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1篇
  免费   94篇
  国内免费   44篇
测绘学   68篇
大气科学   27篇
地球物理   98篇
地质学   166篇
海洋学   45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20篇
自然地理   5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3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411.
为了充分利用高铁地震信号中的面波信息,本文将双台法和旋转法等面波相速度提取方法应用于高铁地震模拟记录,尝试提取基阶瑞利波与勒夫波相速度频散曲线.通过分析以高铁高架桥的桥墩为源的高铁波场干涉特征,给出了适用于高铁地震波场的面波相速度校正方法;通过数值实验,证明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12.
论碎屑岩储层成岩过程中有机酸的溶蚀增孔能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碎屑岩储层成岩过程中,烃源岩中有机质热演化能够释放大量有机酸并强烈溶蚀铝硅酸盐和碳酸盐矿物,进而形成规模性次生孔隙的观点为石油地质学家所普遍接受。笔者以国内外有机质热解生成有机酸的实验为依据,系统计算了单位质量干酪根的生酸潜力。以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为例,在计算古近系沙河街组沉积地层泥砂比、主力烃源岩有机质丰度及主力烃源岩最大生排酸潜力的基础上,分别计算了有机酸溶蚀铝硅酸盐和溶蚀碳酸盐矿物对储层的最大增孔能力。然后以全球范围油气储层地层水有机酸浓度为参考,结合室内有机酸溶蚀碳酸盐矿物的实验,探讨了碳酸盐矿物的规模性溶蚀作用与地层酸性流体供给能力的匹配关系。结果表明:在缺少断层和不整合等优势运移通道时,有机质热演化过程中释放的有机酸溶蚀铝硅酸盐矿物能够产生的最大次生孔隙度约4.49%~7.48%,这一数据在一定程度上与现有认识一致;而有机酸溶蚀碳酸盐矿物能够产生的最大次生孔隙度约1.54%~2.56%,这一数据要大大低于多数学者的主观认识。在缺少足够的碳酸盐溶蚀证据的情况下,将中深层异常高孔隙度储层中大量的粒间孔隙界定为早期碳酸盐胶结物完全溶蚀形成的次生孔隙的观点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413.
Surfer软件在卤水储量计算及可视化中的应用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作为一种宝贵的液态矿产,卤水的用途广泛。卤水具有流动性、不可再生性及贮存空间是孔隙介质而非整个地层空间的特殊性,其资源量应按液态卤水资源和固态矿物资源两部分计算。介绍了基于Surfer的网格法储量计算方法,卤水资源储量计算模型及其三维可视化模型的建立,为卤水资源储量计算提供了一种更为直观、快捷的方法。  相似文献   
414.
415.
关于土地生态管理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土地资源利用方式有利于保持和提高土地资源的生产性能以及生态功能。从土地持续利用视角看,开发利用土地资源所获得的财富是不断增加的,至少能维持现有水平,但不应是掠夺式的经营导致土地生产性能下降,造成土地生态功能的退化。  相似文献   
416.
为推进广东省“三旧”改造建设,促进节约集约用地,本文提出一种基于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影像的“三旧”改造进度监测技术,该技术在多特征空间基础上,将最大似然与点对点(P2P)分类算法基于类别概率进行加权融合,解决了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影像因地物信息过于丰富、光谱分辨率受限、光谱可变性等特性,导致变化检测精度受影响等问题,现已应用于“三旧”改造进度监测系统中,实现了“三旧”改造项目的查询、分析、统计与展示功能.  相似文献   
417.
帅春燕  支崇远 《极地研究》2016,28(2):301-309
南极海洋硅藻作为海洋食物网的基石,在南大洋生态系统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南极海洋硅藻具有极端生境适应性,是生物抗辐射性、抗冻性和抗盐性研究的理想实验材料。综述了近30年来国内外有关南极海洋硅藻对强辐射、低温、高盐和低光照的光合适应性研究进展,表明其在长期的极端生境中,形成独特的生理、生化、遗传和代谢特征,相关研究为深入开展南极海洋硅藻的抗逆境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18.
419.
不同降水及灌溉条件下的地下水入渗补给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天然降水和人工灌溉是华北平原浅层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长期过量开采地下水导致华北平原地下水位持续下降,详细分析降水变化规律及灌溉制度的影响有利于深入认识补给及正确评价入渗补给量,对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实测资料,用HYDRUS软件建立一维变饱和流数值模拟模型,模拟分析了衡水地区近60年在天然降水条件下的垂向入渗补给规律,以及在年周期内灌溉活动对于入渗补给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区多年平均降水入渗补给量为66.6 mm/a;枯水年份降水入渗补给量为30 mm/a,丰水年入渗补给量为120~150 mm/a;年补给量与年降水量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入渗补给系数与降水强度呈负相关关系;入渗补给量随灌溉量的增加而增加,实验条件下小麦底墒水与玉米灌溉对应入渗补给系数较大,实际灌溉中应基于当年降水情况及土壤墒情确定合理的灌水定额。  相似文献   
420.
对于少量月球物质中一些主量元素的分析测定,14MeV中子活化分析是一种较理想的非破坏性分析方法。我们采用了低能氘离子加速器,通过T(d,n)^4He反应产生14MeV快中子,对51毫克70017-291号月样进行了氧、硅、铝、镁、铁、铁、钙等主要元素含量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