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7篇
地质学   2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利用地震道积分技术识别三维地震解释的陷阱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铁法某井田内,利用三维地震勘探得到的地震时间剖面上并无断层显示,但巷道揭示有一个落差9m的断层,后采用三维地震道积分,在其时间剖面识别出一个与实际规模相符的断层。为此对该区所有三维地震资料进行地震道积分,解释出一条新的断层。后经巷道验证,该断层位置、性质与解释结果完全一致,可见地震道积分技术可以准确避开三维地震时间剖面上的断层陷阱。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地震波在近地表附近双源传递机理的研究,论述了品质因数与激发井深的关系,并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品质因数,其地震波最大激发能量、最大信噪比与激发井深的关系曲线,给出了相应的激发深度.三维地震实例表明,地震波在近地表附近的双源传递与品质因数是选择地震波激发井深的重要因素,另外激发频率的增大,对激发井深的影响程度随之增大;观测同样频率的地震信号,存在小Q值地震波激发井深较大Q值激发井深相应变小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由于地震勘探项目的相对独立,地震波运动学特征的分析只局限于单个采区,对区域性发育特征缺乏系统研究.根据华北、东北28个测区的地震数据体及其钻孔统计资料,在综合分析地震波区域性发育规律的基础上取得了垂向传播时间、速度与煤层埋深之间的定量关系:证明它们之间为近似抛物线形式;在特定条件下,埋深在一定深度范围内可用不过原点的直线近似拟合.这些经验公式可用于:(1)指导地震勘探设计、处理、解释;(2)解决地震解释中断面时深转换及缺少钻孔资料区区内目标层时深转换问题;(3)解决地质剖面中自动切制断层的难题.研究结果在安徽、河南、辽宁等地震工区使用,取得了理想的效果,提高了地震地质成果可靠性.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TVSP法的波场特点以及采用TVSP法探测掌子面前方断层的可能性,讨论了TVSP法观测系统的设计、TVSP法资料采集及数据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5.
从煤矿巷道模型的实际出发,利用地震波的时间场特征全面地探讨了CTSP方法,并用物理地震模拟技术进行了模拟研究,同时对CTSP方法的资料处理及解释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利用相对波阻抗识别煤层缺失变薄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震道积分是利用地震资料进行的无约束反演技术,也就是通过对地震道积分得到地层的相对速度剖面而进行地层分析的技术。通过地震道积分识别煤层缺失变薄带研究表明,小规模的煤层缺失变薄带在三维地震时间剖面上基本无显示,在地震道积分时间剖面上能够有效地识别出相对波阻抗的异常,进而解释煤层缺失变薄带,解释成果与巷道揭露一致,结果表明地震道积分是地震解释中一项的有效实用技术。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横波传播规律及运动形式的数学模型、物理模型及实测数据的研究,发现横波与纵波一样具有三维波场的特性,利用横波的这一特点就可以进行三维横波的野外观测。经大量实际资料表明,利用三维横波资料可以解释埋于地下5~40 m深度范围内的空洞及古巷道,同时能对地层进行精确地分层。   相似文献   
18.
断层显微分辨率及其地震解释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地震资料断层解释技术,提出了断层可视分辨率和显微分辨率的新概念,这有助于统一地质、物探和采矿专家的意见。文中指出:在现有分辨率的地震资料基础上,经过解释处理及显示新技术,可以解释部分2~5m断距的断层。   相似文献   
19.
孔间地震剖面法中薄层的广角反射地球物理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程增庆  吴奕峰 《地质论评》1989,35(3):230-239
本文以物理模拟试验为手段,对孔间地震剖面法中薄层的广角反射特征(振幅、相位、频率等)进行了研究,在超广角区,发现了反射波时间的负向超前效应,为孔间地震勘探的生产设计及成果解释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煤层气储层参数多信息综合定量预测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以地震属性和钻孔测井参数为基础, 以数学地质为桥梁, 实现煤层气储层参数定量预测的科学方法。薄煤层厚与反射波振幅之间为单调增减关系公式; 孔隙度与地震反射瞬时频率成正比关系, 可采含气量与地震反射瞬时振幅成反比关系, 且相关程度高。最后应用该成果对山西沁水煤层气地震勘探工程实际预测, 对储层厚度、孔隙度、含气量做出定量预测。该成果有利于提高煤矿采煤安全性和降低煤层气开采的风险性, 同时也将开拓地震勘探技术新的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