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5篇
  免费   121篇
  国内免费   96篇
测绘学   56篇
大气科学   81篇
地球物理   101篇
地质学   248篇
海洋学   109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35篇
自然地理   6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91.
通过相邻图像减法获得了清晰的沙粒运动图像。在此基础上,分别提出了通过人工目视解译与计算机追踪相结合进行跃移颗粒数字轨迹追踪的多帧图像匹配算法以及更适用于计算跃移沙粒群运动瞬时速度场的两帧图像匹配算法。结果表明:与前人研究采用的单纯的人工匹配计算相比,多帧图像匹配算法在保证数据准确性的同时,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两帧图像匹配算法克服了传统的PTV匹配算法对流场内粒子群运动特征的要求,更加适宜于跃移沙粒群的速度测量,不仅拥有较高的匹配率,而且全过程实现全自动计算,具有较高的计算速度,能够为跃移相整体运动特性研究提供具有代表性的数据。因此,此方法有助于高速摄影技术在研究跃移沙粒运动中的优势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692.
目的:分析不同年龄奥密克戎(Omicron)变异株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胸部CT征象与临床分型关系,提高对COVID-19影像表现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75例COVID-19的胸部CT资料,男40例,女35例,平均年龄(46.2±17.2)岁,按照不同年龄段分为A、B和C组,比较3组病例胸部CT病灶分布、累及肺叶侧别、数目和密度等表现与临床分型的差异。结果:75例Omicron变异株感染COVID-19患者均有流行病学史;性别在各临床分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重型、危重型患者的平均年龄高于轻型及普通型患者;在左肺上叶、右肺上叶、右肺中叶分布均高于普通型,重型患者病灶在左肺下叶、双肺分布高于普通型。病灶均以磨玻璃密度影、实变为主;重型、危重型占比在A、B和C组中呈递增趋势,其病灶范围较普通型大。结论:奥密克戎(Omicron)变异株感染的COVID-19患者均有流行病学史,不同年龄组患者的临床分型、胸部CT征象具有一定特征,熟悉这些特征有助于重症COVID-19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