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33篇
测绘学   4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109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6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甘肃寒山剪切带型金矿床地质、地球化学和成因   总被引:22,自引:5,他引:17  
寒山金矿床是北祁连山地区新发现的一个大型韧脆性剪切带型金矿床。成矿主岩为奥陶纪玄武质安山岩类,矿化蚀变以强石英绢云母化为特征。成矿作用分为内生成矿期和表生成矿期。内生成矿期又分为微晶石英绢云母阶段、石英白云母硫化物阶段和石英碳酸盐阶段;第二阶段成矿含有大量黄铁矿等硫化物,为主要金成矿阶段。表生成矿期由硫化物氧化为硫酸盐类,自然金沿风化空洞或裂隙存在。在内生矿化蚀变过程中,大量硅质、碱质、CO2、REE,尤其是LREE带入成矿体系  相似文献   
82.
粤北大宝山矿床矿区出露船肚和大宝山矿化岩体。本文分析了两个岩体矿物组成特征和锆石LA-ICP-MS U-Pb年龄。船肚岩体为似斑状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由似斑状花岗岩、似斑状二长花岗岩及似斑状花岗闪长岩等组成,和云英岩型及矽卡岩型Mo-W矿化紧密共生。大宝山岩体为斑状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由碱长花岗斑岩、普通花岗斑岩、二长花岗斑岩及花岗闪长斑岩组成,矿物组成和船肚岩体的基本相同,和细脉浸染状Mo-W矿化紧密共生。船肚似斑状二长花岗岩和大宝山二长花岗斑岩锆石LA-ICP-MS U-Pb年龄分别为162.1±1.6 Ma,MSWD=2.72和165.8±2.0 Ma,MSWD=1.38。据船肚和大宝山岩体矿物组成基本相同、岩石结构不同及两者锆石Th/U比值不同和U-Pb年龄存在约4 Ma左右时差,提出大宝山矿区在燕山期发生了两阶段岩浆成矿事件,第一阶段岩浆成矿事件发生在166 Ma左右,形成大宝山斑岩型矿床,第二阶段岩浆成矿的形成时间约为162 Ma左右,形成船肚似斑状二长花岗岩及与岩体紧密共生的矽卡岩型和云英岩型矿化;大宝山斑岩体和船肚似斑状岩体是同一岩浆房两次脉动侵入形成的。  相似文献   
83.
乌丽涡轮状构造,位于唐古拉山长江源头乌丽—托托河地区。它是青藏川滇“歹”字型构造体系头部内旋褶带巾一系列低序次旋扭构造之一,由6组互不相连的弧形断裂围绕改寨核心地块向四周撒开,构成一完整的涡轮状图象(下图)。  相似文献   
84.
江西银山矿床矿物包裹体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矿物包裹体研究,银山铜多金属矿床成矿温度为130~380℃,压力约100bar,盐度为5.9~9.3Wt%NaCl,fO_2为10~((-31)~(-13.5)),fCO_2为10~((2.7)~(0.8))。成矿流体以其中(低)温、中低盐度、沸腾不明显等特点区别于斑岩铜矿。从而认为银山矿床属于次火山中温热液型矿床。  相似文献   
85.
蓝闪片岩产于一套含放射虫硅质岩、硅质大理岩、板岩、变质基性火山岩中,与此相伴的超基性岩块,以一系列向南逆冲的断片产出。蓝闪片岩中的蓝闪石往往和黑硬绿泥石、钠长石、绿泥石以及钠钙闪石(蓝透闪石、冻蓝闪石等)、钙闪石(阳起石等)共存。据钠角闪石、绿泥石计算的生成压力是0.65GPa至0.8GPa,略大于美国佛兰西斯科的瓦尔德溪蓝片岩中该矿物对生成的压力。稀土元素分析证明蓝片岩的原岩是典型洋底(中脊)玄武岩和岛弧玄武岩,这是蓝片岩沟-弧俯冲-碰撞的证据之一。  相似文献   
86.
199。年夏,甘肃省地矿局研究所《北山地区古生代岩石圈研究》课题组与北京大学地质系郑亚东教授等联合进行野外调研时,在北山地区1:20万和1:5万区域地质调查的基础上首次发现两条特大型推覆构造带。 野外调研发现,以方山口一双峰山一线南北两侧分别发育有两条特大型推覆构造带。南侧推覆构造带由晚古生代石炭系、二叠系等构造岩片组成。野外实地考察了黑山梁地区构成向斜的石炭系岩片的飞来峰构造,证实了石炭系地层以平缓断面由南向北推覆到下二叠统菊石滩组复理石砂板岩之上,原地系统是石板山根带。在辉铜山南和红柳园一带,下二叠统火山岩…  相似文献   
87.
东昆仑山清水泉蛇绿岩特征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出露在青海省都兰县南部布尔汗布达山主脊部位的清水泉蛇绿岩是作者1986年新发现的,它为厘定昆仑山中央大断裂的早古生代缝合带性质从岩石学上提供了有力的板块构造证据。本文从区域地质、产出状态、岩石组合、地球化学、形成时代等方面对清水泉蛇绿岩进行了较详细的论证。同时根据蛇绿岩的特征和成因,结合区域地质和地球物理新资料,提出了昆中断裂是东昆仑地区的一条加里东期古缝合带的新认识,并且认为昆中古缝合带就是青海境内柴达木地块与华南地块的界线,而沿此线保存的清水泉蛇绿岩则可能代表着早古生代秦祁昆古大洋壳在东昆仑地区的残迹。  相似文献   
88.
北祁连中段早古生代双向俯冲——碰撞造山模式剖析   总被引:57,自引:0,他引:57  
在十余年野外考察的基础上,通过火山-沉积组合,高压变质带及俯冲杂岩带产出特征,花岗岩浆活动,同位素年龄值等综合分析研究,结合近年区调成果,提出北祁连中段地区旱古生代的构造演化模式,认为该区是在古陆壳基底上由震旦纪打开经海底扩张生成的留有微陆块的微洋盆,寒武-奥隐纪,以黑河-八宝河为轴发生海底扩张,同时分别向南北两侧发生了俯冲杂岩带也随之由南向北先后反弹回跳到地表,转化为汇聚过渡壳;南侧由早期被动陆  相似文献   
89.
北山造山带地处塔里木-中朝板块与哈萨克斯坦板块的交汇部分,主造山时期被认为是早古生代。榴辉岩产在北山造山带的南带,带中榴辉岩与大量基性超基性洋壳岩石和俯冲碰撞有关的花岗岩等伴生,反映该带有可能代表板块的边界。北山榴辉岩的锆石SHRIMP U-Pb同位素定年表明,榴辉岩相的变质年龄为(819±21)Ma,原岩年龄为(1007±20)Ma,表明北山地区存在新元古代一次重要的板块裂解和俯冲碰撞事件。与北山相邻的祁连山南部柴北缘地区近年也报道存在新元古代板块裂解和蛇绿岩洋壳形成事件,表明中国西部存在区域上的新元古代洋盆裂解事件,或称之为罗德尼亚大陆裂解事件。需强调的是,北山榴辉岩相变质事件发生在新元古代,柴北缘榴辉岩的原岩虽为新元古代洋壳岩石,但榴辉岩相变质作用则发生在早古生代,反映北山新元古代俯冲碰撞事件之后的又一次俯冲碰撞事件。  相似文献   
90.
甘肃北山地区的勒巴泉群是一套中,深变质岩系,主要由石英片岩、云母石英片岩组成,局部夹大理岩、片麻岩及磁铁矿,对其时代归属长期存在争论。作者通过野外工作,查明该群与志留系公婆泉群呈断层接触关系,对侵入该群的角闪岩脉采集样品测得Sm-Nd等时线年龄为644.5±49Ma数据;并据该群的岩石组合、变形与变质程度、含沉积变质铁矿等特征进行区域对比。作者认为该群层位与相邻白湖群基本相当,其时代应属于长城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