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0篇
  免费   181篇
  国内免费   276篇
测绘学   138篇
大气科学   196篇
地球物理   116篇
地质学   602篇
海洋学   179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47篇
自然地理   107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49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65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76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68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65年   3篇
  1964年   1篇
  1961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9 毫秒
961.
高精度水准器格值的测定,对于天文大地测量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这是由于在很多情况下,精密天文大地测量的观测成果都必须根据水准器的读数加入相应的改正数。因此格值测定的精度,将直接影响到观测成果的质量。  相似文献   
962.
鄂尔多斯地块南缘位于鄂尔多斯地块与北秦岭造山带结合部位,是研究北秦岭造山带奥陶纪弧-陆碰撞事件沉积-构造响应的理想场所。目前对鄂尔多斯地块南缘奥陶纪盆地的沉积充填特征、构造属性、结构以及演化历史仍缺乏清晰的认识。本文通过对露头区典型剖面观测结果和覆盖区地球物理资料的综合分析,发现鄂尔多斯地块南缘奥陶纪盆地沉积充填整体表现为南厚北薄、顶底均被区域性不整合面所限定的楔状沉积体;由北向南可以划分出局限沉积环境的坳陷带、持续抬升的隆起带和局限浅水-海相深水-陆相冲积扇环境的盆地带。结合北秦岭造山带奥陶纪大地构造属性及演化历史分析,得出鄂尔多斯地块南缘奥陶纪盆地是与北秦岭造山带奥陶纪弧-陆碰撞事件相关的周缘前陆盆地,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的演化:(1)冶里-亮甲山期,前陆盆地初始挠曲阶段;(2)马一-马五期,前陆盆地结构成型阶段;(3)马六-平凉期,前陆盆地快速沉降阶段;(4)背锅山期,前陆盆地快速充填阶段。此外,该周缘前陆盆地具有经典前陆盆地的四元结构:褶皱冲断带位于包括渭河地堑在内的西安-宝鸡一带,前渊带呈近东西向展布于岐山-富平一带,前缘隆起带位于庆阳-运城一带,隆后坳陷带大致位于延安-榆林-绥德一带,呈不规则的椭圆形。该研究不仅有助于查明鄂尔多斯地块南缘奥陶纪盆地性质、结构与演化历史,还为北秦岭造山带奥陶纪弧-陆碰撞事件提供了盆地内部的地质历史证据。  相似文献   
963.
突变论与安全科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64.
色力布亚—玛扎塔格断裂是塔里木盆地内长期活动的主要断裂之一,始于海西晚期,印支—燕山期继续活动,喜山期多次强烈活动。断裂带构造变形以扭压或压扭构造为主要特征。局部应力场变化导致沿断裂走向上断裂活动方式及相关褶皱特点发生了变化。该断裂多次活动为塔西南坳陷油气生成、运移、聚集提供了良好条件,麦盖提斜坡成为西南坳陷油气勘探目标区块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65.
966.
欧志峰 《广西地质》1997,10(1):45-55
源洞锌矿床赋存于上泥盆统一下石炭统可溶性酸盐岩中被改造的古岩溶洞穴内,与属岩溶成因的钙质砂岩、溶塌角砾岩、白色粗-巨晶方解石团块共同组成古岩溶建造;矿体形态复杂,产状变化大,矿石具胶状、变胶状、溶蚀残余或痕迹状构造。据此认为源洞矿床属低温热液岩溶型矿床。  相似文献   
967.
福建省境内重晶石矿产地虽少.但单个矿床规模大,开发程度高,已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本文将以资源为基础.对国内外开发利用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研究.从而提出合理开发利用、扩大应用领域与提高经济效益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968.
柴达木盆地内部发育有丰富的基底和浅层断裂,二者之间的成因机制目前还存在较大争议。文章基于高精度三维地 震反射数据和钻井资料,对柴达木盆地北缘南八仙背斜的深、浅断裂系统的几何形态和相互耦合关系进行了分析。南八仙 地区主要发育两条近EW走向的高角度基底断裂,分别为南倾的马仙断裂和北倾的仙南断裂,都是中生代晚期就开始发育 的老断裂,并在新生代重新活化。在新生界内部还发育NW走向和近EW走向两组浅层正断层体系,断距都很小。NW走向 正断层主要位于马仙断裂南侧(上盘),呈雁列式排列。近EW走向正断层范围较小,仅局限在南八仙背斜核部、仙南断裂 上部,由一系列近平行的正断层组成,在仙南断裂上部形成一个小型的地堑构造,切割了NW走向的正断层体系。分析认 为NW走向正断层与马仙断裂左旋走滑导致的尾端拉张有关,而近EW走向正断层体系与高角度仙南断裂逆冲活动导致的 浅层剪切拉张有关。综合前人研究成果认为柴达木盆地广泛存在的浅层断裂成因多变,深、浅断裂耦合关系十分复杂,先 存断裂在新生代构造活动中起到了一定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969.
织金地区位于黔西晚二叠世陆源碎屑沉积的东北缘,为龙谭型含煤沉积,属障壁--泻湖体系。该区煤系上部2煤段的沉积特征代表了一种低能、小规模的障壁--泻湖体系,沉积相潮坪、淡化泻湖、泥炭沼泽和低能障壁相组成,可称为低能障壁--泻湖含煤沉积体系。  相似文献   
970.
地质勘查待业长期以来在国家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下开展工作,工作费用由国家财政拨给,工作项目由国家指定,工作成果由国家无偿使用,工作人员由国家统一分配、统一调动,使地勘单位缺乏参与市场竞争的主动笥和创造性,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九十年代,地勘单位体制改革的目标之一的实现地勘单位企业化或经营管理企业化,也就是地勘单位要由事业型转为生产经营型。针对地勘单位的历史情况和现实状况,在实事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