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3篇
  免费   125篇
  国内免费   66篇
测绘学   103篇
大气科学   78篇
地球物理   160篇
地质学   201篇
海洋学   33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46篇
自然地理   5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261.
柴达木盆地多个油气田发现于阿拉尔断层上、下盘地层,阿拉尔断层几何学、运动学及其演化特征对深入研究油气成藏规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地震资料阐述阿拉尔断层几何学构造样式,提出断点移动法在垂向、横向和沿断面三向定量解释阿拉尔断层各时期移动距离、移动速率和移动角度,综合分析断层几何学和运动学进而探讨断层的演化特征。研究发现阿拉尔断层几何学构造样式具有分段性,各分段具有不同的运动类型,断层西段主要以抬升-挤压为主,断层中段出现明显的走滑-推覆特征,东段为断层上盘抬升及走滑运动所形成的派生断层。阿拉尔断层运动学特征具有多样性、分段性和推覆-抬升交互式。阿拉尔断层的整个演化过程经历了抬升、挤压、走滑、推覆等多种运动类型,正是在这种演化背景下,阿拉尔断层几何学和运动学在不同时期和不同位置存在多样性和分段性。  相似文献   
262.
??????8.0????????????????????????????????????λ??????????????η????????ν??????????????????8.0??????GPS??InSAR????α??????????????????????????????????????????1?????????????????GPS??InSAR??????????α????????????97.27%;2??????????????????????????????????????0??20 km??????????????λ???????????????????????????????????????????0??20 km???????????????????10 m????????10??15 km?????????????6.5 m??3??????????????????????????????????????????????????????????103??????????????????????121????????????????????138??????????????????????????105??4?????????????????8.7??10 20 Nm???????Mw7.9??  相似文献   
263.
利用宜昌台重力观测资料检测地球自由振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用宜昌台DZW微伽重力仪的数字化观测资料,利用功率谱密度估计方法,在没有对资料进行去重力潮汐和气压改正的情况下,准确获得了2004年12月26日发生的苏门答腊大地震激发的0S3~0S37基频球型自由振荡,并与PREM模型的理论自由振荡周期进行了对比,发现实测振荡周期与PREM预测的振荡周期相吻合,除0S3、0S4、0S50、S60、S10振型的观测周期和PREM模型理论周期的相对误差大于0.2%外,其他振型的观测周期和PREM模型理论周期的相对误差大都集中在0.1%左右。  相似文献   
264.
水位电信号干扰识别的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十五"台站水位数据干扰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得到一类受电信号变换干扰影响明显的台站。通过对该类台站的水位数据进行小波分解,利用小波模极大值原理,得到水位受明显干扰的时刻。通过对多个台站不同时段内电信号变换影响的水位数据分析,得到该类干扰的典型动态,以及识别方法。  相似文献   
265.
介绍了2014年2月12日新疆于田MS7. 3 地震的基本参数、发震构造和地震序列特征,并与2008 年于田MS7. 3 地震序列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2014 年于田MS7. 3 地震有MS5. 4 直接前震,序列强余震频次低、余震衰减较快,目前最大余震震级为MS5. 7; 通过分析历史地震序列类型、计算于田单台序列的h 值、b 值、主震释放的能量与序列能量的比值等参数,初步判断于田MS7. 3 地震序列为“前震—主震—余震型”。  相似文献   
266.
我国地震井水位观测网监测效能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五"数字化网络项目完成后,我国地震井水位观测网已颇具规模。为了摸清其监测现状,为未来台网优化改造、仪器更新提供依据,开展了观测网的清理和监测效能评估。评估结果显示,总体上,观测网中有61.8%的水位观测站监测效能良好。有73.5%的观测站的观测环境符合地震井水位观测要求;观测网的运维状态总体趋好,有75%的观测仪器的运行率在95%以上;大部分的水位观测站监测地壳应力变化、地震活动的能力较强。但仍然有些观测站,因观测井先天不足、环境干扰、仪器老化、运维水平低等问题,亟待通过观测环境改造、仪器更新、运维管理培训等措施来提高监测效能。大约有6.5%的观测站因观测环境不合格需要停测。  相似文献   
267.
3月22~28日,国务院第二次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专家对许昌县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进行全面核查。经过数据库质量检查和地类一致性核查,认为该县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质量符合要求,通过内业核查。  相似文献   
268.
应用三次样条法进行林地面积量算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通过对各种面积量算方法的比较研究,提出了各种量算方法的优缺点和适应性。比较了仪器实测与图上量测林地面积精度之间的关系,得出图上量测林地面积因不可避免的存在系统误差而其精度要比仪器实测林地面积所得精度要低的结论。最后本文着重推导了利用三次样条法测定林地面积的数学原理,并对梯形公式法、辛普生法、等距三次样条法和三次样条法对于林地面积边界不规则曲线的拟合原理进行了分析比较,结合对中国科协北京绿化基地地块同精度的GPS测量试验结果运用上述四种方法量算面积的精度结果进行比较,可知三次样条法量算林地面积的精度最高,且该方法便于差分GPS(RTDGPS)作业。  相似文献   
269.
瓦窑堡煤系有机岩石学特征及煤成烃潜力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瓦窑堡煤系是我国重要的含煤岩系之一,陆相生油的观点最早可能源于瓦窑堡煤系含油性特征。通过对瓦窑堡煤系煤和暗色泥岩有机质的显微岩石学和宏观煤岩学特征的分析,提出了瓦窑堡煤系煤主要形成于深覆水森林泥炭沼泽相,类脂组含量高,且镜质组的主要类型为富氢的基质镜质体,有机地球化学结果表明瓦窑堡煤系煤具有Ⅱ型有机质的特征,处于低熟-成熟阶段,热模拟实验证明其具有良好的油气生成潜力。但由于瓦窑堡煤系规模小,煤层厚度薄,煤系泥岩有机质类型偏差,且煤中主要生油显微组分尚末进入大量生油期,因此难以形成油藏。  相似文献   
270.
阵列声波信号是典型的非线性、非平稳信号,其动力特性的量化提取对于进行地层结构构造分析提供了必要的基础资料.而Hilbert-Huang变换(HHT)是一种处理非线性、非平稳信号的新方法.它通过经验模态分解(EMD)将信号分解为有限个固有模态函数(IMF),并对每个固有模态函数进行Hilbert变换得到Hilbert谱.本文将这种方法应用于阵列声波信号动力特性的提取,有效地获得了信号能量的时频分布,瞬时能量、Hilbert能量、最大振幅对应的时频分布等动力特性,显示了HHT的优势以及对于进一步实现地层结构构造分析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