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9篇
  免费   176篇
  国内免费   235篇
测绘学   105篇
大气科学   118篇
地球物理   129篇
地质学   514篇
海洋学   56篇
天文学   7篇
综合类   57篇
自然地理   54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57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1年   1篇
  1960年   2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28 毫秒
81.
广泛分布于拉萨地块南部的林子宗群火山岩被认为是新特提斯洋北向俯冲消减到陆陆碰撞构造背景转化过程中的岩浆作用产物,记录了从新特提斯洋俯冲到印度-欧亚板块碰撞、后碰撞的丰富信息.对狮泉河地区的林子宗群典中组火山岩样品进行了详细的年代学、元素及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结果显示典中组火山岩样品LA-ICP-MS锆石U-Pb年龄集中在67.1±1.7 Ma至70.8±1.1 Ma,表明其形成于白垩纪晚期.火山岩岩性主要包括玄武安山岩、安山岩、流纹岩等,其中,中基性火山岩为一套低钾拉斑-钙碱性系列岩石,具有低TiO2(平均值< 1%),高Al2O3(平均值>15%),均富集K、Rb、Th、U等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亏损Nb、Ta、Zr、Ti等高场强元素(HFSE),具有弧岩浆岩的地球化学特征.两件中基性岩样品(87Sr/86Sr)i比值分别为0.707 437、0.707 672,εNd(t)值分别为-5.06和-4.31.酸性火山岩为一套高钾钙碱性岩石,具有高的SiO2(76.01%~76.77%)、高K2O(4.93%~4.98%)、高K2O/Na2O(1.41%~1.45%)以及相对高的Mg#(平均值为45.38),富集K、Rb、Th、U等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亏损Nb、Ta、Zr、Ti等高场强元素(HFSE),具有明显的Eu和Sr负异常.以上特征暗示典中组中基性火山岩可能是新特提斯洋北向俯冲消减过程中板片流体引起上覆地幔楔部分熔融的产物,且在上升过程中受到地壳混染的影响,酸性岩则可能来源于上覆地壳的部分熔融,且受到少量幔源物质的影响.此外,年代学及地球化学特征均表明本研究样品不属于前人认为的则弄群火山岩,而应重新厘定为林子宗群典中组火山岩.   相似文献   
82.
83.
青藏高原拉萨地块新生代超钾质岩与南北向地堑成因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青藏高原拉萨地块广泛分布有新生代超钾质岩,岩石地球化学和Sr-Nd-Pb同位素特征表明这些超钾质岩来源于与古俯冲环境有着密切联系的含金云母的富集地幔源区,它们主要喷发于25~10 Ma。同时在拉萨地块分布有多条南北向地堑(裂谷),且它们的切割深度可能到达下地壳的深部甚至岩石圈地幔,它们主要形成于23~8 Ma。拉萨地块大多数超钾质岩沿着新生代的南北向地堑(裂谷)分布,并且它们在形成时代和空间分布上存在着明显的耦合性,结合沿着印度-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分布的中新世埃达克质岩,笔者认为这些超钾质岩很可能与中新世早期北向俯冲的印度岩石圈沿着印度-雅鲁藏布江缝合带附近发生断离,以及由此而引起拉萨地块东西向伸展构造活动产生的南北向地堑(裂谷)系统有关。  相似文献   
84.
白云岩化作用与碳酸盐岩储层物性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研究资料表明,白云岩化作用对碳酸盐岩储层物性的影响可分为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2个方面。直接影响包括白云岩化过程中的溶蚀作用、等摩尔交代、过白云岩化、等体积交代和对渗透率的提高5个方面。间接影响主要是白云岩化之后的溶蚀(多具选择性)和白云岩比同类灰岩抗压实压溶,从而易于保存孔隙;同等条件下比灰岩更易发育断裂、裂缝。对碳酸盐岩储层来讲,原始沉积环境是重要条件,白云岩化作用常常是先决条件,而白云岩化之外的成岩作用改造是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85.
康志强  许继峰  王保弟  陈建林 《岩石学报》2010,26(10):3106-3116
拉萨地块广泛分布有中生代的岩浆活动,研究它们对于认识特提斯洋的演化和理解整个青藏高原的形成过程有着重要的启示。本文首次对出露于拉萨地块北缘的去申拉组火山岩进行了详细的主、微量及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结果显示去申拉组火山岩主要包括亚碱性的玄武岩、玄武安山岩、安山岩,主体为中钾钙碱性系列;其明显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Ti等),相对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Ba、Sr等),具有岛弧火山岩的特征;稀土元素配分模式主体表现为轻稀土元素富集右倾型,少数具有较平坦的配分模式,无Eu异常;具有低Sr、高Nd(εNd:0.32~5.29)同位素特征,表明其源于亏损的地幔源区,暗示其为俯冲带地幔楔部分熔融的产物。结合区域地质资料及前人的研究成果,认为去申拉组火山岩代表了特提斯班公湖-怒江洋盆沿拉萨地块北缘南向俯冲消减的产物,从而为中生代班公湖-怒江洋盆的南向俯冲消减提供了直接的岩石学证据。  相似文献   
86.
束缚水饱和度的大小是划分油气层与水层的重要依据之一.在岩石物理实验的基础上,分析影响束缚水饱和度大小的各种因素,利用彼此之间的关系求取束缚水饱和度的大小.以XX盆地低渗储层为例,分析低渗储层束缚水饱和度的特点,建立了束缚水饱和度与孔隙度、渗透率、气柱高度等的模型,应用到实际资料中,检验各种模型的适用性与准确性,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7.
中华白海豚(Sousa chinensis Osbeck,1765)为国家Ⅰ级重点野生保护动物,厦门湾作为其在中国的主要分布区之一,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海岸带开发活动和环境污染程度均不断加大,导致此海域中华白海豚的生存环境不断恶化,种群数量日趋减少,资源状况面临严重威胁。作者采用PSR(压力-状态-响应)模型框架,对厦门湾中华白海豚资源面临的主要环境压力、当前的资源状态以及采取的保护响应措施进行了一个较全面的评价,评价结果认为:围填海工程、船只交通、水下爆破作业和陆源排污等人类活动给厦门湾中华白海豚带来了生境缩小、身体伤害、环境污染和饵料短缺等严重影响,厦门市已采取的保护政策响应包括就地保护、迁地保护和公共管理等方面,目前种群资源数量稳定在80头左右并有潜力扩大。基于评价结果,作者提出了加强保护的建议和策略,可为厦门以外海区的中华白海豚保护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8.
本文初步研究了扎吉斯坦北部砂体的发育特征与铀成矿的关系。通过对研究区单井剖面、联井剖面以及平面上砂体发育情况的研究与分析,探讨砂体对铀矿体的控制与影响。研究表明,铀矿化发生、发育于砂体厚度相对稳定,粒度较粗,孔隙度、渗透率较好的地段。砂体构形变化的部位是成矿的有利部位,即砂体厚度由厚变薄的过渡地段有利于铀矿的富集。  相似文献   
89.
云南普朗超大型斑岩铜矿床含矿斑岩成因及其成矿意义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普朗超大型斑岩铜矿床位于三江特提斯构造域义敦弧南部的中甸弧内,形成于晚三叠世甘孜-理塘大洋板片向西俯冲的消减带上。与成矿作用密切相关的石英闪长岩和石英二长岩具有相似的化学组成,w(SiO2)>61%,w(Al2O3)为11.28%~19.12%,w(MgO)为1.98%~4.04%,Na2O/K2O比值介于0.3~2.4(平均0.8);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Sr、Ba)而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Zr),具有较高的Sr/Y(27~63)和La/Yb(14~31)比值,较明显的负Eu异常,在Y-Sr/Y和Yb-La/Yb图解中,部分样品落入埃达克岩范围内,另一些样品则落入正常弧钙碱性岩石范围。普朗含矿斑岩部分样品的埃达克岩地球化学属性可能与以下地质-地球化学过程有关:晚三叠世甘孜-理塘大洋板片向西俯冲时发生脱挥发分作用导致上覆地幔楔遭受流体交代,被流体交代的地幔楔随后发生部分熔融形成正常拉斑玄武质-钙碱性岩浆,这种钙碱性岩浆在岩浆房中或侵位过程中发生角闪石、斜长石和磷灰石等矿物的分离结晶作用形成埃达克质石英闪长岩或石英二长岩。普朗含矿斑岩中黑云母和角闪石斑晶的广泛发育表明原始岩浆是富水的,这种富水环境促进角闪石的大量结晶而抑制部分斜长石的结晶,导致残余岩浆的Sr/Y比值增加,从而使部分岩石样品具有埃达克岩的地球化学特征。这种富水的原始岩浆有利于后期岩浆热液体系的形成及铜等金属元素向流体相中分配转移,并最终形成普朗超大型斑岩铜矿床。  相似文献   
90.
藏北商旭造山型金矿床的发现及意义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西藏双湖县商旭金矿床位于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中段。矿体赋存于中-下侏罗统木嘎岗日群浅变质复理石中,受北西西向断裂构造控制,呈透镜体状、脉状,或者似层状产出;矿石矿物以自然金为主,矿石类型为石英脉型和蚀变岩型,围岩蚀变特征明显。该矿床主要受地层及构造因素控制,矿区的构造、围岩蚀变、矿物、地球化学异常等可作为找矿标志。野外地质调查和矿床对比研究显示,商旭金矿床在矿物共生组合、蚀变类型、构造类型等方面,与典型的造山型金矿床相似,其成因类型属于造山型金矿床。商旭金矿床的发现为班公湖-怒江成矿带金等贵金属矿产的地质找矿工作开辟了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