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3篇
地球物理   6篇
地质学   38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对大别山东部超高压变质岩单矿物进行了氢氧同位素分析 ,得到榴辉岩的全岩δ18O值变化较大 ( -5‰~ 9‰ ) ,而其中云母的δD值变化较小 ( -85‰~-70‰ ) .在石英与其它矿物之间存在氧同位素平衡和不平衡两种现象 ,并且部分榴辉岩中出现绿辉石与石榴石之间的氧同位素分馏“倒转” .然而 ,较低的榴辉岩δ18O值 ( -5‰~ 1‰ )反映了其原岩的氧同位素特征 ,是由于超高压变质作用之前与大气降水发生相互作用的结果 .大别 苏鲁造山带榴辉岩氧同位素不均一性的保存指示 ,引发前进变质作用的古板块俯冲是快速的 ,因而所伴随的变质流体流动为隧道式而不是弥散式 .退变质作用导致部分矿物之间出现氢氧同位素不平衡 ,但引起退变质反应的流体在稳定同位素组成上是内部缓冲的 ,其氢氧同位素组成取决于寄主岩石的化学性质 .  相似文献   
22.
超临界流体是有别于富水流体和含水熔体的一种低粘度、高迁移性和高元素携带能力的一类流体,在变质岩体系中,其形成的温压条件一般高于对应的H_2O-岩体系的第二临界端点。俯冲带岩石是自然界最有可能保存超临界流体活动记录的地方,而超临界流体的活动对于地球内部物质循环、俯冲带岩浆作用和俯冲带成矿等方面可以发挥巨大作用。目前对于天然岩石和矿床样品中超临界流体的识别仍处于经验推测阶段,缺乏定量的岩相学和地球化学指标。本文主要基于目前已有研究结果,介绍自然体系中超临界流体的地质特征,包括俯冲带超高压变质岩、高压-超高压脉体以及地幔楔岩石中的超临界流体记录,主要是一些多相包裹体及元素迁移变化的记录,最后讨论超临界流体的相分离与岛弧岩浆作用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3.
大别山麻粒岩包体的氧同位素研究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肖益林  郑永飞 《地质论评》1998,44(2):181-187
对北大别变质杂岩中的麻粒岩包体进行详细的氧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发现其全岩δ~(18)O值偏低,为3.3‰~4.4‰。在麻粒岩相变质条件下,大别山麻粒岩包体的共存矿物对之间达到并保存了氧同位素平衡,后期退变质作用未明显破坏这种平衡。由矿物氧同位素地质测温得到的顶峰变质温度800~875C,与一般麻粒岩相变质温度相吻合。在变质作用之前或顶峰变质作用过程中,大别山麻粒岩包体的原岩曾与一δ~(18)O值低于3‰的外来流体发生了高温水—岩交换作用,并且这种交换作用在一定范围内是相对均一的。  相似文献   
24.
褐帘石是一种常见的副矿物,是控制岩石中LREE、Th、U和Sr等微量元素的重要载体。由于Th、U可以在褐帘石中以类质同象形式进入并富集于其晶格,因而褐帘石是一种良好的年代学工具。但是,由于褐帘石中含有不同含量的普通铅,分析结果中的普通铅扣除成为难题,这就使得近年来褐帘石U-Th-Pb定年的应用受到很大的限制。本文利用通过激光熔样-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LA-ICP-MS)原位分析技术,对广东新丰稀土花岗岩中褐帘石单颗粒矿物原位分析,运用232Th/206Pbc—208Pb/206Pbc等时线方法,再根据等时线年龄利用铅同位素演化两阶段模型扣除普通铅的方式,对建立单颗粒褐帘石的U-Th-Pb激光定年方法进行了探讨。运用该方法对广东新丰稀土花岗岩中褐帘石单颗粒矿物进行分析得出的年龄约为160Ma,与早期通过岩浆锆石U-Pb定年法得出的年龄之前研究159Ma~165Ma十分相似。褐帘石中微量元素、δEu、Th/U比值和普通铅含量显示其特征的岩浆成因褐帘石。褐帘石定年这一在国内首次使用尚未开展的定年方法具有简单、方便、准确的特点,对于确定含此矿物的岩体年龄,尤其是成成矿花岗岩的岩体形成时年代限制将发挥重大作用,具有非常良好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5.
三叠纪华南俯冲陆壳已经延伸到华北克拉通东南缘的蚌埠地区, 而该地区的俯冲陆壳是否经历超高压变质仍存在诸多争议。对华北克拉通东南缘蚌埠地区的侏罗纪花岗岩——荆山岩体中的暗色残留体、主体花岗岩以及细晶岩脉中的白云母进行岩相学观察、电子探针和拉曼光谱分析,结果表明荆山残留体和主体花岗岩中白云母颗粒较大且相对于一般花岗岩中原生的、次生的白云母具有较高的Si、Fe+Mg原子数和较低的Al原子数。拉曼光谱分析结果显示残留体和主体花岗岩中大颗粒白云母也具有相似的铝原子桥氧键(Al,O(br))的拉曼位移(421 cm-1),低于经历超高压的黄镇榴辉岩中多硅白云母的原子数和铝原子桥氧键的拉曼位移,而高于本研究中未经历超高压变质作用的奥地利Spail片岩中的白云母。残留体和花岗岩中大颗粒白云母的主量元素和拉曼位移特征指示其为变质成因的多硅白云母。因此,可以利用多硅白云母地质压力计来指示花岗岩形成的压力,并且确定荆山花岗岩发生部分熔融的压力为1.0~1.3 GPa。荆山花岗岩的源岩为华南深俯冲的陆壳碎片,华南板块俯冲到华北克拉通东南缘的深度为33~45 km,相当于华北克拉通中下地壳深度。  相似文献   
26.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主孔位于苏鲁超高压变质带南部的东海地区。该钻孔0~2050m井段钻遇的岩石主要是榴辉岩、正片麻岩、副片麻岩和石榴石橄榄岩。激光原位氧同位素研究表明,变质矿物的δ^18O值具有显著的不均一性,从-6.8‰变化至 7.5‰。空间上看,从近地表至1000m深度δ^18O值逐渐降低,向更深处又逐渐升高。位于钻孔1100~1600m深度之间的正片麻岩是新元古代花岗岩体,该岩体的侵入为表壳岩与低氧同位素大气降水之间的水-岩交换作用提供了热源,并导致岩体附近的围岩发生了最强烈的水-岩蚀变,因此具有极低的氧同位素值。研究还显示,在厘米尺度内,大多数超高压变质矿物之间具有平衡的氧同位素组成,所获得的超高压峰期变质温度为700~882℃,与矿物之间的主元素交换温度计获得的结果基本相同。超高压变形与变质分异、高压退变质作用及其伴生的局部流体活动可能是造成超高压变质矿物氧同位素不平衡的主要原因。研究进一步证明,超高压变质岩原岩的异常低氧同位素特征在大陆板块的俯冲与折返过程中得以较好保存,在超高压变质前期、同期和后期均没有大规模的透入性流体活动发生。与围岩呈构造接触关系的石榴石橄榄岩具有正常地幔岩的氧同位素成分,它很可能是构造侵位到俯冲带之间的地幔楔状体,并不具有与表壳岩相同的前超高压变质历史。  相似文献   
27.
大别山榴辉岩氢氧同位素组成及其地球动力学意义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2  
对大别山东部超高压榴辉岩氧同位素研究表明,这些榴辉岩的δ~(18)O值分布表现出显著不均一性,从低达一2.6‰变化至十7.0‰.榴辉岩中各矿物之间的氧同位素分馏达到并保持了平衡,表明岩石在遭受超高压变质作用之前与亏损~(18)O的流体进行过相互作用.含羟基矿物的δD值为一 5l‰~一83‰,指示参与的流体是古大气降水,它与榴辉岩原岩(某种玄武质岩石)发生过显著的氧同位素交换.超高压变质榴辉岩中大气降水同位素信息的保存表明,这种榴辉告的原岩曾经出露于大陆地壳表面,并且当包含榴辉岩原岩的板块俯冲至地幔深度时,地壳与地幔之间的物质交换非常有限,因此滞留时间非常短暂(<20 Ma).不同矿物对的氧同位素平衡温度基本一致,反映出这种超高压变质榴辉告在地幔深度下形成之后,经历了一个快速的冷却和上升过程.  相似文献   
28.
超高压变质锆石在高压变质及退变质期间可发生少量Pb的连续扩散丢失,它不会显著破坏其~(207)Pb/~(238)U和~(206)Pb/~(235)U年龄的一致性,但却使它们小于~(207)Pb/~(206)Pb年龄.不含继承组分且普通Pb含量低的变质锆石~(207)Pb/~(206)Pb年龄,可能更接近超高压变质岩的峰期变质时代.报道了一组新的大别山超高压变质岩及其围岩的锆石U-Pb年龄数据,并给出峰期超高压变质时代为(228±2)Ma的结论.  相似文献   
29.
大别山俯冲陆壳的再循环——地球化学证据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大别山超高压榴辉岩与邻区新生代大陆玄武岩的地球化学对比研究表明,碰撞造山带俯冲陆壳可以再循环进入软流圈地幔,并形成上地幔的EM Ⅰ富集端元它与交代富集不相容元素的岩石圈地幔不同,具有低Rb/Ba和La/Yb的特征.位于大别山和苏-鲁超高压变质带之间的嘉山具有EM Ⅰ特征的新生代大陆玄武岩可能就与大别造山带俯冲陆壳再循环有关.  相似文献   
30.
激光探针:稳定同位素分析的新式“武器”Ⅱ.不同类型激光探针的分析流程与优缺点比较肖益林郑永飞(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系,合肥230026)关键词激光探针稳定同位素分析分析流程优缺点1不同激光探针分析流程的比较1.1CO2激光探针的分析流程样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