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9篇
  免费   152篇
  国内免费   250篇
测绘学   128篇
大气科学   224篇
地球物理   80篇
地质学   508篇
海洋学   134篇
天文学   38篇
综合类   35篇
自然地理   84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63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61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59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65年   3篇
  1964年   1篇
  1961年   1篇
  1959年   4篇
  195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本文论述了江西陆相红盆地正式和非正式岩石地层划分的原则和方法;从构造界面、岩性岩相、古生物等7个方面阐述了陆相红盆地之间的岩石地层可进行对比。  相似文献   
82.
广西金牙金矿床百逢组沉积特征及其与金矿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广西金牙金矿产于中三叠统百逢组中 ,矿区的百逢组为一套陆源碎屑浊积岩 ,既有阵发性高密度浊流引起的浊积扇体系 ,又有稳定低密度浊流引起的鲍马序列。百逢组下段为浊积扇体系 ,中段及上段为鲍马序列 ,一般不全 ,其中d、e段最发育 ,其次为c、b段。金矿化出现在砂泥混积的百逢组中段。矿体位于鲍马序列段 ,尤其是de和cde组合段 ,岩石为富含有机质的泥质与粉砂的混积岩 ,属远端浊积岩。其中 ,钙质泥岩和粉砂质泥岩是最有利的矿化围岩。主要载金矿物毒砂和黄铁矿呈自形晶出现。矿体的有机碳含量高于相邻围岩的有机碳含量 ,与运移烃类的叠加有关。金品位随有机碳含量的增加而增加 ,有机质也是有用的金的载体。富含有机质的浊积岩是浊积岩型金矿床形成的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83.
本文回答了为什么在92101程之后还要进行广州区域气象中心的网络升级改造工作。介绍改造要达到的目标。在分析对比三种高速网络技术的基础上,确立优选方案,以及新建成的主干网络系统具有的特点和目前仍存在的问题。三背景广州区域气象中心的局域网是1989年建成的,以粗缆为干线。1993年扩建由HUB(集线器)以双绞线向外扩展,形成一个多介质存在(粗线、细缆和双绞线)的单一以太网。主干网有粗缆节点12个(包括4个主机在个路由器、2个HUB)、UTP节点50个,6个路由器连接二十多个远程用户。每天从国家气象中心获取数字传真图、欧州中…  相似文献   
84.
高程导线测量中折光差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5.
用滤膜法进行稀土氧化物原料组分的X射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德明 《铀矿地质》1992,8(4):242-247
  相似文献   
86.
华蓥山中段北北东向构造主要由宝顶背斜、李子垭一天池向斜、龙王洞背斜组成、其西侧为华蓥山断裂带,向东依次为拱桥湾多字型断裂带、苏家岩多字型断裂带。区内N20~30°E的压扭性结构面最为发育,NW向的张扭性结构面和近SN向的扭张性结构面次之,并发育有次一级的桅杆嘴帚状构造及其它伴生构造。断层的导水性、小构造、陷落柱以及煤和瓦斯突出受构造控制。  相似文献   
87.
K/T天体撞击与大气二氧化碳含量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88.
按照韧性剪切带的发育程度,将区内划分为迁西群分布区的弱变形域和遵化群分布区的强变形带。根据各种形变特征,认为迁西群及遵化群分别存在三次及两次叠加褶皱,其中迁西期形成的为轴面南倾的东西向线状同斜褶皱;遵化期第一幕为北东向摆动的紧密线形倒转褶皱。由于边界条件的限制,叠加在迁西群上的褶皱,轴向转为近南北向。迁西期褶皱因属同斜而具简单层状体特征,故每个单体的叠加背向形并非三斜对称,主要部分也并非穹盆构造,而为w形蛇形弯曲,不存在原生的穹隆或卵形群构造;遵化期第二幕表现为舒缓的东西向叠加褶皱。区内的主要构造样式为包括迁西群在内的由叠加褶皱及两组共轭韧性剪切带共同作用所形成的迂西-曹在卵形隆起区;遵化群的弧形褶皱群被密云-喜峰口-王厂左行平移韧性断裂带带动形成的宽城-遵化帚状构造亚区以及由遵化群形成的青龙王厂-迁安重熔片麻岩穹隆亚区。  相似文献   
89.
90.
(一)1958年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飞跃前进的一年,也是我国地质勘探工作大丰收的一年,作为地质勘探重要手段的钻探和坑探工作,获得了巨大成就。全年钻探工作量完成6,615,801公尺,超额22%完成了国家计划。和57年比较,翻了一番,相当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60%。平均台月生产效率为266公尺,比57年176公尺提高90公尺,千米以上的钻机全年共出现359台次,其中月进两千米以上的20台次,三千米以上的九台,四千米以上的二台,以及五千米以上的五台,并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