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4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43篇
测绘学   36篇
大气科学   40篇
地球物理   12篇
地质学   92篇
海洋学   106篇
综合类   18篇
自然地理   5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6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2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基于遗传神经网络的克钦湖叶绿素反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叶绿素a浓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内陆湖泊水质情况。为实现对克钦湖水体叶绿素a浓度的监测,于2010年8月15日对克钦湖进行了现场光谱测量和同步采样。通过分析叶绿素a浓度和光谱数据之间的关系,建立基于反射比、人工神经网络和遗传神经网络的叶绿素a浓度估测模型。结果表明:利用R700nm/R670nm反射比建立的模型估测精度为R2=0.67;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的估测精度较高,R2=0.882;将遗传算法引入神经网络之后,模型的估测精度进一步提高,R2达到0.956,将模型预测的结果与克里格内插法相结合对研究区的叶绿素a空间分布情况进行定量估测,发现北湖的叶绿素a浓度明显高于南湖,有由北向南逐渐递减的趋势,这为今后利用高光谱数据对克钦湖叶绿素a浓度大面积遥感反演提供了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152.
针对现有算法在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影像与光学影像配准时存在的效率和精度较低的问题,提出一种耦合标记控制分水岭与数学形态学的特殊纹理影像逐步求精的自动配准算法.首先,利用改进的标记控制分水岭算法分别提取影像中的水体特征,并进行二值化和数学形态学处理,以准确地提取水体区域...  相似文献   
153.
为了验证风云三号D星MERSI传感器的气溶胶光学厚度(AOD)数据对地面PM2.5的污染过程预报的效果,本文基于WRF-Chem(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 model coupled with Chemistry)大气化学模式和三维变分同化方法,针对2020-02-10—2020-02-12中国北方地区的一次PM2.5重污染过程,进行了同化和预报试验研究。同化数据来自常规地面站点的PM2.5浓度数据和风云三号D星MERSI传感器的气溶胶光学厚度(AOD)数据。控制试验不同化任何资料,3组同化试验分别为仅同化地面PM2.5,仅同化卫星AOD,以及同时同化PM2.5和卫星AOD两种资料。结果表明,3组同化试验都可以有效提高初始场准确率,以地面PM2.5作为检验标准,仅同化PM2.5、仅同化AOD、同时同化两种资料相对于控制试验,初始场的平均偏差分别降低54.9%、21.9%和49.0%,平均相关系数分别提升51.4%、16.0%和34.0%,平均均方根误差分别降低50.6%、17.2%和42.3%。以卫星AOD作为检验标准,3组同化试验相对于控制试验,初始场的平均偏差分别降低37.6%、78.4%和83%,平均均方根误差分别降低31.6%、62.2%和65.2%。同化后的初始场对预报有显著的改进,改进持续时间达24 h,以地面PM2.5作为检验标准,同时同化两种资料的试验对24 h预报的平均偏差减少19.7%,相关系数提升8.8%,均方根误差减少17.2%;以卫星AOD作为检验标准,24 h预报的平均偏差减少40.1%,相关系数提升25.9%,均方根误差降低34.7%。试验结论为,相对于仅同化地面PM2.5资料,同化风云卫星AOD资料可以提升后期预报效果。  相似文献   
154.
孙龙  臧文斌  黄诗峰 《水文》2014,34(6):21-25
DEM是构建分布式水文模型的重要输入。以岷江上游为研究区,基于8种不同空间分辨率DEM构建SWAT模型,研究分析DEM空间分辨率对流域水文特征提取及径流模拟影响。研究表明,DEM空间分辨率越低,洪峰模拟精度越低,模拟流量与实测流量间的误差越大,曲线吻合度越低;DEM空间分辨率由25m降低到200m时,径流模拟误差变化不明显,而DEM空间分辨率由200m降低到3 200m时模拟误差显著增大;另外,DEM空间分辨率与径流总量的模拟精度间未表现出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5.
红山铜钼铅锌银金多金属矿区位于扬子西缘多岛—弧—盆系之印支期义敦岛弧带内.矿区主要出露上三叠统曲嘎寺组地层,岩浆活动强烈.燕山晚期酸性岩浆活动是该区多金属矿床形成的主要成矿作用,并有后期成矿作用叠加复合成矿.并依据矿化、蚀变及成矿的分带性特征,初步建立起斑岩—矽卡岩—热液脉型的综合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156.
黄海陆架锋特征及其生态效应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黄海陆架锋是影响中国东部陆架边缘海生态系统的一种关键的中尺度物理过程,对局部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非常重要.不少学者也致力于黄海陆架锋的研究,通过分析观测资料和数值模拟,不断认识和揭示了陆架锋的产生机制及其分布和变化规律,同时,在锋区环流结构以及陆架锋与一些生态学现象的联系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在系统总结和归纳黄海陆架锋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阐述了陆架锋的生态效应和生态功能,并对今后黄海陆架锋区研究的着力点进行了分析,提出通过开展锋区生态系以及锋区生态系统动力学等方面的研究,有希望成为海洋生态学中新的生长点,同时也为黄海海洋生态学的研究提供新课题.  相似文献   
157.
张世权 《云南地质》2010,29(1):36-40,24
亚杂铅锌矿含矿母岩为英安斑岩,属石英脉型,受印支晚期-燕山期张扭性断裂控制,沿断裂两侧由弱到中等线性蚀变,有较好的元素异常。结合东矿带地球化学异常元素组合、岩性、构造、蚀变特征等,认为卓玛及莫磨亚两地化探异常以铅锌元素组合为主,规模大和浓度高,是区内形成中-大型铅锌矿床最为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158.
黑龙江鸡东金场沟铜钼金及多金属矿化集中区是与中生代火山--次火山活动有关的矿区之一。研究表明,低电阻率(450Ω·m)与高极化率(5%)可作为重要的地球物理找矿间接标志;Cu、Au、Mo、Ag等元素异常可作为重要的地球化学找矿间接标志。经对该区的地球物理与地球化学的特征分析,结合研究区地质条件,利用相似类比的方法进行找矿靶区的预测,成功地找到矿体。  相似文献   
159.
义敦岛弧南段的格咱火山-岩浆弧的东西斑岩带在成矿期次、成矿作用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性,二者之间是否有大型构造单元的存在,与东部代表洋壳消减的甘孜-理塘主蛇绿混杂岩带关系如何等一直是悬而未决问题。研究发现,区内存在由断续出露镁铁-超镁铁堆积杂岩,以及尼汝组玄武岩、硅质板岩和复理石、灰岩等岩片组成的红山-属都蛇绿混杂岩带,属于甘孜-理塘洋壳早期俯冲残留次级蛇绿混杂岩带,与主蛇绿混杂岩带及格咱火山-岩浆弧构成了本区构造格架。其中,红山-属都蛇绿混杂岩带将格咱弧分为东西两个斑岩成矿带。本蛇绿混杂岩带的厘定,为进一步研究甘孜-理塘洋范围、俯冲时限、构造演化、甘孜-理塘洋是否存在两次俯冲,及格咱弧东西斑岩带成矿规律提供了基础资料,并对指导区域找矿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60.
短时交通预测的动态出行信息服务协同工作平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前,国内城市出行信息服务平台和网络地图平台主要提供静态信息服务,城市交通动态特征难以得到真实反映,对以时间和费用为主要准则的公众出行缺乏实用价值。本文提出了历史数据推理和微观交通仿真相结合,进行短时交通预测以服务公众出行的一种新方法设计了实时交通信息处理与发布服务器、GIS应用服务器与数据库管理系统三者协同工作的体系结构实现了顾及短时预测交通状况的公众出行路径规划过程,并作了验证。因此,为公众动态出行信息服务和动态网络电子地图的实现,提供了一个可行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