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1篇
  免费   94篇
  国内免费   44篇
测绘学   68篇
大气科学   27篇
地球物理   98篇
地质学   166篇
海洋学   45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20篇
自然地理   5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3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421.
俯冲带深部应力场的二维弹性有限元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基于一些简化的数值模型,根据弹性本构关系,用平面应变有限元方法计算了相变引起的体积变化、板块内部温度差、密度异常及边界力产生的应力场分布情况.数值模拟结果显示,热应力能够解释俯冲带深源地震的应力场方向特征,但解释不了深源地震的深度分布特征;有亚稳态橄榄石存在时密度异常所产生的应力场特征与地震观测结果所显示的应力场特征有所偏离;虽然橄榄石——尖晶石相变体积变化所产生的应力在橄榄石——尖晶石相变过渡区附近有最大值,其数值远远超过温度差和密度异常产生的应力场的最大剪应力数值,但在相变界面附近的区域,主压应力方向垂直于相变界面的方向,与地震观测结果所显示的主压应力的方向不一致.所以,不能用弹性模拟得出的俯冲带温度变化所产生的热应力、俯冲带密度变化所产生的应力、相变体积变化所产生的应力来对深源地震进行简单化的解释.   相似文献   
422.
华北地区岩石圈热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22,自引:13,他引:2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两种1°×1°平均大地热流资料,由观测资料和居里面反演得到的4种地壳岩石生热率模型,计算了华北地区(105°E-124°E,30°N-41°N)岩石圈的热结构. 定量的比较了各种模型的计算结果,选定了最佳模型. 莫霍面的温度大约在450-750℃之间变化,岩石圈底部深度在60-180 km变化,并发现大的构造断裂与热岩石圈底部的隆起相对应,MS>6.5的地震大都发生在热岩石圈底部隆起区附近和莫霍面温度的高值区.  相似文献   
423.
三块铁陨石的化学成分、矿物组成与构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欧陽自远  佟武 《地质科学》1965,6(2):182-192
我们曾对河北商都、广西南丹和內蒙涼城鉄陨石的矿物、化学成分及其形成条件作过初步讨论。本文着重叙述新疆准噶尔乌什克、內蒙乌珠穆沁和內蒙丰镇鉄陨石的化学组成、矿物成分和结构构造。乌什克铁陨石的外形、物理性质与化学组成曾有过报导,乌珠穆沁铁陨石的矿物与化学成分也曾有过研究,但本文所述的三块铁陨石的化学组成、矿物成分和结构构造都还沒有进行过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424.
对俯冲带深震成因的探讨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宁杰远  臧绍先 《地震学报》1999,21(5):523-532
根据一种准动力学计算方案,用有限元方法计算了不同模型俯冲带的热结构.在此基础上计算了俯冲带的密度分布和P波速度异常.通过与地震波探测结果和实验室破裂实验结果的对比,指出400 km以下俯冲带的地震可能由反裂纹机制所控制.   相似文献   
425.
贵州紫云猫营泥盆系生物礁特征及其演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毛应江  吴道远 《贵州地质》1995,12(4):307-310
猫营生物礁,是在生物滩相碳酸盐岩基底上发展起来的、分布于孤立碳酸盐台地边缘的线状礁体。主要造礁生物为层孔虫及通孔珊瑚、灌木珊瑚。根据沉积构造及生物组合特征划分为生成与发展期、成熟期及消亡期三个演化阶段。  相似文献   
426.
427.
金在碱性富硅热液中溶解和迁移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7  
樊文苓  王声远 《矿物学报》1995,15(2):176-184
实验测定了金在碱性富硅溶液中的溶解度,并标定了Au与SiO2之间的配合关系Au^+H2SiO^-4=AuH3SiO^04在80 ̄250℃的温度范围内,其平衡常数为lgK=-1.9889+10085。18/T(T为绝对温度)各温度下的平衡常数值与Au-HCl-SiO2-H2O体系中得到的结果一致。它表明溶液在酸性和碱性条件下,SiO2均作为配位体,与Au形成AuH3SiO^04在热液中溶解、迁移。A  相似文献   
428.
利用有限元方法,计算了不同俯冲速度及热传导系数俯冲岩石层的负浮力.在h-lt;400km和h-gt;740km的深度范围,低温高密俯冲带的负浮力随深度单调增加.因为尖晶石相到后尖晶石相的相变有负的克兰帕龙斜率,俯冲带冷的物质在660km间断面以下不到100km的深度范围内仍以低密度的低压物质相存在.所以在该深度范围,俯冲带受到了周围地幔阻止其插入下地幔的浮力作用.在400km-lt;h-lt;660km深度范围,由于受橄榄石相变的影响,不同计算模型负浮力随深度的变化有明显的不同.对于可能的相变动力学模型,亚稳态橄榄石的存在使负浮力随深度的增加值减小.其作用是不利于俯冲带直接穿透660km间断面,并引起该深度范围俯冲带沿俯冲方向压应力分布的变化.  相似文献   
429.
一、前言位于钱塘江下游,潮区界末端的富春江水库是我省的大型水库之一。大坝左侧为电站,有5台机组,每台机组最大泄流量为500m~3/s左右;大坝中部为泄洪闸,每年泄洪机会不  相似文献   
430.
浙江西裘细碧-角斑岩的Nd、Sr、O同位素地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浙江双溪坞群主要由中基性夹酸性熔岩及其火山碎屑岩组成,是江南古岛弧东南缘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分布在江绍断裂带北侧的富阳-常山和绍兴-平水-带。细碧-角斑岩是双溪坞群火山岩的主要成分。长期以来,由于缺乏可信的年龄数据,一般认为双溪坞群属于中元古界,相当于江西的双桥山群和湖南的冷家溪群。但据最新资料,浙江西裘双溪坞群细碧-角斑岩的Sm-Nd等时年龄为978±44Ma,富阳双溪坞群英安岩中单颗锆石的~(207)Pb/~(206)Pb年龄为875—903Ma。因此,双溪坞群火山岩应属于上元古界。查明细碧-角斑岩的物质来源及其形成机制,对于了解浙西北,乃至江南古岛弧的形成与演化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对这套火山岩系进行了较详细的Nd,Sr,O同位素研究,并对细碧-角斑岩的成因,提出一些新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