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3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39篇
测绘学   44篇
大气科学   5篇
地球物理   28篇
地质学   174篇
海洋学   20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32篇
自然地理   2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熊瑜  张林  陈媛  聂鸿博 《岩土力学》2015,36(8):2332-2338
大地震主震发生之后通常伴随强余震,多次余震下大坝的结构损伤破坏累积效应明显。为了解复杂地基上重力坝在主、余地震联合作用下的变形和稳定性,以紧邻汶川地震震中的某大型水利工程重力坝典型坝段A#坝段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分析。首先,仅考虑主震作用的影响,采用拟静力法模拟地震主震荷载,运用地质力学模型试验方法,研究主震作用下A#坝段坝与地基的变形特征和模型最终破坏形态;再考虑主、余地震联合作用的影响,采用动力法(即时程分析法)基于ANSYS有限元软件进行计算。研究结果表明,主震作用下模型试验与有限元计算结果基本一致,坝与地基均发生了大变形,且通过模型试验得到了A#坝段最终破坏形态;在主、余地震联合作用下,A#坝段坝与地基的变形的累积增加效应明显,变位特征值比主震作用下明显增大,其坝体最大变形处(坝顶)变位值增幅约为37%,对坝与地基稳定性影响较大。因此,对位于地震高发带复杂地基上的重力坝,应考虑主、余地震联合作用的影响,这样更利于工程的安全。  相似文献   
172.
以大菱鲆为实验材料,研究其繁殖周期内卵子和卵巢液中磷酸酶活性变化规律及其与受精率相关性。结果显示:在大菱鲆繁殖周期内,卵子碱性磷酸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呈相反的变化趋势,且排卵中期卵子碱性磷酸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分别显著低于和高于早期和晚期(P<0.05),而卵巢液中碱性磷酸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呈同卵子中相反的变化趋势;此外卵子碱性磷酸酶和酸性磷酸酶及卵巢液酸性磷酸酶活性同受精率显著相关(P<0.05)。以上结果表明,大菱鲆卵子和卵巢液中碱性磷酸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同受精率存在着显著相关性,其活性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卵子质量优劣,可作为评判卵子质量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173.
聂启迪 《地理教学》2012,(5):40-42,52
一、单选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读我国西北地区某河流流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状况示意图,回答1-2题。  相似文献   
174.
应用Models 3/CMAQ对2011年3月日本福岛核泄漏的数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聂新旺  王益柏  孙守勋  赵伟  张利军  程小平 《气象》2012,38(10):1182-1188
2011年3月12日,受日本以东地震和海啸影响,福岛核电站发生核物质泄漏。本文采用空气质量模式系统(Models-3/CMAQ),在理想假设条件下,对此次核泄漏事故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模拟期间,核泄漏物质主要影响福岛附近地区和西北太平洋海区;核泄漏物质能扩散至较高的高度,源区核辐射量随高度呈指数减小;核泄漏物质主要通过东北路径和偏东路径影响我国,但核辐射影响极其轻微;Models-3/CMAQ具有对核泄漏事故的模拟能力。  相似文献   
175.
根据线路平面设计资料,结合文中提出的线形判断方法,推导任意里程点处切线方位角的计算式,通过实例验证计算式的准确性与实用性,为今后计算轨道几何状态参数提供依据,同时也为处理轨道平顺性检测数据提供算法。  相似文献   
176.
对黑龙江陈家店金矿区内花岗斑岩进行LA-ICP-MS锆石U-Pb定年及元素地球化学研究。测年结果显示,花岗斑岩锆石~(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227±4)Ma。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显示,花岗斑岩具有富Si、富Al、富碱质和低Mg、低Ca的特征;微量元素表现出高场强元素(HFSE)Th、Rb和K明显富集,而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Ba、Sr和Ti明显亏损的特点;稀土元素以明显的轻稀土元素富集重稀土元素相对亏损为特征,轻、重稀土元素分馏程度较强(La/Yb)_N=0.47~4.99,有强烈的Eu负异常(δEu=0.08~0.68)。构造判别图解显示,花岗斑岩具有碰撞后花岗岩特征,形成于碰撞后的构造环境。综合研究认为,矿区花岗斑岩的成因类型为S型花岗岩,其成岩时代为晚三叠世,形成于古亚洲洋闭合后的陆陆碰撞造山环境,地处火山弧形构造带,属于安第斯型大陆边缘。  相似文献   
177.
油洞断裂是长江铀矿田NW向主断裂之一,研究和勘查程度相对较低。通过对该断裂的构造变形特征、演化特征以及含矿特征的详细评价和研究工作,认为:油洞断裂是一条多期活动的构造带,在110~70Ma之间发生了右行韧性剪切作用,断裂内花岗岩和辉绿岩均发生糜棱岩化,韧性变形自NW向SE逐渐增强,韧性变形的温度为280~350℃,形成差压力为62.6~118.1MPa,平均值为81.4MPa,水或流体对岩石的弱化和蚀变作用可能促进了岩石韧性变形的发生。韧性剪切作用破坏岩石的结构完整性而形成构造薄弱面,从而使其张裂、破碎,成为含铀热液迁移的通道和铀矿赋存的空间,形成较大规模的工业矿体;同时,韧性剪切带空间上产状稳定,向深部延深较大,对于深部找矿具有重大意义。长江矿田油洞断裂南东段韧性剪切作用最强的地段是进一步深部找矿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78.
江西省都昌县阳储岭钨钼矿床位于江南造山带东段,为准确厘定阳储岭钨钼矿床的成岩成矿时代,本次在详实的野外地质调查基础上,对阳储岭成矿花岗闪长斑进行锆石U-Pb定年工作,同时开展辉钼矿Re-Os同位素定年研究。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145.08±0.35)Ma(MSWD=0.51,n=7);辉钼矿Re-Os模式年龄为(143.3±2.0)Ma~(145.5±2.2)Ma,等时线年龄为(145.4±1.0)Ma。阳储岭成矿花岗闪长斑岩锆石U-Pb年龄与辉钼矿Re-Os等时线年龄基本一致,表明阳储岭钨钼矿床成岩成矿时代约为145 Ma。辉钼矿中Re含量为16.62×10-6~87.76×10-6,平均值为44.68×10-6,与壳幔混源岩浆热液矿床中Re的含量相似,指示阳储岭钨钼矿床成矿物质来源于壳幔混源。  相似文献   
179.
西宁盆地泥质型钙芒硝资源的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宁盆地蕴藏着极为丰富的钙芒硝资源,80年代即已探明硫酸钠(Na2SO4)地质储量20亿吨,远景储量,100亿吨以上,矿床所在地距西宁市区2~10余km,水电,路“三通”良好,且无水硫酸钠及其深加工产品市场颇为广阔,80年代以来,这种“城市矿”曾几次建厂开发,至今未能开发成功的直接原因是,矿石含泥质物较高,用常规方法脱除困难,笔者以新的工艺流程进行的日产10吨芒硝的脱泥除杂中试验表明,以这种泥质型  相似文献   
180.
本文采用多级模糊综合评判的理论与方法,建立了岩溶区地裂缝灾害程度的综合评判模型及评判指标,综合评判计算模型,并具体结合广西来宾、小平阳,峰林平原区三个重要区段内岩溶区地裂缝的灾害程度,进行了两级模糊综合评判,其综合评判与分区结果较好地真实反映出这三个区段内地裂缝灾害程度的实际强弱及未来可能之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