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39篇
大气科学   15篇
地球物理   5篇
地质学   101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1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1.
吉黑东部斑岩型-浅成热液型铜金矿床多重成矿模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四个典型矿床(小西南岔、闹枝、五凤和刺猬沟)的对比,发现它们在形成时间-空间一成因上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小西南岔和闹枝矿床存在三个成矿流体系统:加热天水系统(A)、排放流体系统(B)、蒸气缕(steam plume)反应系统(C);五凤和刺猬沟矿床只有一个成矿流体系统,即排放流体系统(B)。前者的成矿流体由浅成岩浆房的补给;后者的成矿流体主要为循环天水,浅成岩浆房的补给不明显。小西南岔金铜矿床产于中生代火山岩盆地边缘的隆起带,属于斑岩型矿床;闹枝金(铜)矿床产于中生代火山岩盆地内的断隆块,属于斑岩-浅成热液过渡型矿床;五凤和刺猬沟金(银)矿床产于中生代火山岩盆地内断裂带,属于浅成热液型矿床。在区域成矿上,由浅入深,浅成热液型斑岩-浅成热液过渡型和斑岩型构成多重成矿模型。  相似文献   
12.
吉林延边地区斑岩型-浅成热液型金铜矿床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12  
吉林延边地区为我国滨太平洋带的一个重要的金属成矿区,与中生代火山-次火山-侵入活动胶在的斑岩型-浅成热液矿床在时空上,成因上构成一个成矿系列,本文选择四个代表性矿床(小西南岔,闹枝,五凤和刺猬沟),较详细地介绍它们的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流体包裹体,稳定同位素及成矿机制等。通过这些矿床的描述,勾画出一幅从中生代火山盆地边缘的隆起带的斑岩矿床(小西南岔)→中生代火山盆地边缘的隆起带的斑岩型矿岩  相似文献   
13.
吉黑东部斑岩型-浅成热液型铜金矿床多重成矿模型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通过四个典型矿床(小西南岔、闹枝、五凤和刺猬沟)的对比,发现它们在形成时间-空间-成因上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小西南岔和闹枝矿床存在三个成矿流体系统:加热天水系统(A)、排放流体系统(B)、蒸气缕(steamplume)反应系统(C);五凤和刺猬沟矿床只有一个成矿流体系统,即排放流体系统(B)。前者的成矿流体由浅成岩浆房的补给;后者的成矿流体主要为循环天水,浅成岩浆房的补给不明显。小西南岔金铜矿床产于中生代火山岩盆地边缘的隆起带,属于斑岩型矿床;闹枝金(铜)矿床产于中生代火山岩盆地内的断隆块,属于斑岩-浅成热液过渡型矿床;五凤和刺猬沟金(银)矿床产于中生代火山岩盆地内断裂带,属于浅成熟液型矿床。在区域成矿上,由浅入深,浅成热液型斑岩-浅成热液过渡型和斑岩型构成多重成矿模型。  相似文献   
14.
青藏高原的金属矿产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青藏高原地处印度板块与亚欧板块的衔接部位,长期处于岗瓦纳大陆边缘,大约在65 Ma时印度板块与亚欧板块发生碰撞,对过去构造格局和金属矿产等改造,同时产生新的构造格局和金属矿产,因此青藏高原的金属矿产别具一格。本文讨论青藏高原的铬、铁、铜钼、铅锌、锡、金、锑、铯等优势矿产。  相似文献   
15.
张立生 《物探与化探》2007,31(5):477-477
应用地球化学家协会的女士们、先生们: 今天晚上,协会荣幸地授予谢学锦教授金质奖章,他是勘查地球化学界成果丰硕的先驱者之一。能将谢学锦教授卓越成就中的一些最重要、最精彩的部分介绍给大家,是我莫大的荣幸。  相似文献   
16.
张立生 《地质通报》2007,26(11):I0001-I0002
2007年6月18日晚,在西班牙北部濒临大西洋比斯开湾的城市奥维耶多举行的第23届国际应用地球化学学术讨论会上,中国地质科学院研究员、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谢学锦荣获国际应用地球化学家协会金奖。国际应用地球化学家协会金奖是国际勘查地球化学界的最高奖项。该奖项是国际应用地球化学家协会的前身国际勘查地球化学家协会于1990年设立的,授予在勘查地球化学领域取得杰出科学成就的科学家。该奖自设立以来至今只颁发了3次,共有4人获奖。  相似文献   
17.
张立生 《矿床地质》1998,17(Z1):135-138
康滇地轴东缘以碳酸盐为主岩的铅-锌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它们是后成矿床而不是同生沉积或沉积改造矿床。依据现有地质资料推断其成矿时代为晚二叠世,但缺乏准确的定年数据。其成矿金属是多来源的。  相似文献   
18.
孟宪民教授毕生从事地质工作,为中国地质事业的发展奋斗了一生。解放前,他在中国南部进行矿产地质调查及研究,特别对个旧锡矿和东川铜矿的勘查和开发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解放后,他为新中国地质事业的发展,特别为发展同生成矿理论建立了不朽功勋。  相似文献   
19.
热液金矿床在独联体国家的分布及成矿系统的产矿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独障体各国热液金矿床分布的分析表明,晚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成矿期金矿化的强度不相上下。对独联体各国的含金性图进行了整理。评价金矿化发育强度的基础主要是大型(〉100t)金矿床总储量(开采余下的储量)数据。将热液金矿床划分了16个地质成因类型;其形成与不同种类的成矿系统有关。评价了各种系统的极限产矿力,普通系统其值可以达到4000t金。讨论了岩浆系统和变质系统的概念。得出了大型矿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