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9篇
测绘学   8篇
大气科学   27篇
地球物理   33篇
地质学   55篇
海洋学   8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1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利用西藏高原高海拔牧区1979年10月至2013年4月19个气象站逐日积雪资料、月降水量和月平均温度资料,依据积雪深度和积雪持续日数组合的雪灾指标,分析了不同等级雪灾的气候变化特征及温度和降雪对雪灾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1月至翌年2月是西藏高原雪灾多发期且灾害程度重,全年发生中度以上雪灾的概率大,占总站次的54%;1979年以来雪灾变化总体呈现减少趋势,但存在着年代际变化,即1980 1997年代表现为波动性上升,1998 2007年呈显著减少趋势,此后略有回升,突变点在1999年和2008年;温度与雪灾相关性比降雪更高,温度具有显著增暖而降雪变化不明显,温度对雪灾气候变化起着决定性作用。分析了大气环流系统与雪灾变化关系得出:西风带南支槽活跃和东半球极涡偏强、东亚大槽和副热带高压偏西时雪灾易发生,反之则然;西风带南支槽和东半球极涡的变化趋势及突变点与西藏高原雪灾的变化趋势和突变点非常一致,是西藏高原雪灾变化的一个可能原因。  相似文献   
82.
对BP,RBF,Elman 3种神经网络模型进行了简要概括,将其应用于实际工程案例中,经过多角度综合分析,验证了3种模型进行变形预报的可行性,同时得出对实际工程具有指导性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83.
融雪水是东北地区春季径流的重要来源,融雪径流过程的可靠模拟及预报可为科学管理和调度春汛期水资源提供参考。东北寒区年度内存在融雪径流和降雨径流两种产流模式,流域物理空间属性差异对融雪径流产流模式影响显著,为了解决东北寒区融雪径流空间异质性问题、提高SWAT模型模拟及预报精度,提出对SWAT模型采用单站点和多站点联合参数率定的策略。首先,利用白山水库入库流量进行单站初步参数率定,进而,采用多站点对融雪径流参数进行率定,并将该参数移植到单站初步率定参数集。结果表明:单站初步参数率定后模拟得到年度(1—12月)、夏季汛期(6—9月)、春季融雪期(3—5月)验证期月尺度确定系数(R2)分别为0.76、0.74和0.58,日尺度R2分别为0.71、0.75和0.51;单站和多站点联合参数率定后模拟得到年度、夏季汛期、春季融雪期验证期月尺度R2分别为0.80、0.74和0.79,日尺度R2分别为0.74、0.78和0.61。在月尺度和日尺度上,单站和多站点联合参数率定较单站参数率定后春季融雪期的模拟精度分别提高了...  相似文献   
84.
拉萨岩体位于冈底斯铜、铁、铅锌多金属成矿带东段,是一个典型的复式岩体。通过对拉萨岩体开展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和岩相学观察,结合锆石LA-ICP-MS U-Pb定年、岩石地球化学分析等研究,认为拉萨岩体中代表性的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具有高SiO2(含量为69.94%~76.62%,平均为72.18%)、高碱(Na2O+K2O=6.95%~8.44%,平均为7.44%)、较高CaO(含量为0.68%~2.53%,平均2.00%)的特点,相对富集Ba、Rb、Th,亏损Nb、Ta、P、Ti,LREE富集、HREE亏损,轻、重稀土元素分馏强烈,Eu负异常明显,是典型的钙碱性I型花岗岩。3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成岩的锆石LA-ICP-MS U-Pb年龄为57±0.5Ma、58±1Ma、59±1Ma,表明其为古新世岩浆活动产物。综合研究认为,拉萨岩体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形成于印度与亚洲大陆主碰撞阶段(65~45Ma),为底侵作用产生的大量壳源熔体与少量幔源熔体混合并发生一定程度分离结晶后的产物。陆内碰撞环境下的岩浆活动及元素的迁移和富集,为冈底斯成矿带内铜、金等矿产提供了良好的成矿条件。  相似文献   
85.
本文报道的次旺勒闪长玢岩出露于中北冈底斯带,呈脉体侵位于狮泉河蛇绿岩之中.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154.4±2.4Ma,表明次旺勒闪长玢岩形成于晚侏罗世.闪长玢岩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具有镁安山岩/镁闪长岩类(Ma)地球化学特征.全岩SiO2含量为61.94%~65.37%,MgO含量为1.74%~5.08%...  相似文献   
86.
日本绒螯蟹线粒体DNA序列研究I.12S rRNA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参考果蝇与蚤状  相似文献   
87.
砂质混合粘土的孔隙水压力和残余变形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砂质混合粘土为例,通过实施不同初始固结比水平的动力循环荷载试验,考察了土的孔隙水压力和残余变形的发生过程。探讨了当将土的不等向固结分为初始剪应力和等向固结两种应力状态时,孔隙水压力和残余变形的预测方法。提出了归一化的孔隙水压力和累积损失能量及残余变形和有效应力比间的关系模型。  相似文献   
88.
利用从属函数、变差率和趋势速率方法提取甘肃模拟水位观测资料的地震前兆异常。结果表明:(1)1987年1月至2011年9月,4项水位资料共出现31次从属函数异常、29次变差率异常和23次趋势速率异常。其中,22次从属函数异常、21次变差率异常和14次趋势速率异常很好地对应了甘肃及邻区MS5.0以上地震。通过分析异常特征及其与地震的关系,提出中强地震时间预测的指标与方法,得出甘肃模拟水位从属函数计算的经验常数以及变差率和趋势速率的异常阈值;(2)用从属函数、变差率和趋势速率方法定量提取异常结果较为理想,通过对异常识别方法的效能评价,得到的R值均大于R0值,表明该方法信度至少为97.5%,说明3种方法具有实效性。  相似文献   
89.
基于MODIS影像的色林错湖面积变化及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2002—2009年EOS/MODIS卫星遥感资料和气温、地表温度气象资料,对色林错湖面积变化进行分析,并探讨了其成因。结果表明:西藏那曲地区色林错湖(包括雅根错湖)面积在近8a呈显著的扩大趋势,从2002年的1955.49km^2增至2009年的2197.46km^2,8a内增长了241.97km^2,现已超过纳木错湖面积,成为西藏第一大咸水湖。气温、地表温度升高导致冰雪融化和冻土层变浅是湖泊上涨的主要原因。通过研究证明了EOS/MODIS资料在研究湖泊变化中具有较好的指示作用。  相似文献   
90.
塞莱比-皮奎镍铜矿床是博茨瓦纳最大的镍铜矿床,位于博茨瓦纳东部。在收集整理、系统总结区域成矿地质背景、镍铜矿床的地质特征的基础上,探讨了矿床的成因。认为在岩浆演化的早期,当岩浆中的硫达到饱和,便结晶形成富镍的块状硫化物,而在岩浆演化的后期,结晶出富铜的浸染状硫化物。在重力作用的影响下,这两种硫化物堆积于岩浆房,后来,由于构造作用,含有这两种硫化物的岩浆被挤压出岩浆房,侵入塞莱比-皮奎序列地层,形成了塞莱比-皮奎矿床。最后,文章认为该矿床属于与基性超基性岩有关的构造变质改造的岩浆Ni-Cu硫化物矿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