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81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8篇
地质学   171篇
综合类   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9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21.
西藏念青唐古拉山闪长质片麻岩锆石U-Pb年龄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采用高精度离子探针(SHRIMP)测年方法对西藏念青唐古拉山英云闪长质和石英闪长质正片麻岩中锆石的成因和形成时代进行了研究.在阴极发光图像中,片麻岩中的锆石具有较好的晶形,并显示出清晰的岩浆锆石韵律环带结构.离子探针分析表明,片麻岩中的锆石具有高的Th/U比值.对2颗片麻岩中的锆石进行了离子探针U-Pb测年,测得英云闪长质和石英闪长质片麻岩中的锆石206Pb/238U结晶年龄分别为58.5Ma±0.7Ma和63.5Ma±0.8Ma.这一结果意味着念青唐古拉山正片麻岩形成于安第斯型的冈底斯岩浆作用期间.  相似文献   
122.
藏北纳木错西缘前寒武纪辉长岩变质变形年代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前寒武纪辉长岩出露于纳木错西缘逆冲推覆构造带中。辉长岩经历了早期角闪岩相变质和韧性推覆、晚期绿片岩相变质和脆性推覆。早期变形的斜长角闪质糜棱岩中变质矿物角闪石、斜长石和石榴石的 Rb-Sr等时线年龄为173±10Ma;角闪石~(40)Ar-~(39)Ar坪年龄和等时线年龄均显示174Ma的变质和变形年龄。受晚期构造-热事件的影响,斜长石的~(40)Ar-~(39)Ar坪年龄和等时线年龄分别为109Ma和110 Ma。综合上述结果,可以确定前寒武纪辉长岩早期角闪岩相变质作用的年龄是173~174 Ma,可能与羌塘地块和拉萨地块初始碰撞引起的深层次的韧性剪切变形有关;晚期绿片岩相变质作用年龄是109~110 Ma,指示了碰撞造山晚期的冲断构造变形时代。两期变质变形年龄的确定对研究羌塘地块与拉萨地块碰撞过程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3.
当雄县幅地质调查新成果及主要进展   总被引:4,自引:5,他引:4  
发现青藏高原内部最古老的年龄记录,测出土那片麻岩岩浆锆石U-Pb年龄为1766Ma,玛尔穷片麻岩岩浆锆石U-Pb年龄为727~772Ma。在乌鲁龙来姑组剖面底部新发现一批腕足类化石,在麦隆岗组中新发现一批牙形石,在设兴组上部地层中发现始新世一渐新世孢粉组合。发现纳木错逆冲推覆构造与旁多逆冲推覆构造,厘定了拉萨地块北部大型逆冲推覆构造系统,查明纳木错逆冲推覆构造经历191~144Ma、109Ma和44Ma三期构造变形事件,旁多逆冲推覆构造形成时代为始新世晚期一渐新世。发现念青唐古拉地区出露面积达1500km^2的巨型中新世花岗岩侵人体,岩浆单颗粒锆石U-Pb年龄为18.3~11.1Ma。新建晚第四纪湖相岩石地层单位——纳木错群,重新划分念青唐古拉山地区第四纪冰期,新建第四纪地层系统及时代框架。  相似文献   
124.
榴辉岩常产于汇聚板块的边界,是鉴别古板块缝合带的重要标志之一。最近,这种特征的变质岩石在海南岛北部被第四系严重覆盖的木栏头地区被发现,其基本特征总结如下:(1)榴辉岩孤立地出露于潮滩鼻潮间-潮下带,主体露岩区域分布的总面积约1.8km~2,由片麻理构成的优势构造走向为北东至近东西;(2)榴辉岩经历了顺时针变质演化,从绿帘角闪岩相(620~680℃、0.87~1.11GPa)、榴辉岩相/榴辉岩-高压麻粒岩过渡相(820~860℃、1.70~1.82GPa)、角闪岩相(700~730℃、0.71~0.85GPa)到绿片岩相;(3)榴辉岩的主体(占分析样品总数的65%)具有正常洋中脊玄武岩(N-MORB)属性,少数具有富集洋中脊玄武岩(E-MORB)和火山弧玄武岩(VAB)属性,初始Sr-Nd同位素成分表明他们来自于亏损的软流圈地幔;(4)榴辉岩原岩形成于355Ma之前,进变质和峰期-退变质的时代分别约为340~330Ma和310~300Ma,冷却至金红石U-Pb体系封闭温度的时代为292±6Ma。所以,海南榴辉岩主要是大洋(少数岛弧)玄武岩在石炭纪经高温高压变质作用的产物。由这种特殊的洋壳型高温榴辉岩自身及其引申出的科学问题包括:(1)海南榴辉岩是单体榴辉岩还是榴辉岩集合体?如果是单体,那将是国内出露规模最大的榴辉岩体;(2)海南榴辉岩到底是榴辉岩相岩石还是榴辉岩-高压麻粒岩过渡相岩石?榴辉岩相峰期变质的压力到底有多高?遍布的深熔作用是发生在温压峰期还是在减压过程中的温度峰期?(3)原岩形成于洋盆还是弧后盆地?其与同时代的金沙江-哀牢山-马江洋和邦溪-晨星弧后盆地具有怎样的联系?(4)榴辉岩起因于大洋热俯冲/增生还是大陆俯冲/碰撞环境?以其为代表的古板块缝合带(可称木栏头或潮滩鼻缝合带)向哪里延伸?(5)东、西古特提斯构造域的早期演化有无相似之处?海南陆块或其北部或西部地体是否在石炭纪就已与华南陆块碰撞对接在一起?显然,海南榴辉岩对重构全球古特提斯构造带的早期演化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25.
近东西向展布的马袅—铺前断裂是琼北地区主要活动断裂之一,也是1605年琼山7.5级地震主要控震断裂之一,其活动性对评价海南岛北部地壳稳定性及地质灾害预测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通过遥感解译、活动断裂断错地貌填图、高密度电法剖面测量、联孔剖面钻探验证等方法,查明了马袅—铺前断裂东段的空间展布特征:8条北东东向展布、北倾或南倾的正断层F2-1~F2-8组成三堑夹两垒构造,继承上新世之前的多期活动断裂。年代学测试结果鉴别出5条全新世活动断裂(F2-1、F2-4、F2-6、F2-7、F2-8),2条前第四纪断裂(F2-2、F2-5)和1条早中更新世断裂(F2-3);全新世以来F2-1、F2-7、F2-8断裂垂直活动速率为0.43~1.79 mm/a;F2-4、F2-6断裂垂直活动速率为0.12~0.33 mm/a。结果表明,东寨港东岸地区处于不稳定区,应加强断裂活动的监测力度,工程建设时应按照相关标准进行规避。  相似文献   
126.
柴北缘牦牛山组磨拉石建造不整合覆盖在前泥盆系之上,记录了该地区早古生代洋盆关闭的时间。对柴北缘牦牛山一带牦牛山组上部火山岩段两个流纹质熔结凝灰岩样品进行锆石U Pb同位素测定,两个样品的岩浆锆石206Pb/238U年龄加权平均值分别为(3965±24) Ma(n=17,MSWD=33)和(3958±12) Ma(n=20,MSWD=11),均被解释为火山岩喷发年龄。结合东昆仑造山带牦牛山组测年结果,认为柴达木盆地周缘牦牛山组火山岩形成时代为晚志留世—晚泥盆世,且东昆仑与柴北缘加里东造山作用结束的时间均为早泥盆世之前,而非传统认为的晚泥盆世。  相似文献   
127.
实测黄河共和-贵德段4个河流阶地剖面,并对采自4个剖面的20个砂样进行了电子自旋共振波谱测年(ESR)。结果显示,T3~T9的形成时代分别为:0.134Ma B.P.、 0.176Ma B.P.、 0.228.1Ma B.P.、 0.41Ma B.P.、 0.82Ma B.P.、 0.93Ma B.P.、 1.32 Ma B.P., T11~T20阶地的形成时代分别为1.71Ma B.P.、 1.75Ma B.P.、 1.88Ma B.P.、 1.94Ma B.P.、 2.01Ma B.P.、 2.12Ma B.P.、 2.23Ma B.P.、 2.31Ma B.P.、 2.36Ma B.P.、 2.47 Ma B.P.。结合各级阶地拔河,综合分析共和-贵德河流阶地下蚀速率,探讨青藏高原东北缘第四纪以来隆升过程。认为青藏高原东北缘2.47Ma以来以阶段性隆升的模式隆升至现今高度,总隆升量为647m,平均隆升速率为0.26 mm/a,其中2.47~1.71 Ma期间,隆升速率约为0.51mm/a;1.71~0.41 Ma期间,构造隆升活动减缓,速率下降至约0.09mm/a;而0.41Ma之后隆升又开始加速至0.35mm/a。推断青藏高原东北缘祁连山地区在中新世中期之前海拔较低(小于2000m),中新世中晚期以来快速隆升了2000多米。  相似文献   
128.
马袅-铺前断裂为1605年海南琼山7.5级大地震的发震断裂之一,其活动历史研究对琼北地区地壳稳定性评价、防震减灾以及琼州海峡跨海大桥等重大工程建设有重要意义。地质地貌调查结果表明,马袅-铺前断裂西段由三条近东西向平行展布的北倾阶梯状正断层组成,并构成南北宽约2.5 km的断裂带。老城人工开挖南北宽达70 m的断裂带剖面揭露了该断裂晚更新世活动历史,道堂组光释光(OSL)年代学测试结果表明断裂在距今16~31 ka期间经历了两期活动:第一期表现为南、北相向倾斜的正断活动,累计垂直位移3.3 m;第二期为南倾的正断活动,活动强度较大。马袅-铺前断裂错断不同时代地层的位移量表明该断裂自上新世以来开始活动,第四纪活动强烈,现今仍是琼北控制地震活动的重要断裂。  相似文献   
129.
东昆仑东大滩地质遥感异常查证与近红外矿谱仪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遥感异常查证系统与光谱测量相结合,对东昆仑造山带东大滩铜矿进行了遥感异常验证。本次工作针对4个异常查证点,获得21条蚀变矿物光谱曲线,涵盖了矿区主要蚀变矿物。对样品进行光谱实测,进而可以建立东大滩地区的蚀变矿物实测波谱数据库,为东昆仑地区未勘探区蚀变异常信息的提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0.
论述了VSAT系统的组成结构、系统在东昆仑地区试验的内容以及试验中所取得的经验和遇到的问题,其中试验内容主要包含了VSAT便携站卫星电话试验,音视频传输试验,单兵、便携站、固定站点对点测试及联机测试等。基于VSAT小站的应急保障系统在东昆仑试验区可实现的主要功能包括野外现场与指挥中心间的VOIP语音、计算机数据及图像视频的通信;各地质工作节点间的视讯会议或视频会商;野外临时作业现场之间的语音视频通信与数据支持等,为应急保障系统的进一步研建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