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5篇
  免费   121篇
  国内免费   96篇
测绘学   56篇
大气科学   81篇
地球物理   101篇
地质学   248篇
海洋学   109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35篇
自然地理   6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41.
陈志坚  李筱艳 《江苏地质》2000,24(3):144-147
绘制隧洞地质展示图是施工过程中客观反映洞室围岩地质条件的有效方法,但由于其表示的信息较简单且采集不便,难以进行深入的空间地质信息分析。应用AutoCAD内嵌语言AutoCAD,编制和于切制横剖面和高程平切面图的程序,供AutoCAD调用。在洞群区,分别在各洞室切制统一的横剖面图和其一高程的平切面图,构成洞群区三维空间地质信息系统的模型,为进一步的空间分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2.
控制网的平差连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测设的GPS网与原有的常规网或GPS网产生了平差连接问题,在实际应用中希望原有网坐标不变。在综述国内外这一前提下的平差连接方案基础上,推荐Butien与Richardus和周江文提出的方法,并综合地给出了控制网平差连接的一个方法。  相似文献   
143.
徐淮地区早侏罗世侵入杂岩中榴辉岩,石榴辉石岩和单斜辉石岩捕虏体单斜辉石中可以观察丰富的出溶石英针和石榴石,黝帘石及角闪石的出溶叶片,榴辉岩中出溶石英针的绿辉石核部比其边部相对富含FeO和MgO,贫SiO2,Al2O3和CaO。在石榴辉石岩和单斜辉石岩捕虏体中具有出溶石榴石的单斜辉石。从靠近出溶石榴石的一侧向其核部,Al2O3,Na2O和TiO2含量降低,MgO,SiO2和CaO含量增加,单斜辉石中定向石英针的出溶表明曾经存在有超高压条件下(≥25×10^8Pa)稳定的过硅质绿辉石。单斜辉石中出溶石榴石表明温压条件的降低可能是引起出溶的一个主要原因,捕虏体中的矿物组合和岩相学特征表明它们曾经遭受了榴辉岩相和角闪岩相退化变质作用,这与因压力和温度降低引起矿物出溶的结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144.
珲春金铜矿中铁的单相浸取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铁的各相态单矿物在化学溶剂中溶解度和溶解速度的不同,用选择溶解的方法对铁的单相浸取方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铁矿石单相的系统浸取方法,克服了连续浸取中由于误差传递对分析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5.
东海北部黑潮区的浮游桡足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1987年夏季、冬季和1989年春季、秋季采自东海北部黑潮区的浮游生物样品,鉴定出浮游桡足类227种,其中1种为我国海区新记录,21种为东海区新记录.文中还描述了浮游桡足类的总个体密度和主要优势种的分布,并对其与海洋环境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6.
147.
为了解飞机观测气象资料(AMDAR资料)的可用性,推进AMDAR资料在湖南气象预报业务中的应用,对2013年5月至2016年12月的AMDAR资料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参考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NCEP)提供的AMDAR资料质量控制方法,对AMDAR气温资料进行质量控制,并在此基础上对湖南范围内的AMDAR气温资料和常规高空观测气温资料(长沙、怀化、郴州)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我国AMDAR资料主要分布在100 h Pa气压层以下,起飞和降落阶段资料约占68. 75%。AMDAR气温资料数据质量稳定,气温疑误率低于0. 13%。在对比样本上,AMDAR观测气温(t_a)与常规高空观测气温(ts)存在非常显著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 9966,均方根误差为1. 065℃,AMDAR观测气温平均偏低0. 13℃,差值呈准正态分布,且73. 76%的差值在-1~1℃。AMDAR观测气温与常规高空观测气温的差值分布与飞行状态和飞行高度相关,上升状态AMDAR气温偏高,下降状态AMDAR气温偏低。500 h Pa高度以下,样本飞行状态多为下降,t_a较ts平均偏低0. 25℃; 500h Pa高度以上,样本飞行状态多为上升和平飞,t_a较ts平均偏高0. 03℃。  相似文献   
148.
袁潮  杨文艳  李得勤  杨磊  王式功 《气象》2023,49(11):1285-1298
为了解辽宁龙卷气候特征,基于《中国气象灾害大典》《中国气象灾害年鉴》和其他相关资料,根据“改进藤田分级”龙卷级别分类标准,对1971—2020年辽宁龙卷进行强度分类和时空分布特征统计,并对比我国辽宁与美国龙卷高发区环境背景差异,分析辽宁龙卷典型的环流形势、物理量特征。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971—2020年辽宁地区共记录到97个龙卷日发生龙卷105次,年均为2.1次,年平均龙卷生成密度为1.4×10-5个·km-2,约为美国的1/10。EF2及以上级别强龙卷共记录到17次,年均出现0.3次。95%的龙卷出现在5—9月,67%出现在14—19时。EF2及以上级别强龙卷主要分布在辽宁中部以西地区,东南沿海地区多为弱龙卷,辽宁西北部龙卷季明显早于东南部。对流有效位能和中低层风切变随季节呈反相位变化,两者的合适配置是龙卷等强对流天气产生的前提条件。低层风暴相对螺旋度偏小是我国辽宁较美国龙卷高发区龙卷密度明显偏小的主要原因。辽宁87%的龙卷与冷涡相关,分为低层锋生主导的冷涡底部短波槽和冷涡前部型(65%)、中高空干冷气流主导的冷涡后部型(12%)以及强热...  相似文献   
149.
房春晖  房艳 《盐湖研究》1997,5(3):32-41
本文叙述了用θ-20型X射线衍射仪精确测定电解质溶液结构的新的实验技术,设计制作具有恒温功能的超厚液体样品池,并建立了样品池窗口强度的校正方法。建立在Johansson和Yuamaguchi工作基础上,发展了液体X射衍射数据处理和结构参数精细化的计算机程序,获得了非常令人满意的实验结果。由θ-20型X射线衍射仪精确测定的径向分布函数与θ-20型衍射自由表面散射比较,表明DRF分辩率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