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1篇
  免费   80篇
  国内免费   39篇
测绘学   65篇
大气科学   35篇
地球物理   61篇
地质学   148篇
海洋学   31篇
综合类   26篇
自然地理   1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71.
丹江口水库秋汛期长期径流预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目前长期径流预报中物理成因考虑较少的问题,以丹江口水库为例,在分析影响径流物理背景的基础上,研究前期气象因子与水库秋汛期入库径流过程的相关关系,识别影响径流的大气环流与海温等物理因子,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主要预报信息,建立了包含大气环流因子、海温因子等气象物理信息以及前期降雨、径流等水文信息作为预报因子集的三层BP神经网络预报模型.利用1956~2008年秋汛期9、10月入库径流量进行模拟与试报,并与仅采用前期降雨径流的预测模型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基于物理成因分析的预测模型稳定性良好,模拟及试报精度较高,9、10月试报精度平均提高约30%,分别达到87.5%和75%,并对预报年份中的丰枯特征有较好的体现.  相似文献   
372.
针对铁路少筋混凝土重力式桥墩的延性不足和抗震耗能能力较差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兼顾改善桥墩延性与强度的抗震措施,即在墩身底部设置局部纵向无粘结钢筋,其余墩身部分的纵向钢筋保持不变。共设计了4个桥墩模型,通过拟静力试验研究了配筋率和粘结方式对少筋混凝土重力式桥墩抗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无粘结模型桥墩的破坏形式为弯曲破坏。与完全粘结的模型桥墩相比,未粘结模型桥墩的滞回曲线更加饱满,桥墩的延性性能和耗能能力均得到了显著提高,且采用无粘结方式对于低配筋率模型桥墩的延性及累积耗能的提高更加明显。配筋率对模型桥墩的刚度退化速率影响较大,且高配筋率的无粘结模型桥墩的刚度退化比低配筋率明显。  相似文献   
373.
海南岛岸礁的造礁珊瑚代表性种类澄黄滨珊瑚(Porites lutea)是环境适应性较强的块状产卵型珊瑚。探究其遗传结构和连通性将有助于揭示其海南岛岸礁集合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格局和幼虫迁移路径,进而阐明海南珊瑚礁的恢复潜力。文章通过11个P. lutea微卫星标记来分析10个海南岛岸礁地理群体(八所、海尾、大铲礁、邻昌礁、雷公岛、木栏头、铜鼓岭、龙湾、大洲岛和鹿回头)和1个西沙群岛(西沙七连屿)群体的遗传结构。结果显示,整体上各群体的遗传多样性中等偏低,平均等位基因丰度(allelic richness, Rs)为(2.8±1.3)(八所群体)~(3.7±1.7)(邻昌礁群体),平均观测杂合度和期望杂合度分别为0.31 (铜鼓岭群体)~0.54 (大铲礁群体)和0.50 (雷公岛群体)~0.64 (海尾群体)。除海南岛东部龙湾群体、大洲岛群体和西部的八所群体、大铲礁群体之外,其他7/11的地理群体均呈杂合子缺失。海南岛岸礁澄黄滨珊瑚P. lutea地理群体间的遗传分化显示,集合种群分为北东南遗传连通带和西岸两支,支间遗传分化显著,前者包括北岸的雷公岛群体和木栏头群体、东岸的大洲岛群体,以及...  相似文献   
374.
某艰险山区铁路隧道是重要的控制工程,区域构造运动活跃、工程地质环境极为复杂,需穿越上三叠统波里拉组灰岩条带,岩溶突涌水问题突出。为了准确评价隧道涌突水的危险性,通过地质调绘、深孔钻探等手段,对隧道水文地质特征进行精细的调查和深入的分析,探明隧道岩溶发育特征及范围,将隧址区地下水径流系统分为局部表层、浅层和区域深层径流系统,并遵循多元、多层次的分析评价思路,选取不同评价指标,构建非可溶岩段和可溶岩段隧道涌突水危险性评价体系。评价结果显示,隧道涌突水问题总体以较低危险性为主,高和极高危险段仅约占隧道总长的4%和1%,主要受控于波里拉组灰岩条带和额艾顿断裂带。  相似文献   
375.
宁波某大面积深基坑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变形控制难度大。根据基坑开挖流程和区段特点,经方案比选与论证,对基坑外围采用桩锚与桩撑相结合的支护体系,对分期开挖交界处采用重力式挡墙+放坡支护。结合基坑监测数据分析研究基坑开挖过程,重点分析不同锚索类型的内力及变形控制效果。本工程实践及研究成果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76.
2017年5月3—4日京津冀地区出现了一次持续较长时间的浮尘天气,给京津冀地区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较大的影响。从气象条件方面分析了浮尘天气的成因及维持机制,并使用气象、环境观测、激光雷达探测、后向轨迹模式产品等分析了此次浮尘天气的观测事实。结果表明,此次过程是在蒙古气旋强烈发展东移的过程中,经过蒙古国中部、甘肃、内蒙中西部的沙源地后形成扬沙、沙尘暴,大量的沙尘粒子随高空偏西西北气流漂至京津冀上空后沉降而形成的,本地沙源没有补充。激光雷达可以清晰地监测到沙尘的传输高度基本在2~4 km。浮尘天气期间,沙尘高度在2 km以下。浮尘维持30 h以上的原因:(1)高空受东、西两槽间的纬向环流控制,地面处于鞍型场,风速小,不利于沙尘粒子的扩散;(2)边界层内湍流活动旺盛,且中低层基本是中性层结状态,沙尘粒子不易沉降。  相似文献   
377.
薛卫冲 《江苏地质》2011,35(3):275-279
采用CAD软件绘制地质图件时,常遇到不断重复简单的绘制命令,从而使得制图工作沉闷、低效、多错。介绍了利用Excel的编制函数功能与CAD命令窗口相结合的原理、方法及常用手段,通过实例来说明如何实现地质制图过程的快速、准确与高效。  相似文献   
378.
379.
位于右江盆地的德保铜锡矿床是广西最大的铜矿床,目前仅有少量年代学和矿物学等方面的研究,对于该矿床流体特征、流体环境、矿床元素组成等所知甚少。通过矿石矿物的探针分析、流体包裹体岩相学和显微测温、平衡热力学计算约束了该矿床成矿流体的地球化学参数,分析了成矿阶段的流体环境。与典型矽卡岩型铜锡矿床不同的是,德保铜锡矿的石榴子石以镁铝榴石和钙铝榴石为主,含少量钙铁榴石;锡主要以类质同象富集在黄铜矿、黄铁矿等硫化物中,含量达96×10-6~627×10-6;石榴子石的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182~249℃,平均值219℃;方解石包裹体均一温度109~215℃,平均值157℃;平衡热力学计算模拟表明,德保铜锡矿床硫逸度和氧逸度范围分别是:logfS2>-20,-44O2<-25。早期成矿流体温度的降低为黄铜矿沉淀提供了有利条件,锡元素伴随黄铜矿沉淀;成矿流体的氧逸度高于世界典型锡矿的氧逸度,这种高氧逸度的成矿流体环境不利于锡元素的运移及再富集,这可能是德保铜锡矿中锡较少以锡石存在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380.
针对有压盾构隧道中接缝水力劣化所引发的内外水力交互渗流问题,基于水力开度理论,通过数值和解析方法研究局部渗流下隧道衬砌与周围地层的渗流特性和力学响应。结果表明:基于镜像法推导的衬砌隧洞多点渗漏下渗流场解析解与数值解吻合良好,验证了给出的局部渗漏数值模型的有效性;局部外水内渗与内水外渗诱发的衬砌与地层共同作用存在较大差异,前者导致局部孔隙水压力降低引起土体挤压衬砌,衬砌轴力减小而弯矩增大从而产生衬砌外凸,后者则相反;多点局部渗漏对渗流场和衬砌响应的影响存在耦合作用,当内水压接近地层水头时可能出现外水内渗与内水外渗并存的特殊水力交互情况;地层渗透系数对局部渗漏行为的影响较大,复合地层下当局部渗漏发生于高渗透性地层时,其诱发的衬砌响应不显著,当渗漏处于下部低渗透性地层时,在地层交界面存在渗流折射现象,上部高渗透性地层起到补(排)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