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9篇
  免费   172篇
  国内免费   166篇
测绘学   84篇
大气科学   103篇
地球物理   123篇
地质学   488篇
海洋学   70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54篇
自然地理   71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64年   3篇
  1963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901.
内蒙古西部额济纳盆地土地荒漠化发展态势及其成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查明额济纳盆地荒漠化的发展趋势及其成因,通过野外调查、遥感解译、样品测试及资料收集对比,从环境地质学的角度对额济纳盆地荒漠化的发展态势和成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目前额济纳盆地土地荒漠化呈发展态势,环境在进一步恶化。认为荒漠化过程主要受区域地质环境条件变化的影响,全球气候变化、青藏高原隆升所引起的西北地区的干旱化趋势,是研究区荒漠化发生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盆地内的构造沉积背景决定着荒漠化的类型,水环境的变化直接影响着额济纳荒漠化的发生和发展速度。同时,当前人为因素对地质环境的影响很大,人类对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加速了荒漠化的发展速度。  相似文献   
902.
介绍了利用高精度全站仪建立GPS超短基线边检定场的应用,并对基线场地的选择、基线点的建立、基线边的测量分别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903.
新疆和静县红柳沟金矿在区域上位于哈萨克斯坦板块与塔里木板块北缘构造活动带接触碰撞部位,属西天山造山带东段哈尔克–萨阿尔明晚古生代沟弧带,处在萨恨托亥–大山口脆韧性剪切变形带中,断裂、褶皱构造发育,总体构造线呈NW向。上志留统—下泥盆统大山口组浅变质细碎屑岩系为区内重要的含金地层。矿体主要产出于闪长岩与砂质板岩接触部位附近,EW向(100°~110°)韧性剪切带控制本区金矿化产出,其间多充填石英细脉、网脉,并具较强的硅化、碳酸盐化、黄铁矿化、绢云母化等蚀变。含矿热液通过韧性剪切带内密集的裂隙充填交代形成金矿带,初步认为该矿床为蚀变岩型金矿。笔者总结了地层标志、强韧性变形带构造标志、强糜棱岩化闪长岩的岩浆岩标志、黄铁矿化和硅化等围岩蚀变特征及化探异常5大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904.
热带气旋及其预测预警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了近几十年来全球热带气旋所带来的灾害对人类社会和军事活动的影响,概括了全球气候变暖和未来对全球热带气旋活动的影响.对目前世界各国在热带气旋的预报、监测预警技术和水平进行了详细分析,探讨了预测预报和监测预警方面存在的关键技术问题,提出了热带气旋研究和预测预警技术方法研究领域的几个重大的前沿科学问题.  相似文献   
905.
本文采用ECOMSED模式模拟了影响东中国海的3次台风过程,经与实测资料对比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在此基础上设计了敏感性试验以考察海平面上升对风暴潮造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海平面上升对风暴潮的影响在空间分布上不是一致的,且因具体台风过程而异。整体而言,海平面上升对风暴潮造成的影响有限。海平面上升0.5m,大部分站位风暴增水极值基本不变,即使海平面上升5m大部分站位的风暴增水极值相对改变量都小于10%。  相似文献   
906.
根据佛坪地区广泛出露的一套副变质岩系的岩石组合、矿物组合、变质相特征和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的分析,认为它们是一套中深变质的碎屑岩-泥质岩-碳酸盐岩建造。原岩形成于相对稳定的大陆边缘-微板块内的陆表海环境。经过角闪岩相区域变质作用,形成了佛坪地区较为完整的孔兹岩系  相似文献   
907.
通过野外地质调查、浅层地震勘探和钻孔联合剖面探测等方法,对废黄河断裂的第四纪活动性进行了研究。浅层地震勘探结果表明,废黄河断裂由南北两条主干断裂组成,南支断裂倾向NE,北支断裂倾向SW,总体为一地堑形式,断裂宽度为1~2km。在地震剖面上,废黄河断裂的各个断点都是以断错基岩面为特征,并未断错第四系内部层位。钻孔联合剖面探测结果显示,废黄河断裂断错了中更新统层位,但未断错其顶面。在凤山一带发现1条废黄河断裂的次级断层出露,结合断层泥胶结程度、测年结果和地貌特征等判断,该断层最新活动为中更新世中期。综合以上研究工作成果,判断废黄河断裂早期为左旋活动,第四纪以来表现为张性活动,其最新活动时代为中更新世中期。受构造背景的控制,徐州地区发育的NW向断裂明显较相邻的鲁西南地区的NW向断裂活动性弱。  相似文献   
908.
目的:评估CT增强尿路成像(CTU)中采用自动管电流调制(ATCM)技术与固定管电流技术对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的影响,进一步加深对ATCM技术认识。方法:100例临床拟诊为尿路梗阻受检者随机分为固定管电流组和ATCM组(n=50)分别行肾脏皮质期、实质期及排泄期扫描,固定管电流组:400mA;ATCM组:管电流150~500mA,噪声指数(IN)12HU,其余2组扫描参数相同,将原始资料传至AW4.2工作站分别进行多平面重组(MPR)、曲面重组(CPR)、容积再现(VR)和最大密度投影(MIP)。记录CT容积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并计算有效剂量(ED);由2位副主任医师对图像质量进行主观和客观评价,评价内容包括,图像的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及输尿管显示情况和梗阻部位、范围、性质。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的临床资料、辐射剂量、诊断结果与手术结果在输尿管梗阻中的定位、定性准确性。结果:两组在性别、年龄、身体质量指数(BMI)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ATCM组受检者接受的辐射剂量显著低于固定管电流组,两组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图像的主观及客观评价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诊断部位、范围、性质上与手术诊断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结论:ATCM技术在CTU中的应用是可行的,并且明显降低受检者的辐射剂量,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909.
基于6S模型的MODIS影像逐像元大气校正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获取地物真实反射率为目的,介绍了逐像元大气校正的方法。应用6S模型逐像元综合考虑太阳天顶角、传感器天顶角、相对方位角、大气气溶胶厚度、观测波段以及地表海拔这6个参数,生成查找表,统计分析各参数关于反射率的敏感度;并与以往单一参数校正的方法比较了校正的效果。结果表明,逐像元大气校正算法更加接近地物的真实反射率。利用MODIS地表反射率产品对大气校正的结果进行验证,单一参数、逐像元大气校正的相对误差分别控制在26.9%和12.7%以内;在以植被指数(NDVI)为例的后续遥感定量化反演过程中,逐像元比单一参数大气校正方法计算的NDVI平均高出14.4%。  相似文献   
910.
2008年5月12日汶川MW7.9地震触发了大量的滑坡。基于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建立了一个详细完整的汶川地震滑坡编目图。该编目图显示,汶川地震中滑坡主要分布在约110000km。的区域内,滑坡的面积为1160km2。这些滑坡是依据地震前后的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和航片,使用人工目视解译方法圈定出每一个单体滑坡,每个单体滑坡对应一个区要素,并对部分滑坡进行了现场调查验证。基于此,本文选择一个面积为44031km2的滑坡高密度区域作为研究区,区内滑坡数量为196007个,面积为1150.622km2。在原汶川M8.0地震烈度分布图的基础上,基于地震滑坡面积百分比(LAP)分析,建立了地震滑坡面积百分比(滑坡密度)与地震烈度匹配定量标准:LAP≥70%,为XII烈度区;20%≤LAP〈70%,为XI烈度区;5%≤LAP〈20%,为X烈度区;1%≤LAP《5%,为IX烈度区;LAP〈1%,为VIII烈度区及低于VIII烈度的区域。对原烈度图覆盖约123832km。的VII及VII以上烈度区边界进行了修正。修正前后的烈度图与地震滑坡的匹配度分别为93.8%和95.8%,可见修正后地震滑坡与地震烈度的匹配度提高了2.0个百分点。本文所制定的地震滑坡面积百分比与地震烈度的定量关系,可为其他地震事件,尤其是发生于高山峡谷区地震事件的烈度分布图制作提供方法参考、标准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