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测绘学   1篇
地质学   19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1.
 以巴东县、巫山县和云阳县二期移民库底清理为例,开展遥感动态监测,结合小型遥控飞机获取的影像数据特点,采用合适的图 像处理技术及人机交互解译获取信息,为工程管理及时提供实时性强和真实可靠的定位、定性、定量数据,进而,为长期动态监测奠定 基础。  相似文献   
12.
三峡水库区岩土体高切坡的基本特点与防灾方法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在总结分析三峡水库区岩层稳定性及地质灾害基本特征的基础上,根据岩性和结构特征,提出三峡水库区存在较为严重失稳隐患的边坡主要有顺层边坡、平缓软硬岩层互层边坡、松散堆积体边坡、岩溶角砾岩边坡和层状碎裂岩边坡等5种类型,其中分布于奉节至巴东段的松散堆积体边坡危险性最大,是需工程防护的重中之重.对存在不稳定隐患的高切坡,应因地制宜,有针对性地分类采取削坡、锚喷、格构锚、挡墙、抗滑桩、排水等工程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13.
泥石流堆积形态影响要素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泥石流堆积数值模拟方法,对影响泥石流堆积形态的主要因素分别进行了变化趋势的模拟分析,展示了堆积区地形坡度的差异、泥石流体重度变化和一次泥石流冲出量大小不同等所产生的泥石流堆积形态和空间展布范围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可应用于分析预测不同条件下、不同类型的泥石流灾害发生范围及强度分布,进而为灾害风险评估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4.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加速西部经济发展,促进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和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伟大战略举措.国土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在国民经济高速发展时期尤其如此.我国正处于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对资源高度依赖时期.无庸质疑,我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  相似文献   
15.
我国矿产资源形势及发展规划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我国矿产资源特点和开发利用现状;提出了矿产资源规划的基本思路;讨论了矿产资源规划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16.
建国以来,我国地质勘查工作实行国家计划管理.每年由国家财政列支地质勘探费专项支出,通过国家计划渠道,确定各矿种储量任务、实物工作量要求和国家重点地质工作项目,将地勘费切块下达到各地质部门.各部门据此开展工作,并作为考核标准,地勘费至年底据实核销.这种由国家统包统揽的管理体制,对于保证我国具有高风险性和探索性的地质勘查工作持续稳定发  相似文献   
17.
一、矿产资源形势不容乐观,供求矛盾日益突出 经广大地质工作者的艰苦劳动,地质找矿已取得巨大成就,探明矿产类型齐全,资源配套程度较高。但人均资源拥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2,加上部分矿产资源因开采技术条件及矿石加工技术条件差等因素,近期难以利用,矿产资源形势严峻。  相似文献   
18.
泥石流堆积过程数值模拟及防灾效益评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元华  陈崇希 《现代地质》2000,14(4):484-488
根据动量守恒和质量守恒原理 ,研究建立了泥石流堆积过程的数学模型 ,运用有限差分法求解数学模型 ,用以模拟泥石流堆积的动态过程。在此基础上 ,结合云南省东川市深沟泥石流堆积区的实际情况 ,对泥石流灾害的危险范围和程度进行了分析评价 ;结合各类受灾体经济损失评价 ,对比防灾工程造价 ,进行了减灾效益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19.
荷兰地下水资源管理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了荷兰各级政府机构对地下水管理的职能分工,水资源管理的有关法规,地下水管理规划体系以及在地下水监测网络和信息系统建设方面的主要成就,结合我国的实际,提出了加强在我国地下水资源管理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20.
笔者以云南省东川市深沟泥石流为研究对象,根据质量守恒和动量守恒原理,建立了泥石流堆积过程数学模型,运用数值方法的有限差分原理求解,并针对泥石流运动的实际特征,模拟其堆积动态过程。以此结果为基础,分析评价了深沟泥石流灾害的危险范围和程度,结合分类统计评价危险区的各类资产价值,分析评估了在2%频率条件下可能造成的灾害损失,对比防灾工程措施及其造价进行效益分析,提出了有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