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地质学   4篇
自然地理   8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哈马迪金矿位于苏丹东北部,矿床产于阿拉伯-努比亚地盾新元古界变质岩系中,属于受剪切带控制的造山型金矿床。金矿体赋存在角闪片岩内近南北向的片理化蚀变带中,围岩蚀变主要为黄铁绢英岩化,以及绿泥石化和碳酸盐化等。在含矿石英细脉中赋存有大量的极富CO2的碳质流体包裹体。这些包裹体几乎不含水,含有少量CH4(XCH4=0~0.10)。脉石英中碳质流体包裹体既有孤立或随机分布的原生包裹体,也有呈线性分布的次生包裹体,最晚期还有次生水溶液包裹体的分布。碳质流体包裹体的三相点(Tm,CO2)范围变化不大(-58.4~-57.0℃),但均一温度(Th,CO2)范围变化较大(-19℃~+29℃)。捕获的P-T条件可由LCO2包裹体的ρ值或Th,CO2值,以及与其伴生的CO2-H2O包裹体最终均一温度Th,TOT值,从有关相图中估算。早期碳质流体包裹体的捕获P-T条件范围为280~360℃、80~320MPa。金矿化发生在变质峰期之后的退变质作用晚期。广泛发育的热液蚀变说明碳质流体并非来自单一的流体源,寄主石英变形很弱也不能解释水从H2O-CO2-盐流体包裹体中优先淋失、残留大量的CO2±CH4包裹体。碳质流体包裹体可能的成因是:在金成矿的退变质时期,来自深部的H2O-CO2-盐流体,由于P-T下降而发生不混溶,H2O在热液蚀变中被大量消耗,而CO2则以碳质流体包裹体的形式被得捕获在脉石英中。  相似文献   
12.
甘肃省丹霞地貌空间分析及旅游开发布局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该文阐述甘肃省丹霞地貌的分布特征和空间结构;制定出甘肃省丹霞地貌区划方案,将已知的既处丹霞地貌构建成7个大区、20个丹霞地貌景观综合体;提出了甘肃省丹霞地貌旅游开发的“一条主线、一个中心、三大团层、七大旅游功能区”的空间布局方略,重新塑造了“丝绸之路、丹霞画廊”的甘肃省整体旅游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