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0篇
  免费   189篇
  国内免费   283篇
测绘学   172篇
大气科学   232篇
地球物理   131篇
地质学   512篇
海洋学   110篇
天文学   15篇
综合类   83篇
自然地理   57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67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69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59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5篇
  1966年   3篇
  1963年   2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3篇
  1956年   2篇
  195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51.
周浩  温之平  蓝光东 《大气科学》2007,31(5):950-962
利用ECMWF和NCEP(1958~1999年)的再分析资料,研究南海夏季风与前期气象要素的关系,结果表明:南海夏季风建立日期与当年2月份赤道印度洋地区的纬向风存在高层(200~100 hPa)为正、低层(1000~700 hPa)为负的显著相关分布,类似于偶极子的分布特征;而在赤道中太平洋地区(160°E~160°W)则存在高层为负、低层为正的另一个显著相关“偶极子”。分析这种相关特征的持续性,发现上述形势从2月份到5月份一直存在,且赤道印度洋地区高低层相反的相关分布从3月份开始逐渐东移,到5月份维持在印度洋东部至南海一带。从5月份的相关系数分布图可发现,南海地区低层为负相关,高层为正相关,说明低层西风异常、高层东风异常的赤道纬向风分布有利于南海夏季风早爆发。针对南海夏季风建立日期与赤道地区(10°S~10°N平均)纬向风的“偶极子”型相关分布特征,定义了一个用于诊断南海夏季风爆发迟早的前期因子。该因子与大部分学者定义的南海夏季风建立日期存在着显著的相关,说明该因子对南海夏季风爆发迟早有一定的反映能力和预测作用。根据Gill(1980年)理论分析发现,上述2月份赤道地区纬向风异常是同期赤道印度洋-大陆桥地区异常强对流活动造成热带赤道大气环流显著异常变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952.
首先对新疆的沙尘暴日数和前期气候要素统计分析,然后通过相关分析提取南疆和北疆春季沙尘暴影响因子,根据沙尘暴天气的特点和支持向量机方法在解决小样本学习问题中的优势,提出并实现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的沙尘暴预测模型。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沙尘暴影响因子和支持向量回归模型处理沙尘暴预测问题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53.
GIS空间数据具有多源性的特征,为数据综合利用和数据共享带来不便,解决多格式数据源集成一直是近年来GIS应用系统开发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ARC/INFO软件是当前众多地理信息系统软件中功能最强、市场占有率最高的软件。E00格式作为一种空间数据转换的事实上的标准,对于自主版权的GIS软件MapStore来说,实现两者的数据转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MapStore与ARC/INFO空间数据模型的组织特征,在比较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了转换方案,并就实现过程中的关键技术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954.
相位解模糊是影响雷达干涉测量技术应用的一个瓶颈问题,本文提出了采用质量图区域生长对干涉低相干区进行屏蔽并对屏蔽区相位采用移动曲面拟合的干涉图解模糊方法。通过对由多种不同雷达干涉数据获取的干涉图进行解模糊处理,验证了该方法的稳健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955.
华北克拉通北部古-中元古代富碱侵入岩主要分布在燕辽三叉裂堑系和辽吉拗拉谷中及附近,为一套高碱高钾的基性-中性岩,以正长岩类为主。本文通过开展系统的 Nd、Sr、Pb 同位素研究,发现所有岩体岩石均以高负ε_(Nd)(t)为特征,ε_(Nd)(t)=-3.4~-7.5,平均值为~4.8,这与研究区古-中元古代基性-超基性岩石的 Nd 同位素特征(ε_(Nd)(t)=-4~-8) 一致,与燕辽裂堑系发育的偏碱性火山岩 Nd 同位素特征(ε_(Nd)(t)=-4.3~-8.9)也比较相似,表明它们的物质来源相似,都与富集地幔有关。Sr 同位素初始比值(~(87)St/~(86)Sr)_i比较低,主要变化在0.7028~0.7053之间,平均值为0.7041。钾长石铅同位素组成普遍较低,~(206)Pb/~(204)Pb、~(207)pb/~(204)Pb、~(208)Pb/~(204)Pb 比值变化范围(梁屯-矿洞沟岩体除外)分别为14.500~15.70l、14.887~15.150和34.178~36.537,平均值分别为14.968、14.984和35.057。在ε_(Nd)(t)-ε_(Sr)(t)图解上,所有岩体的投影点均在地幔演化趋势线附近,比较接近 EMI 型富集地幔端员,暗示它们的物质来源与 EMI 型富集地幔有关;钾长石 Pb 同位素模式图也说明这些岩体物质来源与地幔和下地壳有关。通过两端员混合模拟,揭示了岩浆演化过程中存在少量的下地壳物质混染,平均约14%左右。从2.5Ga 左右开始华北克拉通岩石圈地幔的亏损程度逐渐变小,在2.2Ga 左右局部呈现富集性特征,1.85Ga时整个岩石圈地幔已经完全转变为富集性,之后富集程度越来越高。推测早期俯冲携带的壳源物质以及后期地幔流体的交代作用可能是岩石圈地幔逐渐转变为富集性的原因。  相似文献   
956.
文章以穆棱沸石矿床为例,探讨了天然沸石矿矿化分带特征与矿石物化性能的空间变化规律。研究表明:矿床不同部位沸石矿化类型的差异变化与碱金属K、Na元素的分异富集特征关系密切;若两者分异富集明显,易形成单一的斜发沸石或丝光沸石矿;反之,则形成混合型沸石矿。由矿体浅部往深部,矿石物化性能的差异变化总体表现为:NH4^ 和K^ 的交换容量、最大热失重值、吸湿率及气体吸附容量等渐趋增大;而矿石的耐酸性和热稳定性却有相反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957.
本文对坪北油田长62油层组3种主要类型的短期基准面旋回结构特征及分布进行了详细描述。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划分对比的基础上,建立了长62油层组高分辨率等时地层格架,分析了沉积演化过程、沉积相演化序列及砂体的空间展布规律。  相似文献   
958.
近年来,随着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和农业生产都对农业气象服务提出了新的需求,青海省气象部门的农业气象服务能力和水平随之有了明显的提高,特别是在服务领域、服务对象以及服务内容上都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目前,环  相似文献   
959.
2003年,青海省发生的气象灾害主要有雪灾、旱灾、雷电、洪灾、雹灾、霜冻、连阴雨、风灾、沙尘暴、电线积冰10种类型;由气象等因素诱发的灾害主要有春小麦条锈病、草原虫害、山体滑坡3种类型。与2002年相比,短时强降水、冰雹等强对流灾害性天气发生次数明显偏多,其它自然灾害危害程度较轻。  相似文献   
960.
构造体制转折是岩石圈尺度的行为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12  
试将华北中生代的构造-岩浆演化划分为3个阶段:早中生代岩石圈结构的深部调整和底侵作用;中晚侏罗世的断块差异隆升和火山喷发;早白垩世的地壳伸展和岩石圈减薄。据此说明构造体制转折是一个渐变的过程,其动力来源应与岩石圈地幔乃至软流圈的运动相联系。因此,转折的过程应从深部开始,不同深度的响应必然有一个滞后效应。构造体制转折的标志也应是多方面的,其构造格局的转化是首位的,而且应从全球角度探讨它们的背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