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6篇
地质学   27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北山北部古生代两类花岗岩及有关矿床的钕同位素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聂凤军  胡朋  江思宏  刘妍  张万益 《矿床地质》2006,25(Z1):139-142
北山北部地处西伯利亚地台与哈萨克斯坦-北山板块汇聚带内,区内各种类型花岗岩体分布广泛,并且与金属矿床具密切空间分布关系。所有这些花岗岩可划分为两种成因类型,即深源型和浅源型,前者全岩样品εNd(t)值均为正值,而后者的εNd(t)值均为负值。研究结果表明,幔源岩浆活动导致了深源型花岗岩、铜、钼-金和铁矿床的形成,而壳源岩浆活动为浅源型花岗岩、钨和钨-锡-铋矿床的形成提供了物质和动力来源。两种成因类型花岗岩的厘定对于探讨本区地壳演化历史、揭示成矿作用本质和指导找矿勘查均具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西藏南部江孜盆地的下白垩统地层为一套浊积海底扇沉积序列。在沙拉岗一带, 这套地层中发育一段明显的硅化层。矿物学和岩石地球化学分析表明: 硅化层主要由硅化程度不等的硅化泥岩和硅化灰岩组成, 其矿物组成单调,主要包括石英、低温钠长石和被交代残余的方解石; 硅化泥岩的地球化学特征以继承原岩为主, 而硅化灰岩则受硅化流体改造的程度较大; 硅化灰岩中的微量元素随着硅化程度的递进表现出4种类型的迁移规律, 硅化灰岩的w(∑REE)和w(LREE) /w(HREE)等指标均与硅化程度成正相关关系。综合这些特征表明, 参与硅化层发育的流体可能是一种富SiO2 的偏碱性中低温热流体, 它的活动导致了硅化层的发育并可能和该区内锑矿的产生具有直接的成因联系。  相似文献   
13.
聂凤军  江思宏  刘妍  胡朋 《矿床地质》2005,24(2):134-140
黑鹰山富铁矿床地处北山造山带西伯利亚板块与哈萨克斯坦_北山板块汇聚地带,是中国西北地区规模最大和品位最高的富铁矿床之一,其独特的产出环境和地质特征为国内外地质学界所关注。为了查明该矿床的形成过程,笔者首次对致密块状铁矿体中的6件磷灰石样品和脉状铁矿体中的2件磷灰石样品进行了钐_钕同位素测定。块状矿体的6件样品所获等时线年龄为(32 2 .0±4 .3)Ma,MSWD值为0 .0 9,14 3 Nd/14 4 Nd初始比值为(0 .5 12 30 8±0 .0 0 0 0 0 3) ,εNd(t)为(1.6 6±0 .0 1)。脉状矿体中2件样品的εNd(t)值分别为7.2 0和7.2 6 ,明显高于块状矿体磷灰石样品。依据上述同位素分析数据和特征比值,结合容矿围岩和矿体地质特征,推测黑鹰山富铁矿床的形成与海西早期富碱岩浆流体多期次活动有关,成矿物质主要来自地幔物质占优势比例的壳_幔混源岩浆房。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找矿勘查工作的深入和一批重要铜多金属矿床的发现,中蒙边境已成为21世纪初全球铜、金等矿产找矿勘查的热点地区之一,欧玉陶勒盖铜-金矿床的发现和勘探即是很好的例证。认真分析和研究该矿床的产出大地构造背景,了解矿床产出的地质、岩石学特征,对于中蒙边境中国一侧提高找矿勘探水平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藏南江孜—哲古一带广泛分布有北西向和近东西向产出的辉绿(长)-辉长闪长岩脉,它们是新特提斯洋晚期发生大规模扩张的产物。本文通过对浪卡子附近辉绿岩脉中的锆石进行SHRIMPU-Pb测年,对其结晶侵位时代进行了约束。测年结果表明,两件样品的加权平均年龄值近于一致,分别为134.9±1.8Ma(MSWD=0.65)和135.5±2.1Ma(MSWD=1.40),不仅代表了辉绿岩的结晶年龄,而且记录下了新特提斯洋在侏罗纪晚期-白垩纪早期进行的一次重要的扩张的时间。这一测年结果对于构建青藏高原新特提斯洋晚期演化的时间格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新特提斯洋在侏罗纪…  相似文献   
16.
西藏马攸木金矿松托嘎岩体锆石SHRIMP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攸木岩金矿床是在西藏普兰县境内发现的大型独立岩金矿床。对矿区西北部规模较大的松托嘎英云闪长斑岩体进行SHRIMP锆石U-Pb同位素年龄测定,所得岩浆结晶锆石的年龄为18.4±1.3Ma(1σ),表明该岩体形成于中新世早期。年轻锆石所包裹的残留锆石核给出两组206Pb/238U年龄值分别为555±25Ma(1σ)和1894±83~1335±56Ma(1σ)。根据野外地质证据,并结合上述同位素年龄数据可以推测北喜马拉雅地区西段在早寒武世经历了一次重要的岩浆热事件,相比之下,松托嘎岩体可能起源于下地壳中—新元古界变质基底的深熔作用。松托嘎岩体成岩时代与雅鲁藏布江东段含矿斑岩成岩年龄(18~12Ma)的一致性表明两者可能受统一的深部地球动力学背景控制。  相似文献   
17.
藏南基性岩墙群的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藏南江孜—哲古一带广泛分布有北西向和近东西向产出的基性—中基性岩墙群,它们是新特提斯洋晚期发生大规模扩张的产物。本文对这些基性岩脉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元素地球化学和Pb-Sr-Nd同位素研究。元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该岩体略为富集LREE,Eu的亏损不明显,表明岩浆结晶分异作用较弱;LILE的富集和HFSE的亏损均不明显,所有样品均以相对富集Ta、Ce和亏损La、Y和Yb为特点。铅同位素206Pb/204Pb比值和207Pb/204Pb比值变化范围较小,分别为18.330~18.717和15.504~15.674;而208Pb/204Pb值和μ值相对变化较大,分别为37.664~39.156和9.296~9.931;初始87Sr/86Sr值变化范围较大,为0.7044~0.7105;岩石的εNd(t)值变化范围为-4.49~ 6.77,绝大多数为正值。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和Nd-Sr-Pb同位素研究结果表明,藏南地区基性岩墙群可能是由来自亏损地幔源的岩浆与来自富集地幔源(EM)的岩浆混合的产物,其快速侵位造成岩浆分异作用较差,而岩浆的不均匀混合导致LILE富集与HFSE亏损均不明显,并产生较大的初始87Sr/86Sr比...  相似文献   
18.
藏南邛多江地区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类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聂凤军  胡朋  江思宏  刘妍 《地质学报》2006,80(9):1342-1354
本文以邛多江变质核杂岩中花岗岩为研究对象、分别对仲格耐和倾日二长花岗岩体及相关岩脉的代表性全岩样品主元素、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进行了系统测定。研究结果表明,所研究的2处花岗岩环(株)无论在岩相学和矿物学上,还是在元素地球化学方面均兼具壳幔型花岗岩特点,部分微量元素的特征比值和稀土元素分布型式完全可与高钾钙—碱性系列火成岩相对比。根据全岩样品的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特征,可以推断,仲格耐和倾日花岗岩环(株)是深源岩浆与地壳浅部岩(体)层相互作用的结果,而并非是泥质类岩石通过深熔和岩浆结晶分异的产物。仲格耐和倾日花岗岩体的成岩作用与后碰撞造山作用晚期阶段大规模拆离构造活动有关,属后碰撞造山环境中的壳幔型花岗岩。  相似文献   
19.
阿拉善北大山岩带位于阿拉善地块南缘,恩格尔乌苏缝合带以南。该岩带产出大量的海西期岩浆岩,包括基性-超基性岩、石英闪长岩、石英二长岩、石英正长岩及钾长花岗岩等一系列岩体。本文对该岩带的石英闪长岩及石英二长岩进行~(40)Ar-~(39)Ar测年,获得的坪年龄分别为277.0±3.8Ma、275.0±4Ma,系早二叠世侵入产物。元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石英闪长岩具有高Al2O3、CaO、Mg#,低K2O、(La/Yb)N、ΣREE,表明其偏向于幔源的特点。石英二长岩具有高K2O、(La/Yb)N、ΣREE、Al2O3,低CaO、Mg#,表明其偏向于壳源的特点。结合微量元素分析与大地构造环境条件,得出了该期石英闪长岩与石英二长岩产出环境为二叠纪活动大陆边缘。  相似文献   
20.
中蒙边境及邻区斑岩型铜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56,自引:3,他引:56  
聂凤军  江思宏  张义  刘妍  胡朋 《矿床地质》2004,23(2):176-189
依据金属矿床围岩岩性组合和成矿作用特征,将中蒙边境及邻区分布的斑岩铜矿床(点)划分为3种类型:①加里东期经典型斑岩铜矿床(点);②海西期经典型和火山岩型斑岩铜矿床;③燕山期深成岩型和火山岩型斑岩铜矿床。在较详细剖析各类金属矿床(点)基本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划分了9个矿化集中区,并讨论了区域地壳演化与金属成矿作用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尽管研究区内的金属矿床(点)成矿作用分别发生在加里东期、海西期和燕山期,但是大规模成矿作用发生的时问与海西期板块构造活动的高峰期相吻合,是地壳特定演化阶段构造一岩浆活动的产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