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5篇
  免费   121篇
  国内免费   96篇
测绘学   56篇
大气科学   81篇
地球物理   101篇
地质学   248篇
海洋学   109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35篇
自然地理   6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不连续岩体-拱坝系统的动力过程数值模拟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分析三维不连续变形块体系统动力学过程和建坝的数值方法,该方法不但能够模拟位移不连续面在地震载荷作用下的张开和大尺度的摩擦滑移,而且还能给出不连续面上安全系数的分布和随时间的变化.通过有2个块体组成的系统验证了所提出的方法的正确性,同时用它分析了一个具有断层和伸缩缝的拱坝系统模型在地震载荷下的动力反应.  相似文献   
172.
经过精确定年, 建立了青海都兰地区三个地点的祁连圆柏的树轮宽度年表, 重建了青藏高原东北部公元850年以来上年7月至当年6月年降雨量变化. 重建序列的方差解释量: 1385~2000A.D.为54.7%; 1099~1384 A.D.为50.5%; 850~1098 A.D.为45.7%. 整个千年降水序列呈现明显的3峰2谷的“W”型变化. 其中1571~1879 A.D.长达309年中, 降水偏少, 但是1880~2000 A.D.期间降水稳步上升. 20世纪是青藏高原东北部千年以来降水最高的世纪, 而1962~2000年的降水量是千年中最多的时期, 降水变率也是千年中最大的时期. 重建序列还揭示出在降水偏多的时候, 年际间降水变率大; 相反, 在降水偏少的时候, 年际间降水变率小, 在20世纪的明显增温时段, 降水显著偏高, 降水变率加大, 旱涝变化更加频繁. 本地区树轮宽度年际间的高频变化响应当地降水变化, 而在40年滑动平均后, 十年至百年尺度的低频信号在反映降水低频变化的同时, 也响应大范围气温变化, 它与7条北半球气温曲线变化十分一致, 在不同的时段上都显著相关, 如1852~1982 A.D.之间, 与大部分温度曲线的相关系数在0.9左右. 总体上, 都兰地区温度与降水同步变化, 温度低, 降水量少; 温度高, 降水多. 反映了在百年至千年尺度上都兰地区暖湿和冷干的气候组合模式. 40年滑动后的距平序列可以认为是青藏高原东北部地区分辨率为年的千年温度曲线.  相似文献   
173.
序号发震时间地震位置月日时分秒北纬东经地点震级(ML)深度(km)精度1 2 27 07 33 44·2 40°06′123°03′辽宁岫岩3·7 14Ⅰ2 2 27 12 56 30·0 44°40′124°21′吉林前郭3·4Ⅰ3 3 13 02 17 24·4 40°39′122°51′辽宁海城3 10Ⅰ4 3 24 15 43 12·9 48°38′126°37′黑龙  相似文献   
174.
The earthquakes(ML≥3.0)catalogue of Third quarter in northeastern area,2006.序号发震时间地震位置震级(ML)深度(km)精度月日时分秒北纬东经地点1 7 15 12 44 19.5 46°13′129°24′黑龙江依兰3.5 9Ⅰ2 7 21 20 57 30.7 48°22′122°19′内蒙古牙克什3.1 4Ⅰ3 7 27 04  相似文献   
175.
采用改进的两步还原法制备了SiO2负载的Au-Ni合金催化剂,催化剂中Au-Ni纳米颗粒高度分散于SiO2载体表面.Au-Ni合金催化剂在温和条件下芳香硝基化合物选择加氢反应中表现出比两种单金属催化剂更高的活性和选择性,体现出Au-Ni之间明显的协同作用.其中AuNiSiO2催化剂具有最好的性能,反应70 min,转化率和选择性分别达到90.8%和93.0%.  相似文献   
176.
通过对贵州醅地区9个台站春季冰雹进行了统计和相关分析,结果发现该区域内冰雹主要集中于4月上旬到5月上旬,500hPa高空环流与冰雹天气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并建立了逐步回归方程,对该区域内冰雹天气趋进行长期预测探讨。  相似文献   
177.
莺歌地分散流异常查证工作表明,在植被覆盖区采用低密度网格土壤测量和野外X荧光测量相结合的方法.完全可以达到异常查证目的,可大致查明异常源位置、性质和规模,是一种快速、简单、经济、有效的异常查证方法。  相似文献   
178.
用区域范围内记录的面波研究1989年10月18日加利福尼亚州洛马普列塔(Loma Prieta)地震的3个较大余震的震源参数。短周期尸波初动震源机制显示为一个震源机制变化较大的复杂的余震序列。许多地震对远震体波分析来说震级太小;因此,区域面波提供了很重要的震源参数长周期信息。在给定的深度上,用中周期瑞利波和勒大波反演地震矩张量分量,并对不同的深度重复反演,寻找与观测谱拟合最好的震源深度。10月19日10:14:35(md=4.2)的余震为走滑震源机制,伴有NW向垂直断层上的右旋运动,这与当地的断层迹线一致。对10月18日10:22:04(md=4.4)的余震,面波结果表明属于节面走向为NWW的纯逆断层机制。对10月19日09:53:50(md=4.4)的余震,面波结果表明为走滑机制,有一个与圣安德烈斯断层在该处的走向一致的NW向垂直节面。对所分析的余震,面波震源机制解和短周期尸波初动机制解间存在差异。这种差异或许反应了两种观测波带宽不同引起的真实差异。然而,差异也可以归因于:(1)由不正确的近场速度结构引起的初动机制的误差;(2)由不充分的传播路径改正引起的面波机制的误差。  相似文献   
179.
连续流动化学发光法测定地质样品中的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732阳离子交换树脂静态吸附分离,以Luminol-K2S208-Ag^ -乙二胺体系,连续流动化学发光法测定地质样品中的痕量银。该方法的检出限为4μg/L,9次测定8.8μg/Ag的标样07-GRD-35,x=8.5μg/g,RSD为2.5%,经地质标样测定,验证结果的相对误差小于15%,适于野外快速测定银。  相似文献   
180.
介绍了用屏幕抓图程序将MICAPS系统提供的天气图表资料、省台提供的图文信息及本地实况资料转化为gif,bmp,jpg等图形文件格式,用Visual Basic语言编程脱离了MICAPS操作系统进行浏览的软件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