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9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63篇
测绘学   57篇
大气科学   15篇
地球物理   29篇
地质学   222篇
海洋学   18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34篇
自然地理   4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正> 随着科研计划体制向科研经营体制的进一步转变,科研单位必须有更多的科技产业或合作开发项目,因此,项目管理任务就会越发显得重要和紧迫。本文针对为什么要加强这种管理和怎样加强这种管理谈一点认识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2.
正确认识矿产资源省情,对确定青海省新的经济增长点至为重要。青海省是矿产资源大省,但市场需求旺盛的大宗主体矿产探明储量严重不足,居全国前5位的35种矿产几乎全部是低值的非金属矿产和伴生共生矿产,绝大多数为“呆”、“滞”储量,商品属性很低或目前尚不具有备商品属性。因此,“矿产资源大省”只具口头上和纸面上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3.
114.
贵州万山超大型汞矿成矿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万山超大型汞矿为研究对象,从汞的沉积作用开始,至热液成矿的完成,历史地、空间地研究了汞矿起源演化形成的全过程,最后提出了科学的成因观点,并建立了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115.
青岛市环境氡浓度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16.
遥感技术在攀枝花地区土壤侵蚀调查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利用彩红外航片与TM数据,分析提取土壤侵蚀的主要影响因子,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研究区专家权重模型,确定出土壤侵蚀强度级别,继而分析了攀枝花地段的土壤侵蚀特征并提出了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17.
地磁测量标准属专业标准。随着地球科学、国民经济、国防建设的发展,都要求地磁台的数据标准化,即地磁台应建立自身地磁测量标准并修正为国际标准。 北京地磁台的地磁场水平分量(H)的测量实用标准是60年代初,由佘山地磁台传递来的。  相似文献   
118.
万山地区风化环境中汞的活动行为探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对层控矿床中成矿元素的表生分散、迁移、富集规律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本文以万山地区汞矿为例,探讨了汞及其共生元素铅、锌、锑的表生活动机制,以期有助于对汞的表生地球化学行为的深入讨论。  相似文献   
119.
当前,全国县级农业自然资源调查和区划工作正在分批开展,经过调查和区划将得到两项主要成果;一是调查区划报告、二是农业区划地图,两者相辅相成,为调整农业结构,因地制宜规划农业布局提供科学依据。农业区划地图由于具有生动、形象、直观的表达形式,又能进行定位、定性、定量的分析,故为人们喜闻乐见,这是文字报告所不及的,也是农业区划地图的独到之处。  相似文献   
120.
雅鲁藏布江北岸基性-超基性岩带的成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沿雅鲁藏布江北岸大竹卡-谢通门一带,即冈底斯弧岩浆岩带南缘出露了一条超基性一基性岩带,岩带的分布与雅鲁藏布江北岸的强航磁异常带相吻合。岩带主要由零星孤立出露的规模较小的近圆形辉长岩岩体、岩瘤或岩滴组成,在日喀则县曲尼出露了超镁铁堆晶岩、辉长岩和玄武岩连续剖面。它们呈一系列自北而南逆冲推覆的构造岩片,经历了明显不同于弧花岗岩基的形成过程。通过野外地质考察和系统的岩石学研究,认为曲尼基性-超基性岩带是在岛弧-弧后系统形成的蛇绿混杂岩,是新特提斯大洋岩石圈在俯冲消亡过程中的残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