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8篇
海洋学   4篇
自然地理   1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21.
乌鲁木齐仓房沟第四纪晚期的孢粉组合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概述 仓房沟位于乌鲁木齐市西南郊,地处博格达复背斜的西端边缘和天山北麓山前拗陷带南侧,地貌上属前山带向冲洪积平原的过渡地带。仓房沟本身为乌鲁木齐河中游的一条支流(图1)。 由于新生代造山运动的影响,这个地区的二叠系基岩受到强烈的侵蚀,形成了一条近西南-东北向的沟谷。第四纪中期,沟谷中开始沉积了厚层沉积物。其后,由于本区  相似文献   
22.
广州市夏季高温影响因素及防御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志英  潘安定 《广西气象》2007,28(1):35-40,81
高温天气的出现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它既与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有关,又与区域大气环流的异常有关,同时城市热岛效应、太阳活动、厄尔尼诺、地形及生态环境恶化等因素也是导致高温天气不可忽视的因素。文章分析了影响广州市夏季高温天气的重要因素,并提出了防御城市高温的基本对策。为防御城市高温,主要的途径是降低城市热岛强度。  相似文献   
23.
依据珠江三角洲ZK13钻孔沉积物孢粉、微体古生物鉴定及年龄测试结果,将钻孔剖面记录的古环境信息划分为4个阶段。Ⅰ:91.50±11.00~84.61±5.47ka,孢粉组合为三缝孢-栎属-禾本科-栲属-松属-栗属-大戟科,反映温暖湿润气候,未见有孔虫及介形虫化石,沉积环境为陆相;Ⅱ:84.61±5.47~59.46±3.02ka,孢粉组合为栲属-三缝孢-栎属-禾本科-栗属-石竹科-单缝孢,反映干暖气候,未见有孔虫及介形虫化石,沉积环境为陆相;Ⅲ:59.46±3.02~2ka,孢粉浓度低,以孢子及木本植物花粉为主,进一步划分3个亚带,总体气候以温暖潮湿为主,微体古生物含量高,底栖有孔虫丰度远大于介形虫丰度,推测为海陆过渡相沉积环境;Ⅳ:2000~1000a,孢子含量最高,木本、草本植物花粉含量降低,气候较III阶段更湿润,微体古生物以介形虫为主,依据化石组合和数量,推测为海陆过渡相沉积环境。  相似文献   
24.
选用甘青地区达连海、青海湖、苏家湾、大地湾4个典型高分辨率的钻孔资料进行对比分析,阐明了该地区末次冰消期以来气候变化规律与主要气候事件,初步探讨了该地区植被纬向时空演化规律。结果显示末次冰消期大致开始于15.2~14.6 ka BP之间,冰消期期间该地区气候表现为冷暖波动频繁,气候不稳定,植被类型由东向西为草原-荒漠化草原。全新世早期阶段10.4~8.2 ka BP气候表现为温干,植被类型由东向西为疏林草原-草原。全新世中期8.2~4.3 ka BP气候温暖湿润,植被发育良好,由东向西出现森林-森林草原植被。4.3 ka BP以后该地区气候总体向凉干方向发展,3.9~3.4 ka BP期间陇中地区气候波动较显著,植被类型草原-森林草原交替出现。晚全新世后期2.3~0 ka BP气候冷干,从东到西发育草原-荒漠化草原植被。  相似文献   
25.
中国表土花粉与建群植物地理分布的气候指示性对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中国建群植物数字化的地理分布数据与1860个中国表土样品花粉数据和气候插值,定量分析了中国主要花粉含量与植物种类的地理分布和气候指示性.研究结果显示,绝大多数表土花粉含量的气候指示性与建群植物地理分布的气候区间是吻合的,表土花粉与建群植物的气候阈值的重合取决于花粉与气候的正态分布关系.此外,部分花粉种类指示的气候相对于植物存在一定的偏移,如杜鹃花科、菊科、禾本科和藜科等,这与花粉的分类鉴定水平较低和自然植被的人为干扰有关.本研究在较大空间尺度范围内将表土花粉与建群植物的气候指示性进行对比,为全球生态学、第四纪环境和古气候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数据和参照.  相似文献   
26.
广东沿海地区近50年登陆台风灾害特征分析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根据1949~1998年广东沿海地区登陆台风灾害资料,并对这50年登陆台风活动特征进行分析,对台风灾害特征进行了初步探讨。分析了导致台风灾害的因素,对台风所造成的主要灾害进行归类并进行灾情统计,探讨了广东沿海地区台风灾害的特点以及主要台风灾害与台风路径的关系,提出了台风灾害的宏观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27.
在中国东部地区纵向地理剖面(N18°~53°)进行了连续的尘土孢粉取样, 样点分布路线沿热量带从寒温带一直到热带的整个东部断面. 孢粉分布规律的研究结果表明, 尘土中各类花粉的含量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带性, 花粉谱与地带性植被和相应气候带的人工植被分布是完全吻合的, 根据分析数据可以定量分析人工引种植物树种的分布界限, 同时利用尘土花粉与天然林下花粉的对比, 获得人类对植被干扰程度的信息. 另外, 各类草本的大陆尺度分布也具有很明显的规律性, 其总含量变化与净第一性生产力(NPP)模拟结果具有一致性, 其中最丰富的蒿属与禾本科两类草本花粉沿纬度带呈现有规律的增减, 两者的比值由南向北呈有规律的指数上升.  相似文献   
28.
2008年12月20-22日,为期3天的"地理学发展与应用--30年回顾与展望"国际学术论坛在广州大学拉开帷幕.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在校研究生近300人参加了本次学术盛会,共同畅谈改革开放30年来地理学领域发展的感悟,探讨该学科的创新与发展.  相似文献   
29.
<正>"国际华人地理信息科学协会(CPGIS)广州论坛"于6月13号下午和6月17号上午分两段在广州大学举行。论坛由国际华人地理信息科学协会主办,广州大学承办,主题为"地理信息技术与遥感最新进展与应用",来自海内外的几十位知名学者参加了此次盛会。开幕式上美国得克萨斯大学经济、政治与政策科学学院邱方教授、广州大学副校长徐俊忠教授代表  相似文献   
30.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综合运用模糊数学层次分析法和因子叠加法,对广州市分别进行洪灾危险性评价和承灾体脆弱性评价。再结合洪水危险性和承灾体的脆弱性的权重,运用G IS软件生成洪灾风险综合评价图。通过对洪灾风险综合评价图的分析,得出以下结论:总的看来,广州市洪灾的格局为:纵向南部风险高,北部风险低;横向东、西两翼风险高,中央风险低。评价结果可为广州市防洪减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