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188篇
地质学   303篇
综合类   9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7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 毫秒
51.
岔路口特大型钼多金属矿床的发现及其意义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黑龙江岔路口矿床是近年来在大兴安岭地区北部找到的一处特大型斑岩钼多金属矿床,其产出规模已居中国北方钼多金属矿床之首.钼多金属矿化大部分在侏罗系火山-沉积岩中,呈细脉状、细脉浸染状产出,并与晚侏罗世石英斑岩、花岗斑岩和隐爆角砾岩具有密切的时空分布关系.初步研究表明,该矿床无论是在产出环境、地质特征上,还是在含矿侵入岩岩石...  相似文献   
52.
内蒙古白音诺尔铅锌矿床印支期成矿的年代学证据   总被引:17,自引:6,他引:11  
内蒙古白音诺尔铅锌矿床是大兴安岭地区最大的铅锌矿床,矿体主要沿碳酸盐岩与花岗闪长岩的接触带产出.对矿区内及外围主要岩体的锆石LA-MC- ICP-MS测年结果表明,矿区外围花岗岩岩基的形成年龄为(134.8±1.2)Ma(MSWD=2.40),矿区内花岗闪长岩的形成年龄为(244.5±0.9)Ma(MSWD=0.85)...  相似文献   
53.
内蒙古拜仁达坝-维拉斯托银多金属矿床的矿相学特征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拜仁达坝和维拉斯托是近年来在内蒙古东部地区发现的2个大型银多金属矿床。文章通过岩相学、BSE图像与电镜能谱等手段对其矿相学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笔者结合矿床地质特征,厘清了2个矿区金属矿物的种类、产出状态及生成顺序,共确定3期4个阶段的矿化作用。第1期成矿作用主要形成胶状黄铁矿,代表低温热(水)的沉积环境。第2期成矿作用是一次中高温热液成矿作用,以高温矿物毒砂与锡石为标志,形成As-S金属硫化物矿化:黄铁矿+闪锌矿+方铅矿+磁黄铁矿+黄铜矿+毒砂+锡石,随后经历了强烈的构造破碎和强烈的糜棱岩化,形成了一系列具有脆性变形-角砾状和塑性变形-糜棱状结构构造特征的矿石类型。第3期成矿作用包括2个成矿阶段:第1阶段为中高温热液成矿阶段,形成一系列富S的金属矿化和Bi+Ag的金属硫化物:毒砂→黄铁矿→自然Bi+硫银铋矿→方铅矿+磁黄铁矿+闪锌矿+黄铜矿等;第2阶段为中-低温热液活动,形成一系列贫S富Sb+Ag的金属硫化物:磁黄铁矿+方铅矿+闪锌矿→纤硫锑铅矿+银黝铜矿→六方锑银矿+锑银矿→自然银。其中铅锌矿化与第2、3期成矿作用有关,而银矿化主要与第3期成矿作用的第4阶段有关。  相似文献   
54.
大兴安岭幔枝构造与银多金属成矿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大兴安岭地区构造演化、区域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认为燕山期以来是该区地幔热柱强烈活动时期.最明显的表现是强烈的构造运动和大规模的岩浆活动,最显著的标志是兴蒙地区盆岭构造的形成和大规模的成矿作用.大兴安岭中南段是一较典型的幔枝构造,具有明显的核部岩浆-变质杂岩、外围拆离滑脱层及上叠断陷盆地,是该区重要...  相似文献   
55.
中蒙边境查夫—甲乌拉地区中生代银多金属矿床成矿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中蒙边境东段查夫、甲乌拉和查干布拉根银-铅-锌矿床以及额仁陶勒盖银矿床的产出环境、地质特征和时空分布规律进行了讨论,初步确定了银多金属矿床的成因类型和形成机理。研究结果表明,银多金属矿化大多数在侏罗系火山-沉积岩地层中呈脉状和条带状产出,并且与燕山晚期高钾钙-碱性侵入岩脉群和张裂构造具有密切的时空分布关系。华北—蒙古块体与西伯利亚板块对接碰撞期后大规模伸展构造作用所诱发的岩浆及相关流体活动是导致银多金属矿床形成的主导控制因素。尽管上述4处矿床在容矿围岩、几何形态和矿物组分上存在一定差异,但是其产出环境和形成机理大体相似,均属中硫化型浅成热液银多金属矿床。充填有高钾钙-碱性侵入岩脉的北西向和近南北向张裂构造带是寻找银多金属矿床(点)的有利场所。  相似文献   
56.
萨德伯里(Sudbury)矿床位于加拿大安大略省的东南角,休仑湖北岸,东南距渥太华430 km,是世界上产出规模最大的镍矿床.1883年人们在修筑横穿加拿大的铁路时,在这一地区首先发现铜矿化露头,接着又找到一系列产出规模较大的含铂族元素的镍矿体,进而为这一全球最大镍-铜-铂族元素矿床的开发奠定了基础.迄今为止,人们在东西长60 km,南北宽20~ 25 km的范围内,先后发现和圈定各种类型镍-铜矿床(点)49处,探明的矿石量为16亿吨(图1).在已确定的金属储量中,镍、铜和铂族元素分别为1858万吨,1703万吨和240万吨,平均品位分别为1.2%、1.1%和0.4×10-6.另外,其中的金、银和钴也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在过去的129年间,萨德伯里矿区的镍和铜产量分别为720万吨(160亿磅)和680万吨(150亿磅),银、铂和金的产量分别是2550吨(8599万盎司)、510吨(1700万盎司)和90吨(300万盎司),在加拿大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7.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中西部地区分布有3种类型的铜金矿床,它们分别为斑岩型、夕卡岩型和高硫化浅成热液型。所有上述铜金矿床主要在莱彻兰褶皱带中两条平行的奥陶纪火山—侵入岩带内产出,其中东侧分布的为奥浪冶—维林顿带,西侧的为帕克—纳瑞门带。同位素年代数据表明:上述3种类型的铜金矿床的矿化与蚀变作用均同奥陶纪(480~430 Ma)侵入若有关。  相似文献   
58.
铼-锇同位素体系介绍及其在矿床学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Re Os同位素体系是目前唯一能够直接对矿石矿物 (硫化物和氧化物 )进行测年的同位素方法 ,利用 1 87Os/ 1 88Os比值还可以示踪成岩物质与流体的来源及其随后的演化历史 ,因此在矿床学研究及矿床勘探中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本文对 Re Os同位素测年方法及其在矿床学研究中的应用作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59.
90年代初期,澳大利亚科学家发明和研制的皮马(PIMA)为地质学家多快好省地进行找矿勘查工作提供了高新技术支撑.这种便携式红外光谱分析仪能够高效地和准确地完成层状硅酸盐、黏土、碳酸盐和部分硫盐矿物的无损测量.借助于皮马所获的高质量的短红外光谱数  相似文献   
60.
矿产资源的评价,是人们从经济和技术两方面对地壳某一部分或某一单元内矿产资源潜力做出合理的评估,从而为国家或部门制定中长远发展规划提供依据.矿产资源评价工作涉及到地质、采矿、选冶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