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86篇
  国内免费   151篇
测绘学   1篇
地球物理   7篇
地质学   316篇
海洋学   4篇
综合类   12篇
自然地理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13 毫秒
91.
斑岩铜矿与陆相火山活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斑岩铜矿主要产于聚合板块的上盘 ,是岛弧和活动大陆边缘花岗岩质岩浆 -热液系统 (其中包括火山作用 )演化的产物 ,从斑岩铜矿带与近同期陆相火山岩的关系来看 ,可以归纳为 2种 :一种是斑岩铜矿床或矿田内有同期或稍早期的陆相火山活动 ,例如江西银山、内蒙古乌努格吐山和安徽沙溪等 ;另一种是斑岩铜矿床或矿田内缺少同期陆相火山活动 ,仅见到浅成 -超浅成侵入活动 ,例如江西德兴和西藏玉龙等。斑岩铜矿与陆相火山岩有关的矿床之间具有一定的联系 ,例如有时二者晚期都常发育浊沸石化和硅化 ,常与金等矿化伴生 ,以及常伴随爆破角砾岩和火山口陷落等。环太平洋带、古特提斯带和中亚 -蒙古带为世界斑岩铜矿最发育 ,地质工作最为活跃的地区。中国北部相当于中亚 -蒙古带的一部分 ,东部相当于环太平洋带的一部分 ,西南部相当于特提斯带的一部分 ,集中了许多聚合板块 ,随着洋盆的消减和陆 -陆碰撞的造山作用具有很长的构造 -岩浆 -热液活动的历史(其中包括陆相和海陆交互相火山活动 ) ,故找寻评价斑岩铜矿很有前景。文中重点讨论了东天山、德兴和冈底斯地区同时代的陆相火山活动与斑岩铜矿的关系 ,通过这一讨论 ,为斑岩铜矿的找寻与评价提供了依  相似文献   
92.
胶东金牛山金矿区深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预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胶东金牛山金矿区金矿深部地球化学原生晕研究。结果表明金牛山金矿区金牛山矿段地球化学轴向分带具有反向分带特点,亦有正向分带的存在,原生晕复杂。为原生叠加晕。有不同原生晕共存和反向分带现象存在。据此推测50勘探线西主脉和中主脉分别在-50m和 15m以下有较大延伸,而54勘探线东副脉在0m以下可能有盲矿体存在。  相似文献   
93.
挥发份在夕卡岩型和斑岩型矿床形成中的作用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总结多年来对夕卡岩型和斑岩型矿床的研究所获得的成果,作者认识到挥发相在这些矿床形成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和意义。文章系统讨论了在花岗质岩浆中挥发相的形成和时空演化、挥发相的组成及其与硅酸盐熔融体的不相溶性,提供了挥发相在夕卡岩型和斑岩型矿床中存在的证据,提出挥发相对花岗质岩体顶部和邻近围岩的微细裂隙、爆破角砾岩、夕卡岩、碱质硅酸盐交代岩和富含挥发份矿物的形成,以及在矿质的迁移富集等各个过程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4.
西藏当雄纳龙晚古生代裂谷盆地的识别及其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西藏冈底斯构造带是冈瓦纳大陆北部边缘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历了特提斯演化的全过程,并在中生代发育的典型的多岛弧-盆地系统。笔者根据冈底斯构造带中部纳龙地区晚古生代发育的沉积相类型、火山岩组合以及古生物等方面的资料,首次提出当雄纳龙盆地在中二叠世栖霞期具有裂谷盆地性质,揭示出冈底斯地区在二叠纪已转化为活动大陆边缘,为研究西藏冈底斯地区弧-盆系统的形成过程及晚古生代的区域构造特征古地理格局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相似文献   
95.
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6.
2008年8月1日,中国矿业权评估师协会(以下简称矿评协)在北京召开“矿业权评估准则发布会”,发布了《矿业权评估技术基本准则》、《矿业权评估程序准则》、《矿业权评估业务约定书规范》、《矿业权评估报告编制规范》、《收益途径评估方法规范》、《成本途径评估方法规范》、《市场途径评估方法规范》、《矿业权价款评估应用指南》和《确定评估基准日指导意见》9项准则,于2008年9月1日全面实施。  相似文献   
97.
山东省文登市西院下金矿成矿规律及深部矿体定位预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地质工作的基础上,运用计算方法,深入剖析西院下金矿床的地质特征,总结控矿和成矿规律,对金矿深部进行了矿体定位预测,指出探矿方向,并设计了相应的验证工程。  相似文献   
98.
胶东蓬家夼金矿控矿构造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年在山东胶莱盆地的东北缘发现了一种新的金矿类型 ,我们称之为“蓬家夼式”金矿。研究表明该矿床赋存于盆地盖层早白垩世砾岩和基底变质杂岩接触带附近的低角度层间滑动断裂带中 ,该断裂带具有延伸大、低角度、倾向滑动和层带结构等特征。主要工业矿体受层间滑动主带—构造角砾岩和磨砾岩带控制 ,低角度层间滑动断裂带为金矿成矿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构造和物理化学条件  相似文献   
99.
因子分析在藏北商旭金矿床地球化学勘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西藏双湖县商旭金矿床位于班公湖—怒江成矿带中部,矿体受NWW向断裂构造控制,呈脉状、透镜状产出,赋矿围岩为木噶岗日群炭质板岩及变质砂岩,矿石矿物为自然金,矿石类型主要为石英脉型与绢英岩型,为一典型的造山型金矿床。在对矿床地质特征、成矿条件分析的基础上,利用矿区岩屑地球化学数据,运用因子分析等多元统计方法,研究矿区地球化学元素组合,共划分出Cu-Pb-Zn元素组合分区、Au-Ag元素组合分区、As-Sb元素组合分区以及W-Mo-Bi元素组合分区等4个地球化学分区,绘制了因子得分等值线图,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找矿方向。结合矿区地质特征认为,Au、Ag元素组合和As、Sb组合为商旭金矿床的最佳地球化学标志元素,下一步地质工作重点应放在Ⅱ_1号、Ⅲ_1号矿体深部及周围,同时可布置适当的工程在Ⅲ号矿段西部A预测区,以追索Ⅲ_1系列矿体向西的延伸。  相似文献   
100.
本次工作对出露于冈底斯中段南缘的仁布县帕夏石英闪长岩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定年和全岩岩石化学研究。利用LA-ICP-MS同位素定年技术,测得石英闪长岩锆石U-Pb年龄为49.5±1.7Ma(n=9,MSWD=2.0)。地球化学研究表明,石英闪长岩属于准铝质高钾钙碱性系列岩石,稀土总量ΣREE为(110.14~143.36)×10-6,LREE/HREE为7.09~10.23,轻稀土相对重稀土富集,δEu为0.93~1.14,铕异常不明显;相对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U、Th、K、Ba、Rb,相对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Ta、Nb、Ti;具有高Sr低Y特征,显示出埃达克质岩的性质。研究认为,该埃达克质石英闪长岩源区为角闪岩相下地壳和地幔楔的混合源区,残留相为角闪石、金红石,无斜长石残留,在侵位过程中经分离结晶作用。该岩体代表了50Ma左右与俯冲板片断离诱发的地幔物质上涌有关的冈底斯中段南缘壳幔混源岩浆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