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43篇
  免费   471篇
  国内免费   636篇
测绘学   325篇
大气科学   237篇
地球物理   305篇
地质学   1295篇
海洋学   329篇
天文学   54篇
综合类   146篇
自然地理   159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52篇
  2022年   61篇
  2021年   58篇
  2020年   56篇
  2019年   78篇
  2018年   89篇
  2017年   56篇
  2016年   73篇
  2015年   75篇
  2014年   119篇
  2013年   89篇
  2012年   101篇
  2011年   104篇
  2010年   99篇
  2009年   94篇
  2008年   103篇
  2007年   106篇
  2006年   125篇
  2005年   106篇
  2004年   91篇
  2003年   101篇
  2002年   90篇
  2001年   80篇
  2000年   70篇
  1999年   74篇
  1998年   66篇
  1997年   56篇
  1996年   65篇
  1995年   60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47篇
  1991年   37篇
  1990年   35篇
  1989年   43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24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25篇
  1984年   26篇
  1983年   21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5篇
  1959年   5篇
  1958年   6篇
  1944年   3篇
  1936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连鲁军  胡传辉 《海洋世界》2005,(5):22-23,26,27
最近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公开了正在研制的“鲨鱼”隐身高速快艇的独特设计——造型奇特.双体船型,隐身设计.折叠结构.强大武备.多种用途。“鳖鱼”隐身高速快艇在外形和武器配备等方面借鉴了武装直升机和快艇的一些特点.被称为是武装直升机与快艇的“混血儿”。该设计可以称得上是应用高新科技成果进行舰艇跨越式创新发展的典范,在舰艇界引起很大的反响。  相似文献   
2.
我市对土地市场秩序治理整顿工作高度重视,行动迅速,措施有力,确保了治理整顿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主要抓了以下四项工作。  相似文献   
3.
使用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青海观测站的13.7米射电望远镜于1993年11月巡视了132个分子外流区的水6_(16)→5_(23)跃迁(22GHz)。发现了3个流量在60Jy左右的新的水22GHz脉泽源,并重新观测到在1987-1990年间未能测到的DR21分子外流区的水22GHz脉泽。在本次观测的基础上对Orion-KL,W49,Cep-A等著名强源的某些特征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使用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青海站13.7米射电望远镜于1996年12月至1997年1月对富碳拱星IRC 10216和CIT6的CO J=1-0跃迁(115GHz)进行了观测。在观测谱线的基础上得到了IRC 10216的视向速度和膨胀速度分别为一26.1km s~(-1)和14.8km s~(-1),CIT6的视向速度和膨胀速度分别为0.6km s~(-1)和13.8kms~(-1)。并对望远镜的射束及指向精度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5.
6.
7.
8.
本文作者利用IOS近似模型,计算了星际分子云条件下A型CH3CN-H2含超精细能级的碰撞跃迁速率系数。温度范围是20K-140K。为研究分子云与恒星形成区的物理、化学性质提供了有用的基础分子数据。  相似文献   
9.
华北克拉通破坏与岩石圈减薄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18  
嵇少丞  王茜  许志琴 《地质学报》2008,82(2):174-193
古太古代(约4.0 Ga)时地球上可能只有一个超级大陆, 它的岩石圈厚度高达400 km。在早元古代,这个超级大陆减薄、裂解成十几块,每块中心是太古宙岩石,边缘是元古宙岩石,且各块厚度不等(150~350km)。从元古宙之后这些被称之为稳定克拉通的大陆岩石圈就一直漂游在地幔软流圈之上。中国华北地块就是这些克拉通之一,与众不同的是它在中生代时遭受了第二次破坏,岩石圈厚度从古生代时的180~200 km 减少到现今的80~100 km。本文作者从流变学的视角出发,围绕华北克拉通破坏和岩石圈减薄这一核心问题,从  相似文献   
10.
CO2地质埋存渗漏风险及补救对策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前,将CO2埋存于地下深部地质构造(如油气藏、煤层、地下含水层及岩溶盐腔)的减排方案能有效地减缓温室效应而备受关注。无论什么储集体,我们都希望CO2在地下埋存的时间越长越好。然而,对于一项具体工程的实施,必然存在一些客观和主观因素造成CO2渗漏,比如废弃井的不完善或不合理处理、地层断裂系统和水动力系统以及地震所造成的渗漏等等。存在渗漏就可能会对周围人和生态环境造成危害。因此,进行CO2地质埋存的风险评估是相当有必要的,是我们能长期有效安全地进行该项减排方案必不可少的基础和保证。本文即想从建立一套完整的风险评估、管理和监测体系的角度并以加拿大Weyburn油田为例,深入分析CO2地质埋存中可能存在的渗漏风险和途径,建立CO2渗漏风险评估机制,并针对具体的渗漏可能性提出相应的补救对策,为全球范围内,尤其对我国刚刚开展CO2地质埋存研究工作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