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16篇
测绘学   39篇
大气科学   7篇
地球物理   19篇
地质学   56篇
海洋学   20篇
综合类   13篇
自然地理   2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4年   2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 毫秒
111.
三维数字城市模型中地上下三维模型的数据种类复杂,多种数据的自适应性剪切技术是个难点。依据各种GIS三维模型的特点,定义地理和地质实体的语义模型,并针对不同对象使用基于空间分区二叉树(BSP树)的剪切算法,自适应地完成了数字城市地上下集成数据模型的一体化剪切和拓扑重建。最后结合南京市三维数字城市示范区地上下模型数据进行了应用试验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12.
为鲆鲽鱼耐低温标记辅助育种研究和应用提供候选基因,并了解耐寒相关基因在低温下的表达图示,作者通过同源克隆以及5?/3?RACE的方法扩增得到了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CIRP和HMGB1基因。组织表达谱分析显示,这两个基因在脑、鳃、心脏、肌肉、肝脏、肠等组织均有表达,但HMGB1基因在鳃中表达较弱。低温胁迫后,两基因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其表达量在肌肉中都出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0~12 h逐渐上升并达到最大值,然后下降恢复至最初水平。但在肝脏和脑组织中的变化趋势却不同,低温胁迫后0~2 h HMGB1基因在脑中的表达量上升至最高,然后下降至最初水平,在肝脏中变化不大。而CIRP基因在低温胁迫后0~2 h在肝脏中表达量处于上升趋势,然后下降至初始水平,在脑中变化不大。由此推测,这两个基因在低温条件下都参与了机体对外界的抵抗,特别是在抵抗外界寒冷的主要组织—肌肉中发挥作用,可能共同参与了机体的免疫反应,对低温胁迫环境下的鱼体进行保护,可以作为鱼类耐低温标记筛选的候选基因。  相似文献   
113.
本文根据测试和实验资料,探讨了桂林市岩溶地下水对酸碱的缓冲作用。认为:基岩裂隙水缓冲平衡系统对酸的缓冲作用小,岩溶水和混合水(孔隙水和岩溶水混合)缓冲作用较大,孔隙水介于前二者之间;无论是哪类地下水缓冲平衡系统对碱的缓冲作用都较弱。指出了地下水缓冲平衡系统对酸碱的缓冲作用与原水中游离CO_2有关并起决定作用。还对桂林地下水酸、碱容量和污染进行定量和半定量环境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114.
本文以腔长为基本参数,讨论了平凹稳腔的稳定性、模体积、不同输出方式的光束参数随腔的g参数变化的规律,给出了解析及图解结果,对小型氦氖激光器结构参数的选择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对其它激光器的设计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5.
在我队勘探地区的白云岩、灰岩化验工作中,我们利用样品中已经测出的MgO和Cao的含量,根据MgCO_3 ? MgO+CO_2  相似文献   
116.
三维可视化动态地质建模系统研发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地质体三维可视化动态建模软件系统的研发涉及地质数据三维可视化、地质体三维动态构模和地质专业空间决策分析等一系列方法、技术问题。采用基于非均匀有理样条(non uniform rational B-spline,简称NURBS)等多种函数的空间插值法,基于钻孔、剖面、散点集和多源数据的构模法,以及基于单体塌陷的通用网格简化算法(general mesh simplification,简称GSM)和Grid+CSR-Tree三维空间混合索引法,在QuantyView软件平台上研发了一个具有快速动态重构能力的三维动态地质建模系统。在多个地区的实际应用表明,开展"玻璃国土"建设对于推进地质勘查与开发工作信息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7.
基于三维数字地质模型的地质空间剪切分析是"玻璃国土"建设所面临的关键技术之一。其难点包括复杂三维数据环境中的高效实体布尔运算方法,以及相关三维实体语义信息的实时查询处理。采用基于BSP树的多边形合并与分解技术,实现三维空间实体的布尔运算与矢量剪切;采用多线程实现不同要素集合的并行裁剪运算,并在三维空间数据库引擎的支持下,进一步提升地上地下一体化信息处理和语义查询效率。以武汉市规划信息系统为例,实现了地下硐室和隧道动态开挖过程的三维地质空间剪切分析,并结合水利水电工程地下厂房设计和矿山三维巷道设计实例,说明了基于三维数字地质模型的地质空间分析的综合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18.
三峡库区地质灾害勘察点源信息系统的研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三峡库区地质灾害勘察数据具有显著的多源、多类、多量、多维、多时态和多主题特征,采用地矿点源信息系统研发思想与方法,研发出了以GeoView为基础平台的地质灾害勘察信息系统(GeoHazard)。该系统围绕主题式点源勘察数据库(属性和空间),将野外数据采集模块与室内图件编绘模块及三维可视化分析模块连为一体,同时采用Web方式,按C/S与B/S结合模式,初步实现了地质灾害勘察的野外数据采集和室内综合整理、编图的全程计算机辅助化。该系统具有支持地质灾害勘察应用的专业性、面向地质灾害勘察工作全过程的完整性、术语代码和图式图例的标准化、属性数据、空间数据和文档管理的一体化、数据分析和计算结果表达的三维可视化等特点。  相似文献   
119.
本文对上海市《建筑抗震设计规程(DGJ108-9-92)》中反应谱的研究工作作了介绍,就该反应谱的动力放大系数、特征周期、大于6秒周期反应谱的取值以及时程的合理性问题谈了个人看法,提出了一些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120.
楼面滑动隔震装置设计与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了一种由滑动型和普通型橡胶支座组合而成的楼面隔震装置,通过振动台试验验证,滑移时的摩擦系数约为0.01-0.03,装置的隔震力学行为可以用双线性模型来模拟,只要第二刚度设计得当,这种装置的隔震效果可达50%-8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