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59篇
  免费   443篇
  国内免费   446篇
测绘学   298篇
大气科学   248篇
地球物理   322篇
地质学   1429篇
海洋学   265篇
天文学   53篇
综合类   183篇
自然地理   250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66篇
  2022年   65篇
  2021年   82篇
  2020年   67篇
  2019年   95篇
  2018年   87篇
  2017年   70篇
  2016年   79篇
  2015年   75篇
  2014年   140篇
  2013年   90篇
  2012年   106篇
  2011年   97篇
  2010年   106篇
  2009年   102篇
  2008年   97篇
  2007年   101篇
  2006年   87篇
  2005年   85篇
  2004年   76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77篇
  2001年   69篇
  2000年   67篇
  1999年   82篇
  1998年   99篇
  1997年   92篇
  1996年   99篇
  1995年   91篇
  1994年   70篇
  1993年   71篇
  1992年   75篇
  1991年   73篇
  1990年   60篇
  1989年   38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6篇
  1959年   4篇
  1958年   10篇
  1957年   6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卞青竹  胡森  林杨挺 《地质科学》2018,(3):1186-1197
林东陨石发现于我国内蒙古地区,被划分为LL5-6型普通球粒陨石角砾岩。本项工作对林东陨石开展了深入的岩石矿物学分析,提出将其重新划分为表土角砾岩的新观点。林东陨石主要由大至厘米级的角砾、以及微米大小的细粒基质两部分构成。不同角砾之间,表现出明显差异的岩石结构,反映了不同程度的热变质,岩石类型变化范围为4~6型。角砾以岩屑为主,还含有残余球粒和粗粒的矿物碎屑。不同岩石类型角砾的橄榄石Fa值(29.7 mol%~30.5 mol%)、低钙辉石Fs值(24.9 mol%~26.1 mol%)、以及铁纹石的Co含量(2.38%~2.51%)等,表明这些角砾均为低铁低金属的LL化学群,判断其来自同一小行星母体。林东陨石的细粒基质主要由微米大小的矿物碎屑固结而成,颗粒之间有较多的孔隙,整体较为松散。细粒基质的化学组成与岩石角砾中的矿物颗粒相同,应当是后者的机械粉碎产物。据此推测林东陨石的母体是一颗LL群小行星,表面经历了长期的小天体碰撞,形成各种岩屑和微细矿物晶屑,然后固结成林东陨石表土角砾岩。林东陨石的发现为研究小行星表面的演化历史,以及太阳风辐射等太空风化提供了珍贵样品,并为我国小行星探测提供可供对照的对象。  相似文献   
992.
从软件架构和系统功能设计上对测绘行业设备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进行探讨,按照网络化管理的目标,设计了包括设备信息管理、测绘仪器检定管理、国有资产管理、设备使用管理、设备维修管理、设备借用管理、设备报废管理等功能模块,作为测绘单位设备管理的日常办公软件,可为测绘设备管理者提供准确、可靠的设备统计分析数据和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993.
李子坪铅锌矿床位于青藏高原东缘的兰坪盆地内,属于白秧坪矿集区的一部分,矿体主要受构造裂隙控制,构造对该矿床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文章对该矿床进行了构造解析,并结合地球化学数据,讨论了该矿床的形成过程。研究表明,李子坪铅锌矿床主要发育3期构造变形:早期为近南北走向的褶皱构造,中期为西倾近似等间距的数条逆断层,晚期形成北西西向与北东东向的平移断层。矿体主要受晚期2组平移断层的控制。各类方解石的δ~(13)C_(PDB)值变化范围为-1.3‰~-2.3‰,平均值-1.7‰;δ~(18)O_(SMOW)值范围为6.9‰~21.0‰,平均值14.8‰。所测各类方解石的∑REE均小于30×10~(-6),∑HREE无明显变化,而∑LREE具有较明显差异,δEu均小于1,显示中等铕的负异常,表明成矿流体存在一定的演化规律。热液矿物方解石中的碳来源于海相碳酸盐岩的溶解作用,氧同位素结果表明成矿流体有大气降水渗入。综合分析认为,李子坪矿床应该为碰撞造山作用下形成的、矿体赋存于构造裂隙破碎带中的铅锌矿床。  相似文献   
994.
尝试用RFM替代InSAR几何模型。建立了替代InSAR几何模型的RFM方程并给出了求解方法。分别用星载高分辨率SAR影像和普通SAR影像进行了试验,通过比较不同阶数的RFM模型的替代精度,验证了RFM模型替代InSAR严格模型的可行性与可靠性。结果表明,采用三阶带分母的RFM模型,星载高分辨率SAR影像的替代精度可达到万分之一波长,满足InSAR进行地形测绘的精度要求,有望应用于InSAR数据的并行计算与快速处理。  相似文献   
995.
地基观测的夜侧极光对行星际激波的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行星际激波与地球磁层相互作用通常会导致日侧极光活动增强,随后沿着极光卵的晨昏两侧向夜侧扩展的激波极光.行星际激波也可能直接导致夜侧扇区极光活动增强,甚至沉降粒子能通量的数量级可以与典型亚暴相比拟.本文首次利用我国南极中山站和北极黄河站连续多年积累的极光观测数据,对行星际激波与地球磁层相互作用期间地面台站在夜侧扇区(18—06MLT)观测的极光响应进行了分析.对18个极光观测事件的分析结果表明:行星际激波与磁层相互作用可以在夜侧触发极光爆发和极光微弱增强或静态无变化事件;太阳风-磁层能量耦合的效率以及磁层空间的稳定性决定着行星际激波能否触发极光爆发.  相似文献   
996.
王伟  胡健民  陈虹  于根旺  赵越  刘晓春 《地质通报》2014,33(12):2023-2031
对采自南极罗斯造山带中北维多利亚地难言岛的侵入岩进行了岩石学和锆石U-Pb同位素分析。难言岛的主要侵入岩类型为石英二长岩,并有少量石英二长闪长岩。采用LA-ICP-MS对石英二长岩和石英二长闪长岩样品进行锆石UTh-Pb同位素分析,获得石英二长岩的侵位年龄为482.4Ma±4.2Ma和484.3Ma±2.5Ma,石英二长闪长岩的侵位年龄为484.0Ma±3.0Ma,均为早奥陶世早期。难言岛石英二长岩和石英二长闪长岩岩浆应在伸展背景下侵位结晶,结合已有区域资料可以推测,在北维多利亚地罗斯造山运动应主要发生在寒武纪,并在早奥陶世早期之前趋于结束。  相似文献   
997.
针对找矿指标的有效性和找矿模型的普适性问题,研究引入热磁技术,以乌努格吐山铜矿和丰山洞铜矿为例,对比分析了土壤热磁组分与岩石、岩石热磁组分与黄铁矿的元素组合。试验表明,在确定成矿指示元素组合方面,土壤热磁组分是一种可行的介质,相比岩石具有更高的元素含量,可以挖掘出更多的异常信息;而岩石热磁组分与黄铁矿则具有一致的元素组合,比较而言,岩石热磁组分具有更宽的适用范围(如风化岩石)。作为一种人工方法分离组分,热磁组分弥补了岩石或黄铁矿等自然介质本身所固有的一些不足,为成矿指示元素的选择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平台;对于确定同一类型矿床有效指示元素组合,解决找矿模型的普适性问题,开拓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998.
近日,徐工水平定向钻海外市场捷报频传,公司再度向巴西市场批量出口7台水平定向钻机。一季度公司向巴西市场批量出口7台水平定向钻,成功打开了巴西非开挖市场的大门,并凭借稳定的性能受到了客户一致好评。  相似文献   
999.
利用硅藻土负载羟基氧化铁颗粒作吸附剂对六价铬进行吸附和解吸附实验,探讨了硅藻土负载羟基氧化铁对六价铬的吸附机制和固体浓度效应。实验结果表明:在实验条件下,当吸附剂的用量从0.05 g增加到0.2 g时,六价铬的吸附量从23940.124μg/g降低到8575.415μg/g,吸附剂对Cr6+的吸附存在明显的固体浓度(Cs)效应。吸附滞后角随着Cs 的增加而减小,吸附反应的可逆性增大。将实验数据分别用Languir和Freundlich吸附模型进行拟合,发现Freundl-ich吸附模型对实验数据拟合效果较好,表明该吸附反应以单分子层吸附为主。  相似文献   
1000.
本文是为了确定在卢氏盆地内被第四系覆盖的黄村断裂的位置、断裂性质,分析黄村断裂与其北侧的乔家窑地热异常的关系。断裂构造是深部氡气汇集和迁移的主要通道,氡气沿断裂向上迁移,在地表浅部形成氡异常。土壤氡气异常可揭示隐伏断裂构造的位置、产状和活动性。黄村断裂通过卢氏乔家窑一带,为第四系沉积物所覆盖。沿垂直断裂走向方向布置4条测线。应用瞬时土壤测氡仪进行了野外现场测量,测试了土壤氡气浓度,确定土壤氡气异常,分析黄村断裂位置、产状和活动性。结果表明:黄村断裂带上方土壤氡气具有异常显示,异常位置与断层位置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沿QJ12测线,从南向北,土壤氡气异常形态为低-高-较高-较低-低的峰值形态。在断层带上方氡气峰值异常高于背景值的1.5倍以上,异常峰多数为2个测点以上组成。土壤氡气变化特征表明黄村断裂具有较强的活动性。利用土壤氡气异常分析了黄村断裂深部结构特征,给出了主断裂面与次级断裂面产状和位置。结合土壤氡气异常,分析了乔家地热形成机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豫西基底构造具有多期活动性,活化区域内的压扭性断裂,可转变为局部张性断裂,控制水热、成矿物质的迁移和富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