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质学   7篇
海洋学   8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1.
12.
通过采集重庆市典型农业区南川区8496件表层土壤样品,测定土壤锗及其他元素的含量,对锗含量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南川区土壤锗含量变化范围为0.13×10-6~13.59×10-6,平均值为1.54×10-6,高于重庆市"一小时经济圈"和重庆紫色土壤中锗的平均含量.研究区富锗(1.4×10-6以上)土壤面积达1 559.8 km2,主要分布在研究区南部.南川区高锗土壤主要分布在二叠系上统吴家坪组、长兴组和三叠系下统大冶组、嘉陵江组.土壤锗含量主要受成土母质控制,与土壤有机质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8项重金属元素存在伴生关系.中部高值区受密集的煤矿和人为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3.
玉石沟地区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大地构造属于北祁连造山带南缘,其石炭纪—三叠纪是上叠盆地发育时期,表现为浅海相、海陆交互相至陆相稳定型沉积建造。对玉石沟北部紫红色粗砂岩样品进行LA-ICP-MS碎屑锆石U-Pb测年,其年龄结果主要分布在4个区间:260~350 Ma(峰值314 Ma)、400~500 Ma(峰值445 Ma)、1 700~2 000 Ma、2 200~2 600 Ma,800~1 000 Ma锆石数仅有2颗,另有1颗锆石为2 056 Ma。锆石CL图像显示:260~350 Ma锆石中既有变质锆石也有岩浆锆石,可能响应南祁连地区石炭纪—早二叠世的热事件。400~500 Ma锆石以岩浆锆石为主,表明北祁连造山带和中祁连地块广泛发育的弧岩浆岩和同碰撞花岗岩提供了物源。1 700~2 000 Ma和2 200~2 600 Ma锆石主要为变质锆石,反映了祁连地块基底变质岩的年龄信息,推测来源于基底变质岩的剥露。800~1 000 Ma年龄区间的锆石数量稀少,可能反映新元古代侵入体在该组沉积时期尚未大规模剥露。砂岩中最年轻的锆石年龄为(289±2)Ma,限定了其沉积时代的下限为早二叠世,结合实测地层剖面上的岩石组合和层序变化,将之归属于上二叠统红泉组。碎屑锆石年龄结构表明玉石沟地区红泉组兼具北祁连造山带和中—南祁连地块的年龄信息,红泉组沉积物可能具有南、北两个物源区。  相似文献   
14.
罗凯 《地理研究》2008,27(3):721-722
汉族遍布全国尤其是东部季风区,满族以东北地区居多,蒙古族聚居于蒙古高原,维吾尔族集中在天山以南塔里木盆地边缘,青藏高原基本上是藏族的世界,而西南地区则是壮族、苗族、土家族、彝族、傣族、瑶族、侗族、布依族等许多民族的大本营,回族则是“大杂居、小聚居”的典型民族。这是今天众所周知的常识,但自古皆然一成不变吗?  相似文献   
15.
开发利用海洋、发展海洋经济,必须树立科学的海洋经济观。提出海洋经济观包括海洋资源观、海洋时空观、海洋开发观、海洋产业观、海洋文化观、海洋价值观,并就其包含的内容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6.
17.
四川筠连地区煤层气田开发潜力较好,但大量低产低效井的存在制约了产能提升。为查明低效井成因,针对性地提高煤层气井产能,从地质、工程一体化的角度,结合地质条件并从工程因素出发,剖析高产井与地质因素的耦合关系,揭示地质、排采及工程3个方面影响下的低效井成因,并针对性提出相应的改造措施。结果表明,低效井主要分布在研究区北部、西部,受含气性、断层分布、开采层位、排采节奏及压裂窜井的影响,而高产井主要位于研究区中、南部,其产水量多低于1 m3/d,普遍具有流压低、持续产气时间长、产煤粉量低、矿化度高的特点。综合分析低效井治理效果发现,酸洗效果较好,震荡解堵效果不明显,二次压裂应严格控制施工参数。解决煤层气井低产低效问题,应从井位部署着手,围绕地质-工程-排采一体化开展井位设计和施工,开展有效合理的增产改造措施。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饲料中添加屎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ium,编号HK)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幼虾的生长、免疫及抗病力的影响,本文在凡纳滨对虾幼虾饲料中,分别添加浓度为1×108、1×109、1×1010、1×1011和1×1012 cfu/kg的屎肠球菌(分别记为FSA、FSB、FSC、FSD和FSE),以商品饲料作为对照(CON),每个处理组设置5个重复,每个重复15尾虾,实验周期为42 d。研究表明:对虾的成活率为80.0%~92.0%,各组间成活率差异不显著(P>0.05)。FSB和FSC组对虾的末体质量和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FSC组对虾的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其他组。FSC和FSD组对虾的血清中碱性磷酸酶(AKP)、酸性磷酸酶(AC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酚氧化酶(PO)、总一氧化氮合酶(T-NOS)活性和溶菌酶(LZM)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FSC、FSD和FSE组对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