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23篇
测绘学   8篇
大气科学   34篇
地球物理   18篇
地质学   32篇
海洋学   51篇
综合类   14篇
自然地理   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8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81.
In this paper,an interactive model between land surface physical process and atmosphereboundary layer is established,and is used to simulate the features of soil environmental physics,surface heat fluxes,evaporation from soil and evapotranspiration from vegetation and structures ofatmosphere boundary layer over grassland underlying.The sensitivity experiments are engaged inprimary physics parameters.The results show that this model can obtain reasonable simulation fordiurnal variations of heat balance,soil volumetric water content,resistance of vegetationevaporation,flux of surface moisture,and profiles of turbulent exchange coefficient,turbulentmomentum,potential temperature,and specific humidity.The model developed can be used tostudy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land surface processes and atmospheric boundary layer in cityregions,and can also be used in the simulation of regional climate incorporating a mesoscalemodel.  相似文献   
82.
GRAPES模式软件框架与实现   总被引:16,自引:10,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GRAPES (Global and Regional Assimilation and PrEdiction System) 是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数值预报研究中心自主开发的新一代静力/非静力多尺度通用数值预报模式。该模式采用标准化、模块化软件体系结构, 并严格按照软件工程要求完成系统开发, 包括程序的并行计算。初步试算结果表明:GRAPES模式软件框架的设计和实现符合模式发展的要求, 为中国数值天气预报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83.
蒋骏  张雁滨 《中国地震》1995,11(1):72-83
发震断层面上潮汐有效剪切应力增量的数值计算是应用响应比理论的一个关键性基础问题。本文根据潮汐形变理论及弹性力学理论,导出了直接、严密和实用的潮汐有效剪切应力增量的数值计算公式,给出了判断加载、卸载区间的直接公式——潮汐有效剪切应力增量对时间-阶微分的解析表达式,最后还给出了一些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84.
地表潮汐线应变组合观测的信息提取方法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蒋骏  张雁滨 《中国地震》1993,9(1):74-82
根据应变花理论,给出了由任意三方向潮汐线应变组合观测确定平面应变状态及提取潮汐面应变、体应变、平面剪切应变信息的方法和公式;特别是,根据潮汐应变理论和实际潮汐线应变的观测事实,利用两潮汐线应变差组合的特征,对地表潮汐剪切应变进行模拟,提出了由地表任意两独立方向潮汐线应变的组合观测确定地表潮汐平面应变状态及提取潮汐面应变、体应变信息的方法和公式,根据波叠加原理,提出了描述组合信息的统一公式,并导出了与之对应的各组合信息的大地系数和附加相位表达式;最后,简要讨论了各组合信息的前兆性物理实质,并得出潮汐线应变差组合观测对地震前兆信息的响应特征完全等价于地表平面内的潮汐剪切应变观测对地震前兆信息的响应特征。  相似文献   
85.
拉脊山早古生代火山岩盆地开合演化岩石地球化学标志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作者从地球化学的角度,包括对常量元素、微量元素、稀土元素的分析和计算,确定了拉脊山早古生代火山岩盆地演化经历了3个开合阶段,并以慢速开裂和快速闭合为特征,最大开裂规模为200km,认为拉脊山早古生代只发育为小洋盆。  相似文献   
86.
1984年以来,我台研制了一些强对流天气预报方法。近几年业务预报实践发现,各种方法自立一格,使用不便,为此综合编写出强对流天气业务预报、服务流程,以便统一使用。强对流天气预报服务流程框图(图1)的预报方法可用人机对话完成。发出预警预报后的部分通过各种通信工具和书面汇报方法完成。现将框图中各部分叙述如下:目IR对流天气预报服务认程框国14~6月份1.108时地面图上有武夷山弯曲冷锋形势预(3)凸Qse.tr十凸Qser州<-31of(兀h1-a。0>61℃;(5)St。+S小q<-6.IC;(6)St。n+S小q<-9.IC(7)汕头单站同时…  相似文献   
87.
太原冬季PM2.5中有机碳和元素碳的变化特征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05年12月—2006年2月在太原市区持续观测了气溶胶细粒子PM2.5, 并应用Sunset碳分析仪进行了有机碳 (organic carbon, OC) 和元素碳 (elemental carbon, EC) 的测定。结果表明:太原冬季PM2.5, OC和EC浓度均较高, 其中PM2.5日平均浓度变化范围为25.4~419.0 μg/m3, 日平均浓度为193.4±102.3 μg/m3, OC平均浓度为28.9±14.8 μg/m3, EC平均浓度为4.8±2.2 μg/m3, OC/EC平均比值是7.0±3.9, 即太原市冬季PM2.5和碳气溶胶污染严重。OC在PM 2.5中占18.6%, EC占2.9%, 这表明碳气溶胶是太原大气细粒子污染控制的关键组分。在太原市冬季, 采暖燃烧的煤是OC和EC的主要贡献源, 造成OC大大高于EC, 从而使OC/EC比值增大。各种气象条件对PM2.5, OC, EC和OC/EC比值的变化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特别是大雾天气、相对湿度、风速和降雪是影响碳气溶胶浓度变化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8.
利用2009~2018年全省国家基本站观测资料,研究了四川盆地低能见度时空分布特征,并结合低能见度与地面气象要素的关系获取订正阈值,在此基础上采用概率匹配法对SWC能见度预报进行订正研究。结果表明:(1)低能见度区域小值区主要位于盆地东南部、眉山、乐山以及成都东部,并且从秋季开始整个低能见度区域有明显向北扩大的趋势,且低能见度日数分布范围明显增多;冬季低能见度日数分布类似秋季,但集中于盆地东北部。低能见度开始时间多在00:00~08:00时,结束时间在07:00~12:00时。(2)< 1km低能见度主要出现在风速< 2m/s,相对湿度基本处于90%以上,地面温度低于15℃及24小时变压范围在-2~10hPa。(3)采用概率密度匹配结合要素的双重订正方法可以很好地对四川部分能见度区域进行订正,订正后Ts评分显著高于订正前。   相似文献   
89.
为了分析海面风场资料的实用性,利用WRF (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 Model)模拟了2008年东海海面风场,并比较了WRF模拟结果与QuikSCAT卫星散射计资料的差异.结果表明,两种资料均能反映东海海面风场的季节性变化特征,台风月风速偏差波动较大.分析四个台风个例发现,当台风较弱时,两种风场资料分布情况较一致;当台风较强时,两种资料均有不同程度的偏差,在近海区域,WRF模拟结果相比QuikSCAT资料更好地描述台风周围风场特征.  相似文献   
90.
通过2015年7月(夏季)和10月(秋季)对渤海湾天津海域人工鱼礁区浮游植物2个航次的调查,共鉴定出浮游植物2门10属14种,其中硅藻门(Bacillariophyta)9属12种,甲藻门(Pyrrophyta)1属2种。夏、秋季全区浮游植物密度和种类季节变化明显,夏季细胞丰度(平均值为13.4×10~4cells/m~3)高于秋季细胞丰度(平均值为1.87×10~4cells/m~3)。夏季主要优势种有星脐圆筛藻(Coscinodiscus asteromphalus)、夜光藻(Noctiluca scintillans)、尖刺拟菱形藻(Pseudo-nitzschia pungens)。秋季优势种有星脐圆筛藻、格氏圆筛(Coscinodiscus granii)、夜光藻,其中,星脐圆筛藻是夏、秋季的第一优势种。虽然浮游植物优势种存在明显的季节更替现象,但鱼礁区与对照区的优势种相同。通过冗余分析(RDA)发现,影响天津海域人工鱼礁区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主要环境因子,夏季包括叶绿素、亚硝酸盐;秋季包括水温、亚硝酸盐和磷酸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