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9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20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26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以景观生态学的理论与方法,探讨大城市区域景观生态规划的基本问题,认为城市景观生态规划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环境敏感区的保护规划;二是生态绿地空间规划;三是城市外貌与建筑景观规划。根据沈阳市景观结构特点,提出了沈阳城市结构规划的基本思  相似文献   
22.
景观价值与景观保护评价   总被引:21,自引:3,他引:18  
景观以其兼具经济、生态、文化等多重价值而为人类所重视,又由于人类活动日益强烈的干扰而面临景观破碎化和景观组分间连接性丧失的威胁,从而备受国内外学者的关注。文章从稀有性、多样性、功效性、宜人性、资源性以及美学价值等方面对景观价值的内涵进行了评述,并介绍了景观价值定量化研究的方法;从视觉感知的角度对景观保护的评定方法和不同景观评定的实例进行了综述,并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列举了当前中国急需保护的各类景观,为中国自然保护事业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3.
祁连山石羊河上游山区土壤侵蚀的环境因子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GIS技术支持下, 运用通用水土流失方程USLE, 对祁连山北坡东段的哈溪林区的土壤侵蚀量及空间分布进行了模拟运算, 并定量分析了各种环境因子与土壤侵蚀之间的关系. 结果显示: 研究区平均土壤侵蚀模数为25.1 t·hm-2·a-1, 微度和轻度侵蚀面积占总面积的80%, 而强度到剧烈侵蚀产生的侵蚀量占78.3%; 各土地类型土壤侵蚀模数由高到低依次是裸地>草地>农田>灌丛>乔木林, 裸地侵蚀量占到总侵蚀量的54.9%; 乔木林和灌木林95%以上侵蚀面积属微度侵蚀区, 农田中度到剧烈侵蚀的面积比例达到35.9%, 高于草地和其他植被类型, 而草地剧烈侵蚀面积比例高于农田. 海拔高度范围与土壤流失量之间的关系与植被的海拔分布范围明显相关; 土壤平均侵蚀模数随坡度的增加而增大, 土壤侵蚀量主要分布在15°~45°的坡度范围, 不同植被覆盖下土壤流失随坡度变化的趋势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该类植被对土壤流失的防止作用.  相似文献   
24.
辽河三角洲湿地景观的水文调节与防洪功能   总被引:6,自引:5,他引:6  
以辽河三角洲为对象论述了湿地景观的水文功能,重点研究湿地蓄水容量与苇田蒸发散、湿地水更新率、稻田水量平衡等湿地的水文调节功能及人类活动的影响;探讨了湿地水文调节功能的价值估算,三角洲地下含水层的调洪功能;并根据辽河三角洲湿地的景观生态特征和在防洪中的功能,将湿地景观划分出5个功能区,为制定合理的景观规划,为促进三角洲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25.
根据1986年和2000年的TM影像数据,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通过景观斑块的转移矩阵计算,分析了石羊河流域凉州区和民勤两个典型绿洲近15年来的土地利用变化;并利用不同时期中下游绿洲水资源量和开发利用程度,结合种植业结构,分析了该区域水资源利用动态变化。结果表明,耕地大量增加,凉州区和民勤绿洲分别增加了6302 hm2和36434 hm2,民勤绿洲林地大面积减少,2000年林地面积仅为1986年的55%,绿洲面积减少了23365 hm2;而中游凉州区绿洲面积却增加了8167 hm2;上下游用水量之比从20世纪50年代的1.612急剧增大到90年代的8.33,用水矛盾日益突出,下游水库来水量40年来下降达63.1%;地下水开采强度日益增加,机井分布密集,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种植业结构不合理,耗水量较大的粮食作物所占的比例过大。  相似文献   
26.
民勤绿洲地下水开采时空动态模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地统计学方法的应用已由最初的地质学领域广泛推广到土壤学、生态学等领域, 但在地下水特征的时空模拟方面应用还较少, 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 运用地统计学方法分析了石羊河下游民勤绿洲近15年来地下水特征的时空变异规律及其与土地利用变化的关系, 并对其变化趋势进行了预测. 得到了如下结果: (1) 地下水埋深的随机变异特征随着开采强度的不断增大, 从1987年的26.32%降到了2001年的0.03%, 完全被较大尺度上的结构性变异所取代; 而矿化度一直是中尺度上的结构性变异高达99.9%. (2) Kriging插值结果表明, 民勤绿洲地下水埋深的分布一直是水质较好的绿洲南部最深厚, 从南到北随着水质变差, 埋深也变浅. 地下水矿化度在空间分布上从南到北逐渐增大; 在变化趋势上, 高矿化度等值线由北向南持续推进. (3) 民勤绿洲近15年来耕地面积增加了3.1×104 hm2, 使得分布于地下水埋深17 m以上的耕地面积净增528.3 km2, 分布于地下水埋深11 m以下的林地减少200 km2. 同样, 分布于地下水矿化度3.0 g/L以上的耕地面积净增2×104 hm2, 其中>4.5 g/L的增加了1.072×104 hm2. (4) 预测至2015年, 地下水埋深下降趋势明显, 分布于地下水埋深20 m以上的绿洲面积将净增1689.88 km2, 达整个绿洲面积的68%; 至2015年地下水矿化度高于5.0 g/L的绿洲面积将达578.15 km2, 全部集中在水质较差的绿洲湖区最北部, 部分区域甚至高达7.0 g/L以上.  相似文献   
27.
选取大兴安岭1987年特大森林火灾主要过火区的图强林业局育英和奋斗两林场作为研究区,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对其火后湿地格局变化以及森林水文功能恢复状况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与过火前相比湿地面积增加了77.56%,且分布趋于集中;森林的平均水文调节能力已得到初步恢复,但具有较高调节能力的林地所占面积有所减少;森林的水文调节能力、地形因子以及火烧强度对湿地分布格局的变化均有明显影响。在森林水文调节功能下降地区、地势较低的谷地,坡度平缓的坡地以及火烧强度较大的地区,湿地面积增加明显。  相似文献   
28.
中国内陆河流域绿洲发育度的综合评价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人工绿洲是干旱区人类活动主要场所,绿洲管理和生态建设体现了人类活动的积极作用;而不适当的土地开发与经济活动又形成了对绿洲生存与可持续发展的过度压力与生态负荷。科学准确地对绿洲状态进行综合评价,已成了人们正确认识绿洲并对其进行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重要前提。针对目前我国绿洲综合评价研究的指标单一、应用区域受限等缺陷和不足,提出了可普遍用于内陆河流域绿洲评价的指标体系--基于因子分析法的“绿洲发育度”,并以河西走廊的15个绿洲为研究对象进行了案例分析。结果表明:依据发育度综合评价值可将河西走廊绿洲划分为工业绿洲、较高开发程度的农业绿洲、中度开发的农业绿洲和衰退或较低开发程度的农业绿洲4个等级,与当地实际情况完全符合;同时,还可通过因子水平上的发育度指标对各个绿洲的优势和劣势进行准确的定量表达,为绿洲管理者和政策制定者提供简明、准确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9.
三工河流域中上游绿洲土壤盐化的时空动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王玉刚  肖笃宁  李彦 《中国沙漠》2008,28(3):478-484
针对绿洲内部土壤盐渍化发生的现状,以三工河流域中上游阜康绿洲为研究区,运用遥感与GIS技术,结合地统计学方法研究了0—20 cm土层盐分动态特征及其主导因素。结果表明:①研究区各种景观类型间转移剧烈,区域绿洲化作用强于荒漠化; ②通过对1982年和2005年土壤盐分的理论模型拟合,符合球形模型,并且F检验达到极显著水平; ③Kriging插值及其与同期的绿洲景观类型图叠加运算表明,土壤盐渍化具有向北推进的趋势,南部绿洲土壤盐化程度减弱,北部绿洲土壤盐渍化程度加重;④农业灌溉具有一定的洗盐作用,使得南部绿洲土壤盐化程度减轻;北部绿洲,由于地下水作用,使得土壤盐化程度加重。  相似文献   
30.
论干旱区景观生态特征与景观生态建设   总被引:79,自引:2,他引:77  
分析了干旱区景观结构特点与景观生态过程的基本特征,从景观生态学角度,提出了干旱区生态环境建设研究的理论与方法以及生态建设的策略,对干旱区景观生态学研究的重点课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