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42篇
地质学   15篇
综合类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28 毫秒
41.
中旬-大具断裂南东段晚第四纪活动的地质地貌证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甸-大具断裂南东段位于哈巴和玉龙雪山北麓,属于川西北次级块体西南边界,断裂总体走向310°~320°,是一条重要的边界断裂。了解该断裂的活动性质、活动时代和滑动速率等对分析川西北次级块体运动,研究该断裂与玉龙雪山东麓断裂的交切关系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文中基于1︰5万活动断层地质填图,对断裂沿线地层地貌、陡坎地貌、地表破裂、典型断层剖面以及河流阶地等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研究表明:1)中甸-大具断裂南东段按几何结构、断错地貌表现、断裂活动性可分为马家村—大具次级段和大具—大东次级段。2)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发现,马家村—大具次级段断错了全新世冲洪积扇,形成了地表破裂,为全新世活动段;而大具—大东次级段虽然也断错了晚更新—全新世地层,但其断错规模及滑动速率均较小,由此认为其全新世以来活动较弱。3)通过分析断裂沿线断层陡坎、水平位错及地表破裂等地质地貌问题,认为马家村—大具次级段的活动性质为右旋走滑兼正断,其晚更新世以来的垂直滑动速率为0. 4~0. 8mm/a,水平滑动速率为1. 5~2. 4mm/a;大具—大东次级段以右旋走滑为主、正断为辅,其晚更新世晚期以来的垂直滑动速率为0. 1mm/a。4)在大具盆地内发现的NW向地表破裂带的形成时代很年轻,不排除是1966年中甸6. 4级地震或1996年丽江7. 0级地震造成的地表破裂。  相似文献   
42.
为给四川省雅江县提供直观准确的泥石流易发性图,将四川省雅江县作为研究区,选用高程、坡度、坡向、地形起伏度、平面曲率、剖面曲率、年平均降雨、到河流的距离、到道路的距离、地形湿度指数、归一化差分植被指数及土壤类型12个评价因子,利用Stacking集成学习框架,结合支持向量机、神经网络和随机森林,建立了一种多模型融合的泥石...  相似文献   
43.
44.
活动断层构造的研究方法与“老”构造的研究方法的一个重要差别,就在于它往往必须借助于各类地貌变形来确定断层活动的性质、方式、活动时代及活动速率;由于活动构造变形所涉及的第四纪地层在大陆地区的分布极其有限,所以各类变形构造地貌单元相当于老构造研究中地层学的基础。本文拟对作为“地层单元”的河流阶地、冰川地貌年代的确定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5.
在总结地震监测和分析大量地震活动之后,人们逐渐认识到,发生在地壳内的地震,不仅取决于地壳上部构造,也和深部构造有关。  相似文献   
46.
一、前言近年来,随着地震预报和工程建设的需要,活断层研究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并且在许多方面取得重大进展。目前国内外发展比较成熟的活动断层研究的新技术新方法,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①构造地质—地貌学方法(包括航空和遥感地质判译);②第四系沉积和相分析:③新年代学测定;④槽探工程:⑤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探测;⑥信息科学中的计算机技术(如三维数字仿真地形模型)的应用等。本文应用上述相关技  相似文献   
47.
本文用地震矩张量反演断裂形变带运动学特征的方法,讨论了近600多年来鄂尔多斯地块不同时段的构造运动。结果表明,大华北第3地震活动期中该地块运动增强,其构造运动参数2倍于正常期,指出1695年临汾大地震是在此区域构造运动背景下产生的。  相似文献   
48.
一、引言 希腊爱琴海槽北部及其邻区是地震活动最为频繁的地区之一.特点为多次发生直到7.5级强浅源,其中大多数与地质断层有直接关系.强浅源地震发生时的地表断层作用要比过去认为的更为普遍.而地震活动断层与晚新生代的自然地理特征,  相似文献   
49.
大华北新构造运动和地震活动“成片迁移”的成因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基于板块间的作用及有关物理参数,分别组构了大华北第Ⅲ(1484-1739年)、第Ⅳ(1815年至今)地震活动期的动力边界和厚度非均匀的“薄板”模型,采用有限元法,并根据地壳屈曲的研究,作了屈曲变形计算.所得屈曲图象与大华北新生代隆起、凹陷分布的基本特征一致,也与近30年来大华北垂直形变速率的分布特怔吻合.不同期高变形梯度区不同,7级以上地震均分布在这种区内.由此得出了新构造运动和地震“成片迁移”的力学机制.  相似文献   
50.
地图进入了体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世界上流行着一种体育运动,叫做定向运动(Orienteering)。这是一种必须依赖地图进行的体育竞赛项目。由于这项运动的广泛开展,在专题地图中又增添了一个新品种——定向运动地图。什么是定向运动定向运动是一种体育运动竞赛项目。运动员借助地图和指北针,按照标绘在地图上的方向,自行选择行进路线,依次通过各个检查点。以最短时间完成全赛程者为优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