。该带东北起自金门岛,西南延至东山,长百余公里,宽十余公里,属新第三纪佛昙群上段。深源包体产于牛头山中心式火山构造内。福建省地质局(福建省区测三中队,1977;孙伟汉等,1980)  相似文献   
50.
深12公里的井孔地球上人类钻掘的最深的井孔有多深呢?最深的现在已经超过11.5公里,接近12公里。地点是在苏联西北部的科拉半岛摩尔曼斯克市以西。井孔深度的最终目标为15公里,但它也不过是地球半径的二百五十分之一。在能够飞向月球的时代,还不能“直接”对地球内部进行调查,这是出人意料的。上述的井孔是为探索未来资源的线索、试验新的钻探方法、调查地球科学方面令人感兴趣的问题,经过了很好的组织才开始钻掘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