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0篇
  免费   162篇
  国内免费   243篇
测绘学   96篇
大气科学   117篇
地球物理   122篇
地质学   639篇
海洋学   97篇
天文学   36篇
综合类   66篇
自然地理   122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7篇
  1979年   5篇
  1977年   2篇
  1963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8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青藏高原Pb同位素地球化学及其意义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根据青藏高原不同构造单元基底片麻岩、花岗岩类和火山岩等不同类型岩石的486套Pb同位素数据的整理和分析,发现青藏高原岩石圈存在3种主要类型,即亏损Pb同位素的特提斯洋地幔域端元、富集Pb同位素的喜马拉雅成熟大陆地壳端元和青藏高原北部的过渡型Pb同位素的地幔端元。这3类地球化学端元与前人通过Sr-Nd同位素研究获得的3类端元一致。拉萨地块内部不同类型岩石的Pb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指示出两类岩浆作用,一类是特提斯洋岩石圈俯冲消减再循环和亏损地幔物质注入导致的亲特提斯洋型岩浆作用,另一类是与类似于喜马拉雅大陆地壳物质加入导致的富集地幔源区有关的超钾质岩浆作用。岩浆作用的Pb同位素地球化学记录了特提斯洋俯冲消减作用和随后发生的印度大陆向北拼合、碰撞和俯冲过程,也记录了大规模的壳幔相互作用对高原岩石圈演化与隆升的贡献。  相似文献   
982.
阐述主体功能分区与土地利用分区的内涵,深刻分析两者协调的缘起及基础,以县级土地利用分区为例,引用"优势度"概念及模型,对问卷调查方式获取的数据进行定量分析,主要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土地利用分区的优势度差距很大,调查对象和地域差异对调查结果影响很大。针对分析结果,从法律、理念、技术、公众参与等方面提出协调两者的基本策略,以此为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划分土地利用区工作及其与主体功能分区协调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983.
生物多样性是生物及其与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总和。由于气候变化、人类活动的加剧,生物多样性正在经受前所未有的快速变化,各国政府和相关国际组织已经积极投入到生物多样性监测和保护中。为了解生物多样性的现状和变化规律,全球性、区域性及国家性生物多样性监测网络陆续建立。地球观测组织—生物多样性监测网络(GEO BON)作为全球性网络,目的是建立和完善生物多样性监测核心指标EBV(Essential Biodiversity Variables),推动监测指标的标准化和全球化,为数据共享和大尺度生物多样性变化评估奠定基础。在区域尺度上,欧盟成立了EU BON,亚太地区成立了AP-BON。在国家尺度上,瑞士、英国、日本等均建立了监测网络。中国科学院在"十二五"期间成立了中国生物多样性监测与研究网络(Sino BON),对中国生物多样性的变化开展长期的监测与研究。生物多样性监测依赖于传统调查方法与先进技术结合,如红外相机、基因技术、无人机技术等。遥感能够提供大范围、全覆盖的生物多样性信息,是未来大尺度生物多样性监测的重要手段之一。为此,GEO BON成立了"生态系统结构"组主要研究如何建立基于遥感数据的EBV。Sino BON也引入了无人机近地面遥感技术探讨更大区域的生物多样性监测。未来随着中国综合地球观测系统的完善,Sino BON的地面观测将更好地与卫星数据结合,实现生物多样性天地一体化监测,服务于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评估。  相似文献   
984.
为了提高千秋勘探区侏罗系砾岩的钻进效率,我队于1986年采用煤炭科学院研制的MT-P-58、MT-P-73型喷射式冲击器和MT-Z-89型正作用阀式冲击器,先后在该区的八个钻孔中进行回转冲击与回转的交替钻进试验,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985.
中国干旱地区水文情势的主要特征之一是河川径流补给的多样化, 而径流补给来源的分析对于了解一个地区年径流量的多寡, 径流年内分配, 洪水和枯水等都是十分重要的。新疆塔城地区的河流一直被认为是主要由季节积雪融水补给, 那么雨水补给究竟在年径流量中占有什么地位, 值得加以研究。我们选择卡琅古尔河卡琅古尔站的年平均流量(Q)、年降水量(p)、每年4-6月的降水量(P4-6)以及4-5月平均气温之和(T4-5)作为分析补给的基本资料, 用灰色关联分析进行研究, 结果为r(QP)>r(QP4-6)>r(QT4-5)即年平均流量与年降水量的关联系数最大。同时, 我们也计算了QP、QP(4-6)、QT(4-5)的直线相关, 相关系数分别为0.785、0.808和-0.429。与关联分析结果不同。我们初步讨论了不同的原因。  相似文献   
986.
应用灰色系统的理论和建模方法,以新疆伊犁河及叶尔羌河为例,根据多年来实测资料,探求最大流量频率的估算方法。  相似文献   
987.
文章首次对冈底斯成矿带的甲马和知不拉铜_铅_锌矿床的辉钼矿进行了Re_Os同位素定年。甲马矿区辉钼矿的模式年龄介于15.4~15.5Ma之间,7件样品得到187Re_187Os等时线年龄为(15.18±0.98)Ma。知不拉矿区辉钼矿样品的模式年龄介于16.88~17.06Ma之间,5件样品得到187Re_187Os等时线年龄为(16.90±0.64)Ma。获得的Re_Os年龄与冈底斯成矿带驱龙、拉抗俄和冲江、厅宫等斑岩铜矿床的成矿年龄一致,明显晚于侏罗纪拉萨弧间盆地的发育时限。据此作者认为甲马和知不拉等铜_铅_锌矿床不属于喷流型矿床,而是冈底斯成矿带斑岩_矽卡岩成矿系统的组成部分,是岩浆_热液流体系统在不同的深度条件下与富钙围岩交代成矿的产物。  相似文献   
988.
振动台试验模型地基土的设计与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在动力相似关系的分析基础之上,设计了一种以锯末为主要成分,用于地基-基础-上部结构动力相互作用振动台试验的模型土。用循环单剪仪对原型土和设计的模型土分别进行了试验,得出了2者的动剪切模量比Gd/Gdm ax和阻尼比λ随动剪应变γd变化的关系曲线,对两种土的动力特性进行了相似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设计的模型土与原型土的动力特性具有较好的相似性。采用等效线性本构模型,给出了原型土和模型土的动力特性参数。对采用本文所设计的模型土进行振动台试验的动力相似问题进行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989.
西藏过铝花岗岩的岩石化学特征及成因探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西藏班公湖—改则—安多—怒江带一线以南分布有61个主要过铝花岗岩体,其岩石类型主要有电气石花岗岩、白云母花岗岩和二云母花岗岩,它们的主量元素组成为SiO2=65.70%~79.52%、K2O Na2O=2.20%~12.51%、K2O/Na2O=0.49~1.04及A/CNK=1.04~1.38。随着SiO2的增加,岩石中Al2O3逐渐下降,而其他的氧化物较离散。岩石系列主要为含钾较高的钙碱性系列,具典型的(强)过铝花岗岩特征。铝饱和指数图解、QAP图解投点大多数落在CCG区,表明其为大陆碰撞构造环境。Ab-Or-Q-H2O相图表明过铝花岗岩形成的压力为0.05~0.2GPa,推断温度低于700℃。根据岩石化学分析,可以得出这样的推论,西藏过铝花岗岩类发生在两个大陆地壳板块的碰撞阶段,源岩来源于上地壳的重熔,成因为S型花岗岩。其中南冈底斯带和拉轨岗日带具有许多相似的性质,这些相似的性质可能暗示二者有相同的岩浆源区或(和)相同的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990.
预应力锚索被广泛应用于边坡及滑坡工程的加固,并获得了良好的加固效果和经济效益。但预应力的不稳定变化关系到工程运营期的安全性,因而研究锚固工程的设计施工显得非常重要。锚固工程只有采取有效措施把不利因素控制在允许范围内,才能确保工程的安全稳定。本文通过对岩土体加固中采用的预应力锚固体进行分析,详细讨论了影响预应力锚索锚固力的变化因素,得出了不同影响因素对预应力锚固工程中的设计施工问题的危害,总结了目前预应力锚索设计施工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办法与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