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篇
  免费   63篇
  国内免费   58篇
测绘学   27篇
大气科学   46篇
地球物理   20篇
地质学   138篇
海洋学   17篇
综合类   12篇
自然地理   1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41.
本文所指的临沧花岗岩带是指沿澜沧江断裂带西侧分布的花岗岩类岩石,包括习称的临沧花岗岩基和南边的小岩体。临沧花岗岩带的成因众说纷纭,我们试图通过对该带花岗岩类的岩石学、矿物学、地球化学和同位素研究,讨论岩浆活动的成因类型、构造环境和物源区。临沧花岗岩带南北长约350km,宽15—45km,总面积达8000km~2。北起昌宁、凤庆,南至中缅边境的勐宋、布朗山。沿澜沧江两侧呈近南北向反“S”形长条状展布,根据本区岩浆活动的空间位置、侵入时代和岩石特征,将本带分为三部分:(Ⅰ)临沧花岗岩基;(Ⅱ)凤庆—昌宁岩体;(Ⅲ)景洪南小岩体群。  相似文献   
142.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卫星及雷达拼图以及NCEP分辨率为1°×1°的再分析资料,对浙江和山东两个区域不同的极端降水特征及其成因进行诊断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浙江极端降水表现出“高效”的热带降水系统特征,山东极端降水是一次长时间,中等强度的“大陆锋面型”降水。台风近海对称性和对流明显增强;同时,其西北行移速较同期台风偏慢,导致行进方向上长时间受螺旋雨带影响;受超强台风厚实云墙影响,登陆前后浙江等地风雨激增;另外,双台风及沿海山地地形对浙江降水有增幅作用。而山东地区主要受台风北侧稳定维持倒槽和西风槽结合影响,出现极端降水。敏感性分析发现山东降水和台风“第一象限”低层偏南急流强度相关性好,而台风环流持续维持、高度场的密集梯度及降水的潜热反馈共同导致低层急流(>20 m·s-1)长时间维持;同时,西风带高空槽和台风倒槽势力相当,形成稳定“锋区”;锋前多条带状对流持续向北发展,形成“列车效应”;后期冷空气侵入台风中心后山东北侧依然维持较好环流配置。上述条件共同维持了山东地区持续性的较强“锋面降水”。副高、西风槽及台风环流的强度对比是本轮台风降水预报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43.
针对软煤钻进成孔深度浅、钻孔轨迹不可控、易出现瓦斯抽采盲区等问题,发明了气动螺杆钻具定向钻进技术,开发了由气动螺杆钻具、窄体定向钻机、随钻测量系统等组成的煤矿井下气动定向钻进技术装备。其中,气动定向钻进工艺和完孔技术,解决了松软煤层顺层定向钻孔长距离安全成孔和可靠护孔难题。在淮南某矿进行试验,试验钻孔30个,最大孔深300 m,平均见煤率92.9%,并全孔段安设筛管;钻孔抽采瓦斯纯量32万m3,试验区域煤巷平均掘进效率9.3 m/d,实现覆盖区域煤层安全高效回采。该技术的成功研发探索出软煤横穿工作面递进式瓦斯治理新模式。   相似文献   
144.
通过1∶5万区调工作,初步查明原万保沟群4个组间均以断层(韧性剪切带)为界面,在空间上呈条带状构造岩片态势展布。经填图发现该群实际上仅由火山岩组和碳酸盐岩组构成。并在火山岩组和碳酸盐岩组中分别获得了(1441±230)MaSm-Nd全岩等时线年龄和叠层石化石,确定其时代为中—新元古代;在地质填图中发现该群原上、下碎屑岩组属同物异名现象,笔者及前人获得了早寒武世微古植物化石及小壳动物群化石。据此,对原万保沟群进行了解体,解体后的万保沟群仅由火山岩组和碳酸盐岩组构成,重新厘定为万保沟群,并在群内新建两个正式组级构造地(岩)层单位,即温泉沟组和青办食宿站组。而将原上、下碎屑岩组依据古生物化石、岩石组合特征,重新厘定其时代为早寒武世,并新建立沙松乌拉组。  相似文献   
145.
新一代对地观测系统的发展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王毅 《地球科学进展》2005,20(9):980-989
对地观测系统(EOS,Earth Observation System)是获取空间对地信息、促进地球系统科学和空间信息科学等学科发展的支柱。长期以来,人们就期望着对自己居住的地球有一个全面深刻的了解,研究这种从几十年到几百年时间尺度的全球变化,依赖于观测系统和观测技术的发展。因此有必要建立一个对地球整体的观测系统,利用空间优势,获取有关地球体系及其各个组成部分的详细数据或信息。 近50年来,世界对地观测技术得到了迅猛的发展。NASA针对全球变化研究对建立长期的数据采集系统的实际需求,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规划地球观测系统(EOS)计划,并于90年代初实施。它包括一系列卫星、自然科学知识组成和一个数据系统,支持一系列极地轨道和低倾角卫星对地球的陆地表面、生物圈、大气和海洋进行长期观测。地球观测卫星系列是EOS计划的最基本和最重要的环节。EOS卫星系列计划在今后的10年内陆续发射一系列的太阳轨道环境遥感卫星,构成连续15年的数据采集系统,其规模在地球观测卫星发展史上是空前的。在EOS计划的基础上NASA规划了ESE战略计划,将继续发展国际新一代对地观测系统。迄今为止,Terra、Aqua和Arua卫星已经发射成功,引起地球遥感科学界的瞩目,为地球科学研究提供重要的数据资源。  相似文献   
146.
滇西澜沧变质带中199件白云母b_0值分析结果表明,b_0值均在0.9020nm以上。与澜沧变质带遭受蓝片岩相高压变质作用的事实相吻合。此外,白云母b_0值的统计规律显示,澜沧变质带经历了多期变质作用,一期为高压变质作用,另一期为中压变质作用,这也与已知的地质现象相符。由此可见,白云母b_0值可以很好地反映多期变质作用。  相似文献   
147.
一、伏旱概况从1989年7-8月的降水距平百分率分布可知,陕西省三个不同气候区的降水各有特点。陕北均为负距平,大部分地区降水偏少两成以上。降水特少的有:黄陵7月偏少近8成,府谷8月偏少近9成。关中7月大部分为负距平,总的趋势是东部比西部偏少更多;8月份大部分地方为正距平,只有渭北部分地区为负距平或接近零距平。而陕南绝大部分地区的降水均为正距平或接近零距平。从1989年7-8月日平均降水量时间演变图(略),可知盛夏期间,7月下旬-8月上旬降水很少,发生了明显的伏旱。二、500hpa月平均环流特征 7月500hpa环流概括地为绕极型的极  相似文献   
148.
砂泥岩中异常高流体压力的定量计算及其地质应用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高压异常段中砂泥岩的流体压力常有明显不同,但往往保持同步变化的特点。利用泥岩压实曲线可以计算地下流体压力一般平衡深度法所得结果接近泥岩的现压力,反推平衡深度法与其它经验关系法所得结果接近砂岩的现压力。泥岩现压力及其压实排水量可作为分析泥岩和砂岩古压力相对分布的借鉴。根据所得流体压力资料可以判断生油层的排烃深度与时间、油气纵向及平面运移方向与距离,以及有利于油气聚集的地区。  相似文献   
149.
塔里木盆地东部石炭系层序地层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塔里木盆地东部大量的地震剖面信息分析,讨论了在常规地震剖面上进行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解释的方法,以此将塔东地区的石炭系自上而下划分成为C I、C I、C m 3个层序及C I TsT、c I HsT、c I TsT、C I HsT、CⅢsMsT、CⅢTsT6大体系域基本地层单元。其中c I层序是在快速的海平面上升和大量的陆源碎屑物质快速补偿堆积条件下形成;c I层序是在海平面上升速度由快变慢而陆源物质补给相对稳定的条件下形成;cⅢ层序是在海平面上升速度由慢变快,而陆源物质供给由快变慢的条件下形成。  相似文献   
150.
近年来,葡萄花油田平均每年拔不动待大修的油水井约有40口,采取常规地面解卡机或者应用大修架子处理解卡存在安仝隐患和作业费用高的实际问题,为此开展了液压井卜解卡技术研究,该技术主要由泄油器、液压式井下解卡器、安全接头和打捞工具等组成,通过地面泵车打压来控制井下液压解卡器实施解卡,既可消除安全隐患,又可节约作业成本,在油田开发的中后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